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语文“车间化”教学新模式初探 |
范文 | 徐鸣 【摘要】当今社会中职教育方兴未艾,中职教育各学科的实践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而“车间化”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顺应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实施“车间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中职语文实施“车间化”教学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车间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受普通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中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虽也有综合实践活动环节,但仍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实践严重脱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而“车间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的界限,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如今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地点大多还是在教室,老师、学生、黑板与粉笔仍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部要素,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学生在座位上无精打采地听,这种教学方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特别对职业类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痛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首先必须改变教学环境,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实训车间、微机室、校办工厂甚至汽车4S店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变化,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以往只有在上专业实训课才能接触到的实训器材语文课上同样可以体验,中职语文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固定课堂的教学模式,每个语文教师要敢于把学生带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要用“专业化”的视角来建构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 二、“车间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改变教学用书单一的现状,根据情况开发校本教材 编写“车间化”校本教材是实施“车间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车间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车间化”教学效果,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和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材实施教学, 由于这些教材过多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呈现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不高,在真正的“车间化” 教学过程中很难派上用场,着力编写适应于“车间化” 教学的教材已是迫在眉睫,结合学校骨干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笔者力图集合语文研究室相关任课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在汽修、计算机及烹饪等专业“车间化”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取得突破。 笔者所在学校有汽修、计算机、电子三个省示范性建设专业,每年这三个专业都有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从这些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反馈,我们的学生在比赛中凸显出来口语表达能力差、应用文写作能力不足,和其他省市选手相比,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方面明显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针对学生专业特色中与语文相结合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开发语文“车间化”教学的校本教材显得尤为迫切,例如结合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的特点,我们在开发汽修校本教材时就着重于汽车语言和文化,特别是现在学校开设了汽车商务班,我们的开发重心就放在了与汽车商务相关的普通话与礼仪教学上。计算机专业同样如此,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文写作》的校本教材等,正是这些具有不同专业特色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车间化”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校骨干专业为抓手,开发语文“车间化”教学的示范课例 汽修专业是笔者所任教学校的省重点骨干建设专业,学校汽修实训车间的设备相对比较齐全和先进,利用这个优势,在给汽修班学生上课时,笔者尝试带他们到汽修实训车间,當学生发现语文课上面对的不再只是老师、讲台和黑板,而是增添了许多他们熟悉的场景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很多,讲话、玩手机、睡觉的现象不见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了。面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实训设备,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设备背后的文化和设计理念,并且结合车间里的汽车整车等实训设备给学生上一堂“专业化”的语文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而这也是学生单纯上专业课或文化课无法体会得到的,例如在给汽车商务班上课时,笔者把学生带到汽车实训车间,任意选择一款汽车现场模拟整车销售,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也容易了很多。另外,教学中还可以实训设备中的整车及零部件的说明书与应用文教学有机融合,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又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可以说“车间化”教学示范课例增强了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间化”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完善学校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而且教师将文化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进而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其“车间化”教学实践所形成的课例范式也将为其他文化课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同时通过实施“车间化”的教学,还可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职业意识和文专结合的跨界能力,从而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朱亮德.中职“课堂车间化 车间课堂化”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2011(8). [2]郭莉.中职语文教学多元化模式初探[J].职业,2012(8).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