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情境,体会作文的乐趣
范文

    洪雅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方法。情境教学强调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感知觉和促进思维发展,有效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到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思想观点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作文情境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多年来,虽然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在努力,我国中小学生中“作文难”仍成为了教育界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逐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小学作文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其中情境教学原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众多教学方法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其顺应了儿童运用语言的规律,使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到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思想观点的形成,彰显了作文教学在儿童全面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李吉林老师所著的《情境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情境教学的作用不仅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利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词句,训练贯穿其中,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在认知、教育、发展诸方面的任务,促使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许多一线教师认为情境教学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仅将其作为应付公开课的“道具”,恐怕就是对情境教学的教学作用认识不够全面的原因。

    二、李吉林老师的写作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对学生进行的作文训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也人心之一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学说,阐明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对情境作文的特点认识上,臧三虎总结了如下四点:“快”——抓住时机迅速捕捉观察对象,迅速记下自己的认识感受;“实”——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要写出真情实感;“新”——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要写出新鲜感;“短”——篇幅短小,不拘一格。

    李吉林的写作情境教学主要是从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及儿童的特定心理和学习语言特点出发,提高儿童的写作水平。首先,从生活中优选典型场景,引导他们去认识周围世界。其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动机。第三,在情境中打开思路。第四,范文引路。她的情境教学的运用使作文教学出现了生气勃勃的现象,观察情境教作文,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李吉林的写作情境教学是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语言、思维发展等进行探索研究的,虽是从小学生的角度阐述,但对研究写作情境教学具有科学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三、采取作文情境教学的方法

    李吉林老师说过观察说话、写话是作文起步的极好形式。观察情境作文就是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观察也不仅仅是随便看看,而是抓住最优的观察客体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我针对《写某处的景物》这个作文题目的要求选择了校园里的植物作为观察客体,校园作为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学生可以利用许多时间去观察,此外校园里绿化情况很好,有着许多值得观察的植物,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发现不一样的风景,会让学生更明白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我主要安排了“观察植物积累材料——回忆观察所见——举一例学习方法——合作讨论学会说话——片段习作检查效果——习后评价指导”这样的教学思路。观察之后利用图片播放,带领学生回忆所见所感,利用一系列的问句“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什么?”“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它像什么?”再现观察的典型情境,唤起学生对观察客体的回忆和急于表述的动机,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出通顺的文章提供基础。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此时的思维较活跃,因此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入自己的想象。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充分的观察为基础,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一植物的形象和特点,在内容上做了铺垫,孩子才有可能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形象的结合,写出富于想象的作文。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第一环节,我设计了实际观察,即让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到校园中寻找植物进行观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其习性、整体形态特征、花枝叶的形态,提供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有感而发,激发其写作兴趣。第二环节是交流讨论,融入情境,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有了丰富的写作资料和对实际情境的体验,回到课堂中去再创情境,带领学生用合理的方法回放观察到的情景,并通过交流讨论将其转化为语言文字,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拓宽思路,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并完成片段描写。

    完成片段描写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学生练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评价,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进一步掌握本课所学内容,更好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重点;二是通过找学生上来展示作品,给同学们提供示范,明确写作内容,推行“小步子走”教学,先解决文章重点段落的写作,便于学生更好把握,不至于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四十分钟时间完成习作。第三环节是习后指导,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此环节的设计非常有必要,通过挑选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修改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自行修改作文的能力。第四环节,设计了总结评价性任务,在整堂课结束前,就这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的概括和评价,为学生如何写作,如何写好作文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力求学生能通过这堂课打开学生的写作大门,爱写作,学会写自己的作文。

    四、写作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倘若没有什么要表白,没有什么发生感兴,就不感到必要和欢喜,就不用写什么文字。一定要有所写才写。若不是为着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而又无益的事。”由此看来,作文指导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想把一堂情境作文课上好就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不仅学生要做课前准备,作为老师自己也需要做很好的准备。为此我首先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校园里的植物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以便能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时回答学生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观察,搜集所需的写作资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作文教学刚刚起步,很多老师都喜欢给同学们一些模式去写,强调技巧的教学,发现还会有老师给学生好的词句去套用,这样使得写作文成为了一种填空题,写出来的作文必然失去灵动,失去孩子们本身的童真童趣。而李吉林老师明确提出要避免搀扶过多甚至包办代替、要求过细乃至画地为牢。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原来老师松开了紧握住学生们的手,学生们非但没有跌倒摔跤,反而走出了自己的路,“用孩子们的眼睛不断地看着这个世界”,这也是为何要在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时候运用情境教学的最重要的原因——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文章。可见情境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情境教学最核心的任务,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努力,带领学生更快乐、更轻松地学习写作!

    (编辑:陈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