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操千曲而后晓声
范文

    陆美芳

    【摘要】现今“微写作”一词高频率地出现在高中语文试卷上,面对这“暴风雨”式的洗礼,学生往往出现常见的“惧和拒”心理障碍,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感觉,在微写作练习中出现诸多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微写作;常见心理障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地在高一、高二的试卷上出现了“微写作”,高考试卷也把微写作列为了高考题型之一。微写作从根本上说是小段完篇作文,要求观点集中,在三言两语中阐发观点。但从与我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竟对此产生了常见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惧和拒”。“惧”,惧怕写,一听要微写作,就一片哗然;“拒”,抗拒,在课务的逼迫下边写边唠叨“怎么写啊,不会啊……”笔者不禁困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呢?

    一、原因探寻

    (一)教师方面——指导缺失

    微写作这类题型在江苏是近几年才重新出现在试卷上,教师更大程度上把目光放在了800字的大作文中,对于这类题型总以为是短篇作文,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因此指导性的建议不多,造成学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学生方面——思维误区

    我们的学生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处于普高和职高边缘线,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感知领悟能力自然不高。微写作与平常练习的大作文有大大的区别,但他们朝着既定的大作文路线规划着微写作的内容,自然在心中升腾出畏惧感,“习得性无助”感自然就形成了。诸如“不会准确地表达意思;没材料,不知道如何下手;字数不好控制……”这些类似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三)微作文方面——微言大义

    微写作虽然“微”,但它仍是一篇完整的作文,有时还需要根据题目指定的范围和具体要求,要选择小巧的切入点,甚至立意的角度要新、要深;内容的选择要精、要准;主旨的表述要显、要明;语言需要言不烦,甚至微言大义。这样高标准的要求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微写作的出现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原本有如“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的写作灵感,此时是彻底消失殆尽了。

    二、策略探究

    (一)吹尽狂沙始到金——合理利用“课前三分钟”

    写作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运用,积累越多,写起来就不会捉襟见肘;读书越多,写起来就能旁征博引。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没材料,不会组织语言,自我感觉创造妙句的能力有限,妙笔生花的现象更觉得是天方夜谭。既然学生不能,我们就创设可能的机遇给学生,“课前三分钟”正是这个自助平台,为自己筛选有用的写作素材。

    因本校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我采取了由“填鸭式”向“半填鸭式”转型的教学策略。“填鸭式”即老师推荐一些名篇佳作给学生,并帮他们分类为抒情、描写、思辨三大类,要求学生积累精辟语段每日一小段,在课前三分钟时段分享。经过一个月后再进行“半填鸭式”教学,即给他们时间来读《江南晚报》《扬子晚报》,让他们关注时事,在课前三分钟时事点评,允许学生从网上摘抄相关语段,但要做到不能照本宣科,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并要求全体学生对分享的语段有所积累,并在微写作时就地取材,能用则用,哪怕是一个精辟的字词。这一环节正好具备微写作的核心要求:简短精干,要点突出,分析独到。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降低难度获得成就感

    1.问题切分法

    作文教学以方法为导向,要注重写作全过程的指导,难度越高,学生的求知欲就越低,因我们的学生写作能力有限,过程可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微作文的难度尽可能地降到最低,把一个很大的问题切分为一个小问题,分散难点,确立小目标,学生就容易写到点子上。在布置“描绘空巢老人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的作业时,我把问题分解为“老人神情”“家居环境”等,学生对“空巢”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对老人的描绘更加有针对性,就有了写作的成就感,也就消解了学生的恐惧心理。

    2.范例仿写法

    比如我给出空巢老人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一碟菜,一碗饭,一张桌子,桌子上方,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电视,嗡嗡地响着,老人注视着照片,眼里满含着孤独与期待。”让学生模仿此景再写一个内容相反场景,要求字数相当,句式类同。我指导学生领悟这段文字的写作思路、写作的技巧,再要求当堂仿寫,随后学生顺利写出了“一些甜点,一些水果,一张茶几。茶几周围,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歌声,欢快地唱着。老人看着儿孙,嘴角充溢着满足与快乐”,充分让学生在品味、悦纳、思考中逐步形成能力,享受仿写带来的愉悦体验。

    (三)涵泳工夫兴味长——精打细磨点燃写作热情

    在我校实际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有所关注,这点还是可以做到的。而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这一特点,所以让学生做老师无疑是一个兴奋点。学生毕竟语言方面不是很精通,因此我设置了让学生自我点评修改以前的微作文,让学生从“语言,思想,选材”三个方面任选一点进行点评打磨,让合理的点评修改增加学生二次写作的能力,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让学生对微作文有所关注,同时也让学生在点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写作时的失误,“以彼之长化为己之长,以彼之短戒己之短”。而微写作短小,内容集中,所以学生在点评过程中不会出现反感的心理。事实上也证明学生能够有所悟,在自我角色从学生转换为教师后,学生一扫以前习作课的阴霾,个个七嘴八舌,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习作的缺失都说到了,并说中了重点,有效地削减了对微作文的抗拒。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微写作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成了写作中的一个难点,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薄弱,产生“惧和拒”的心理很正常,但“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我想学生定然会有所改变。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