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相关策略
范文

    【摘要】作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属于教学难点。特别是在这个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阅读兴趣低下,同时也存在主体能动性不足等问题。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此展开研究,通过提出有的放矢的教学策略来突破这种瓶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主体能动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128-01

    【本文著录格式】鲁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相关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13):128,130.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课堂依旧以教师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延续了传统教学理念中被动接受的地位,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地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和认知,集中精力通过阅读这一有效平台实现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一、发挥学生阅读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而言,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中不仅无法得到主体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严重的还会为他们日后展开更加深入的语文学习带来诸多瓶颈。然而,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更加强调主体能動性的发挥,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高度重视与尊重,同时也要求教师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策略设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从本质上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进步。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阅读兴趣缺乏

    对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而言,阅读教学是相对枯燥、乏味的,其主要原因在于阅读过程中他们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接受教师对文字、句型、修辞手段等方面的讲解,特别是一些教师受到多年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过多思考,而是一味地迎合考试,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展开阅读的兴趣与信心,严重的还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其他语文能力的养成。

    (二)缺少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教育改革下对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同样也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技能。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少独立学习的能力,一旦离开了教师这根“拐棍”,不仅会失去基本的学习方向,严重的还会出现思维能力受阻等现象。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改善,那么将会对学生未来的语文成绩提升起到较强的负面作用。

    (三)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

    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小学生受到身边人甚至家长的影响,对互联网游戏、快餐文化等情有独钟,然而却忽略了阅读的习惯养成。特别是对于个别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很多家长更是由于孩子的识字量有限而放弃了对阅读学习的训练与习惯养成。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阅读任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阅读质量,因此在提升学生阅读主体能动性的同时,教师必须要站在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来深度挖掘学生内在潜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任务完成前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提升阅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金色的草地》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妨首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知道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除了绿色的草地,你还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猜一猜为什么会是这个颜色?”相信在这种问题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最终在文章中寻找到问题的关键。

    (二)通过差异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无法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齐头并进,很多时候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制定出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案来,最终实现因材施教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我们的民族小学》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更多的阅读时间交给学生,同时鼓励他们在阅读后提出问题集中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服装是根据什么演变的?”“每个民族的语言是如何创立的?”“每个民族的小朋友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网络教学、拓展课外阅读资料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资源储备量,同时结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来寻找既定的问题答案,对于学优生而言则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提出扩写、缩写等要求,确保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实现自我认知能力与主体能动性的提升。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同时也是未来迈向更高学府的重要阶梯。因此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应当通过增加其阅读量、鼓励家长重视阅读习惯等方式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阅读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例如在课堂上进行《盘古开天地》的阅读学习后,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方式,引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知识展开阅读拓展,利用多媒体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构建积极、生动、活跃的教学课堂氛围过程中实现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同时也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外延阅读习惯的养成。

    另外,教师还应当结合阅读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中来,利用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我家图书角”等方式开展各种活动,在形成一种良性的联动机制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借助教师的力量来对课堂以外的阅读时间进行约束管理。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利用定期召开的家长会,来将学生近期的阅读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具有针对性地同家长展开深度交流与沟通,站在家庭、课堂、学生三方的角度提升学生阅读的主体能动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从本质上对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行调动,在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从本质上激发其内在的主体能动性,也为日后迈向更高学府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是新时期下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28).

    [2]吕嫈霞.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6(4).

    [3]王立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28).

    [4]冉丽霞.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读天下(综合),2018(4).

    [5]周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C].2018.

    [6]胡丽亚.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主体能动性探析[J].新课程(中),201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