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提升学生习作素养
范文

    【摘要】在部编本教材中,每一个单元有很明确的习作要求,这些要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紧密结合了本单元文本的内容,真正起到和单元文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在习作板块上,既有导写短语,又有写作实践,可谓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巧妙结合。如何巧妙利用部编本教材的习作板块,对学生进行习作素养的培养,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写作板块;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70-02

    【本文著录格式】薛建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提升学生习作素养——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写作板块的初探[J].课外语文,2020,19(13):70-7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语文现在采用的是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教材每一个单元对习作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它紧紧围绕一个单元的文本内容,或是思想特色,做到巧妙编排,同时,所安排的习作又紧密贴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真正起到了文本和习作之间的相辅相成、共同融合、互相促进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好习作板块,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这对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通过认真研究部编本的习作部分,发现习作板块的构成是有其鲜明特色的:每一个习作板块上,有导写短语的提示,它会把习作的要求明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在习作中需要表现哪些具体的内容,写作思路将要向哪个方向引领等。同时,这些习作板块又涉及到习作实践部分,或者是文本的片段,或者是摘选的优秀内容等,它会给学生以鲜明的导向作用。而且,部编本教材安排了随文写作,每一单元的写作点隐藏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因此教师在随文教学中,要能挖掘这些习作的训练点。笔者在深入解读了部编教材后,下面就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循序渐进,丰盈写作的层次

    部编教材的写作板块的训练点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导写短文,二是写作实践。导写部分就是让学生在一段文字中能够捕捉一些有用的信息,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如《如何突出中心》在导写短文的第一部分是这样说的:“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时的主旨所在。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相对集中明确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这段导语提出了本单元写作要求首先就是让学生明白写作始终要围绕中心展开。其次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作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具体的方法、技巧突出中心。

    写作离不开中心,无论自己的选材还是谋篇布局,不能离开自己要表述的观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过程中搞明白了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做法后,练笔的过程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当学生在进行这一单元习作的练习时,如果能够紧紧围绕导语部分的要求,懂得选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来突出中心思想。即使写出来的内容看起来毫无牵连,但是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中心联系,便形成了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神奇效果。

    二、读写结合

    (一)在实践中写作

    导写短文,不仅让学生明白写作的要点,而且还不断地回顾文本阅读中相关的写作要点。

    如《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个写作的板块涉及到六个细微之处,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有趣的测试,让学生明白其实每一天的生活看似是重复的,其实是完全不相同的。《学会记事》这个写作板块,让学生结合刚刚学过的《散步》这篇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所以,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便能够把从范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看看每一个写作板块设计的导写短文,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有助于学生领悟写作要点,同时能让学生边动笔边思考,加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写作实践部分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做法,设计了许多写作要点的活动,让学生感觉写作也是好玩的、有趣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习作的课堂异彩纷呈。

    (二)模仿着写作

    模仿就是根据本单元的文本特点,抓住文本的亮点进行写作领悟。例如教材中安排的《联想和想象》这个写作板块中训练点,就是再现文本《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中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技巧,展开相关的写作训练。

    又如《思路清晰》中,这个部分的训练点就是让学生能够重温《植物的牧羊人》采用的时间顺序,这样学生有了范文的引导就能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训练自己的写作技巧。

    (三)点拨写作

    部编教材的导写指导能够抓住重点,点拨到位,学生在学习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如《思路要清晰》中的写作实践要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其中问题中附带着写作的要求是:1.这天你为什么回家晚了?以前是什么样的情况?这天的意外,你看到什么?回家发生了什么事?你的心理感受如何。2.记叙事情能够思路清晰,可以用顺叙,先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写清楚,再写自己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3.立意不同,导致写作的重点也不一样。

    导写部分给予的这些内容较翔实,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就能找到写作思路。作文教学时教师不需要空洞的说理,只要点拨到位,学生在写作中就能找到切入点,进行有效的写作。

    三、分层要求,激发兴趣

    初中生阅读积累的差距很大,生活感悟也截然不同。教师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对于一些写作水平好、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教师的导语短文不要给予他们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只要他们按照写作实践的要求去尝试与实践,遇到写作障碍让他们请教老师和同学,在习作上能够做到自写自改即可。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提示,要能根据本单元学习的文本内容的写作亮点去仿写,甚至进行一些选择性的习作。对于一些写作上的困难生,教师首先要经常在班级里对他们给予鼓励,放大他们的优点,告訴他们习作就是“用笔来说话”,让他们树立自信,理清思路,把心中的话顺畅地表达出来。

    对于写作水平较差、话不成句的同学,教师还可以借助部编本教材的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进行提升加工,如把片段练习加入到课堂。片段练习是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话语,表现一个生活场景,或者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等,因为用时少、篇幅短,所以学生易接受,教师易批改,真正起到既减轻师生负担,又起到好效益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完全可以依托部编本教材的编排内容进行灵活的片段训练,如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细节描写,用来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当学习了《孔乙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文中去研读孔乙己两次掏钱的动作区别,以此来剖析人物前后境遇的不同。让学生学了这种细节刻画后,来写一写身边人物活动的情况。因为有法可循,所以学生写出来的精彩片段着实不少。

    四、结语

    部编教材在写作这个板块的编写上,给予学生很多可以实际操作的方法,尤其是导写短文,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习作上有了方向的启迪,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写作中措手无策,而是能让他们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的作文就能够大放异彩,他们的习作素养也就能够得到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星.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叙事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2]高文德.作文评讲应倡导学生参与[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3]顾之川.中学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