标题 | 2016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新设计的研究 |
范文 | 2016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的新设计,旨在解决目前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功利化、阅读方法随意化、阅读内容浅显化等,而新教材课外阅读的新设计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路径。所以本文对帮助一线老师了解新教材课外阅读的新变化及其理论依据,对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都有较积极的作用。 2016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外阅读上与旧版教材相比较出现较大变化,有很多新的设计。这些新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理念,值得研究与探索。我国的研究者在课文阅读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对此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但是由于2016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新鲜出炉不过一学期,对新教材课外阅读的研究几乎为零,所以,本文将就新教材课外阅读部分与旧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并探索新教材新设计中所包含的理念依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外阅读对比: 研究发现,新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部分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位置上,课外阅读由旧教材的附录变化到单元,成为教材的正式内容。课外阅读成为阅读教学“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新结构之一。这是课外阅读被纳入教学计划在教材层面上的直观体现,所以理应给予足够课时,使得读书活动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第二,内容上,不仅有单元的名著导读,每单元的个别课文后还有拓展、延伸的阅读篇目。比如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课后阅读提示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春水》,以期改变学生读书少的现状。这个设计是为了能够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三,名著导读部分的板块设计上,增设“读书方法指导”和“专题探究”,更加注重教师对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读书方法指导”应当避免变成单纯的方法讲解,而应该在读书活动方案中设置运用相关方法的阅读活动。“专题探究”更是给出三个专题以供选择,其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具有灵活性。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给出三个专题: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这部分应当被一线老师重视起来,真正发挥这两个新模块的效用。第四,閱读量上,由推荐阅读加自主阅读推荐组成,这个设计旨在照顾更多学生的阅读趣味,扩大名著推荐的范围。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推荐阅读《朝花夕拾》,自主阅读推荐《城南旧事》和《湘行散记》,给学生指明了课外阅读的方向,既具有可选择性又给比较阅读提供了机会。 教材的编写实质上就是一种国家行为,这种国家行为的背后必然有其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新编教材课外阅读部分的新设计,本文试从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两个方面来探索。 首先,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课外阅读的学习内容。课标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故新教材增加了推荐阅读的书目,增加了阅读量。“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新教材中“读书方法的指导”就体现了这一点。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到,“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编写应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通过以上分析,已经足够看出新编教材的开放性与创新。新教材也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对学生未来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的要求。因此,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始终是新教材追求的目标。而课外阅读部分的新设计也正是这一目标在阅读上的具体体现。 其次,从课程改革来看。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程改革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了课程改革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课外阅读的新设计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温儒敏说,这部新编教材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的成果。 综上所述,探索2016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的新设计以及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对于新教材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们应当给予足够课时安排来适应改变。名著导读的阅读方法指导充分体现“一课一得”,在课外阅读的课程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课外阅读课发挥实效的重要保障。专题探究的设计角度丰富,给课外阅读课提供了活动参考,这也是新编教材为以往课外阅读课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的解决路径。新教材课外阅读的新设计,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结果,必将为课外阅读课打开新的教学大门。 注:本文属于2016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的新设计及运用研究创新基金项目(2017yjs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彭忆.初中生课外阅读及其改进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4]丁丽娜.初中生与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李洁.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周烽.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7]江莉.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8]张杰.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3. [9](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莫敏静.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09,(6). [11]吴秀丽.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五步式”[J].学周刊,2016,(26). (程晓彬 合肥师范学院 230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