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德育工作如何展开
范文

    尚丽晖

    【摘要】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解读为教育的不易,教书育人最重的是“教导”是“培育”,而德育教学则更为重中之重。当代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而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则是“以生为本”。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师生平等这一理念,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有亲和力更要树立自己的威严。一紧一松相得益彰地教育管理学生。

    【关键词】以生为本;以身示范;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教导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作风刚正,自身优秀,在校园教导学生的时候就算你不管理他们,他们也会以教师为榜样来自我督促地去好好学习。如果教师在校园带头犯错,那么你就算再认真地管理,教育、督促,学生也不会去努力地学习。

    在高中校园因为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留校学习,学生接触最多的长者就是教师。这时候一个优秀教师的出现,就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则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做到言传身教。

    (1)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时刻保持自己的良好风范,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让班集体充满正能量。(2)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言语粗俗,举止不正,则不仅不能教书育人,还会使学生不尊重老师,继而放纵自己,对班级的管理造成诸多不便。(3)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和自己一视同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坚决做到,学生不应该、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继而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4)时刻注意充实自己,学海无涯,不断地学习不仅可以充实自己,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更好、更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的榜样树立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是对学生默默地鼓励,是对学生无声的鞭策。

    二、师生同心共进取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一个没有灵魂,没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就如同一盘散沙,切不谈学习,单单是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就会让我们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而一个有向心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则无论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想不取得优秀成绩都难。那么如何做到师生同心,如何完美地让班集体有凝聚力、向心力。

    (一)多多组织活动,增进班级每个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活动前鼓励学生,阐明我们代表的是我们这个班集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咱们班在学校在同学间的形象。如:学校组织的拔河运动,只有班级真正地凝聚成一股绳,所有力量都往一处使我们才会获得胜利。这时候参赛的学生就会努力配合,而拉拉队的同学则满腔热情地大声呼喊,为参赛同学加油。这样获胜后大家都会感觉到,胜利是我们共同取得的,而失敗了还可以分析原因,激起学生的好胜之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活动学生之间更加熟悉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相处融洽从而可以更好、更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二)细化班级的各项日常工作,力求做到物以致用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在班级中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如何做到呢?作为班主任应当让学生自由发言,详细地自我介绍,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如选择各科成绩优秀的做一门课程的课代表,多才多艺的可以负责起黑板报。认真负责的学生可以担任班长、卫生委员等。如此人尽其责,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为班集体做贡献,更好地形成向心力。

    只要师生同心,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了,那么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必然可以“兴风雨,生蛟龙”。

    三、子曰“因材施教”

    高中生的年龄多是16—19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状况尤其复杂,独立性增强且极具叛逆心理,这段时间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不再像小学、初中一样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这给高中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这时候就应扮演起心理医生的角色,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世界,常常给予必要的关注、多多聆听他们的困扰、时刻观察他们的神情。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他们引导。

    如何更详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这就需要班主任走到学生中,多多亲近学生,聆听学生的困扰,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然后根据掌握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朱熹曾说:“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可以让班集体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动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发展其自身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未来高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必然是加强德育教育,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只有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才可以让他们在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且注重德育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高中生自身的要求与特点,在高中生思想重要的启蒙阶段,不仅可以提升其自身思想道德境界,更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而影响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让高中生以更高的要求规范自我,拥有全面、健康、发展的身心,真正意义上成为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2(10).

    [2]张艳红.德育资源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编辑:张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