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章红菊 【摘要】文本细读法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一种新型阅读方法,该方法强调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的影响,通过品读文本,体悟其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来达到评析和鉴赏文本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新课标背景下“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及实施原则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相关运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细读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法,该方法起步于字、句,着眼于意、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旨在全面挖掘文本的多侧面内涵,将其引入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中,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文本细读法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水平和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运用细读法阅读文本正符合这一要求,通过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入“山重水复”之境,得“柳暗花明”之感,方能对文本有“大彻大悟”的理解,这也正是文本细读法引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1]。将文本细读法运用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自我体验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中,在课程导入时可结合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进行讲解,先从题目入手对文本进行分析,以牵引的方法设问,从而叩开文本思想的大门。 概括而言,文本细读法的实施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重视文本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如对《天净沙·秋思》一诗的解读,透过自然景象去凸显感情色彩,应结合全篇“枯、老、昏、古、瘦”这些形容词进行整体感知,最终方能引领学生一同感受“断肠人”的悲情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应注重情境体验,准确解读作品的真实含义,绝不能断章取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文本细读是一个“主体投入式”的过程,阅读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感,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绝不能带有功利性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自求自得,方能怡然自乐[2]。 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局部入手,宏观把握 细读文本应立足于文本内部信息,准确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反常规陌生化的言语表述,从局部发现有效阅读信息,如在《孔乙己》一文,鲁迅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为结尾,而从语法分析,这句话是讲不通的,但是通过语境来看,实际上是从不确定到确定的一个过渡,表述的是推测的结果。文本细读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要将单向的交流转变为互动性的言语交流,应引导学生站在文本的角度自问自答,以这种方式对文本进行发问,再通过自我反馈来传达文本的思想,最终通过局部的剖析将文本的整体内容全部呈现出 来[3]。鉴于学生问答带有明显的自主性特征,教师应注重结合文本的基本脉络来设计问答,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共同努力来达到画龙点睛的阅读效果。局部入手并得手后,便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和主旨思想进行把握,依据文本的感情脉络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来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这样与文本、作者的交流方能水到渠成。如在《行道树》一文中,作者用到很多生动富有哲理性的文字,歌颂的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很多语句并不容易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在痛苦与快乐的转化中,以对比的手法来理解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并得出懂得奉献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的结论。 (二)基于学情,自主思考 文本细读法是一种有法有度、有章可循的阅读方法,教师应从学情出发,立足教学实际,掌握好运用文本细读法的“度”,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以自己的“读”来代替学生的“读”,掌握学情,立足教学,既是遵循教学规律的体现,也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尊重文本,再现文本的审美价值。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具备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索的能力,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思考,鼓励其去探索每一个未知,每一个文本都有自己的领悟,这样才能有所收获[4]。在《乡愁》一文的解读中,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乡愁”这一古今中外诗歌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与其他名篇进行比照分析,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黑塞的“一片孤梦,飘过蓝天”,然后在细细品读余光中《乡愁》的独到之处,从时间上带入,从空间上感受,重点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进行解析,理解“我”与“母亲”的深层联系,从作者信手拈来的词汇运用中去感受其匠心独运,跨越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达到情感上的 共鸣。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阅读,以达到全面地理解文章内涵和思想感情的目的。在新课标要求下,以往语文“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有必要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文本细读法的引入,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汪清泉。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文本细读的意义更为突出,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思想高度活跃、思维高速发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来培养其对语言的分析能力和文章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其语文素养。因此,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探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1):40-41. [2]寇成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4,17(9):140-141. [3]龚帅.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J].文学教育(上),2015,12(4):61-63. [4]胡小球.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18(9):21-23.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