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与教学初探 |
范文 | 【摘要】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背景语境,其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对地域文化的概念理解出发,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对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初步探究。并从文本、阅读、写作三方面,总结地域文化因素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材;地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也产生了形式各样的地域文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因素,就是新课标要求的体现,不仅充实了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语文教育的实质是文化传承、改造、创生的过程。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也要关注生活以及地域文化,进而延伸到丰富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地域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是一统而又多元的存在,其中,各种文化共同发展并且保留各自的特点。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先生很形象地描写:“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她能具备好几个摇篮,同时抚养好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其性情习惯自与小家庭中的样子都不同。” 谈到“地域文化”,离不开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原始文化》这部著作中,泰勒曾经对文化作出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的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根据人类学家的定义,广义上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地域”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它是一个和地理学有关的概念,并且不仅限于自然空间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第二,相对于文化层面,“地域”又是一个有关历史的概念。第三,“地域”还应该是一个立体的概念,除了自然地理之外,还涉及礼仪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性情秉性等方面对文化的影响。第四,“地域”这个概念具有比较性和对照性,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和对照彰显出来。 结合“文化”的定义,可以总结出: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包括历史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道德观念、地方风俗、思想行为习惯、活动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法律规范、学术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 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其明显的地方特征的文化,即地方特色文化。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呈现 各地区的地域文化内容丰富而又各具特色,既有相同性又有独特性。大体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等中。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分类,可分为生活礼仪、节日风俗、衣食住行、语言文学、民间科技、精神信仰、社会组织、民间娱乐等方面。试分析如下: (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 衣食住行方面体现了基础的地域差异特征,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了丰富多样的衣物内容,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绣腰襦和裙履、《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华冠丽服、《云南的歌会》中的围裙、《故乡》中的毡帽、《荷塘月色》中的长衫,都是具有地域色彩的服饰。民以食为天,食物方面的地域文化因素,例如《端午的鴨蛋》一文中汪曾祺对家乡高邮端午节吃鸭蛋做了详细的描述;《胡同文化》中的臭豆腐、窝头、腌萝卜、酱萝卜、虾米皮熬白菜、香油等等,体现了北京人的饮食习惯以及节日中的特定饮食习惯;《春酒》通过描写儿时在新年喝八宝酒抒发思乡之情,喝春酒正是浙江温州一带的过年风俗。中国人对于住宅的选择自古以来都是有讲究的,这在教材中也有体现,例如《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罔薛荔兮为帷,僻蕙兮既张”,正是典型的南方楚国人的居住环境;《边城》中的吊脚楼,是湘西地区的传统民居,充满了浓郁的湘西特色。出行方面,《荷花淀》中写到了北方冬天特有的冰船,冬天可以在冰面上乘坐。 (二)礼仪习俗方面 春秋时期的自由恋爱,若是男女双方互赠了“荑”或者“彤管”,就代表接下恩情。《边城》中提到的“走车路”“走马路”的求爱方式别具一格,对歌既是苗族人能歌善舞的体现,也是塑造民族灵魂的一种宗教礼仪的展示,同时还是湘西人民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买橘”这一情景也是深有讲究,它暗含了扬州特定的“买橘”习俗。用扬州话说碰上好运气称为“走局”,好的运气称作“橘气”,“局”和“橘”谐音。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吃,饱含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父爱之情。《社戏》一文中提到的夏初演社戏和省亲,以及种植食用罗汉豆,体现了江浙一带的民间习俗。在《骆驼祥子》中,通过对北京庙会和祭灶等风俗的描写,还原了老北京节日时的热闹景象。此外,还涉及老北京人做寿的风俗。《云南的歌会》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云南歌会这一民俗文化,包括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部分,充分展示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歌会场景。 (三)节日风俗方面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节日风俗,包括春节、端午、中秋、清明、重阳、七夕等。《阿长与〈山海经〉》描写了大年初一的习俗,一早起来要吃橘子并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用红纸把压岁钱包起来发给小孩子。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描绘出了一幅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图画,把百索子系在手腕上、贴五毒、喝雄黄酒、做香角子、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的午饭、贴符、挂“鸭蛋络子”,地域色彩浓郁。沈从文的《边城》站在湘西文化的角度,也对端午节进行了详细的叙写,要穿新衣,用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午饭要备好大鱼大肉,吃完午饭后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还会有捉雄鸭的游戏,欢乐无比,体现出湘西地区特有的端午节习俗。 (四)语言文字方面 能够体现地域文化因素的语言文字非方言莫属,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中都引用了方言来凸显特色。老舍认为:“与其用减了成色的国语,不如用原封不动地土话。半生不熟的国语是患了贫血病的语言,即使运用得好,也不过像桐城派文章那样清瘦脆弱,绝无蓬蓬勃勃的气势。”老舍的文章《茶馆》《骆驼祥子》就是以地道的背景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语言为基础,运用了不少京味儿十足的语言,干净利落,生动鲜明,儿化语数量多,还有京味儿方言“搁下”。鲁迅的作品也充满了浓郁的江浙地方特色。《社戏》中,“唱得没了兴致”,写成“懈了”,“已经出嫁的女儿”称为“姑奶奶”,“过夏天”写作“消夏”,“游泳”称为“凫水”,“会某种技艺的人”称为“好手”,“礼节”称作“礼数”,长得茂盛的罗汉豆称为“旺相”,等等。这些吴越方言展示出了方言魅力,并且具有特殊的隐喻效果。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地域文化因素的探讨 钱理群先生在著作《贵州读本》中写道:“如果年轻一代,对中国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上无知,在情感和精神上疏离,我认为是很可怕的。”因此,中学语文课本中现存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会作用于學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必须从文本解读、课外阅读、写作等多方面深入展开,贯穿教学实践的所有环节,才会起到良好作用。 (一)以课文中的地域文化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对课文中的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那些地域文化色彩鲜明的文章,如《云南的歌会》《故都的秋》《蜀道难》《茶馆》,等等。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些鲜明的地域特色着手,让学生了解这些地域文化。以《边城》为例,这是一篇非常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小说,小说的标题、背景、任务等诸多要素都带上了深刻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沈从文着意刻画的“心中的桃源”。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从湘西的民俗入手。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引和总结可以发现,《边城》不仅是一篇具有丰厚的民俗意蕴的精美作品,而且也是一首以民风民俗为叙事目的的赞美诗,是一部关于人性的风俗画的诗性小说。这就从地域文化的角度上升到了人性的角度,开阔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二)注重课外阅读,拓展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 局限于课堂教学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重视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地域文化内容,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探讨更深层次的方面,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喀什地区现状,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学形式多样,民间文学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例如史诗、民间故事、谚语、寓言、传说、神话等等。学生可查阅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学,例如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代表《乌古斯传》《诺孜古姆》等,这样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民间文学,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背景,传承优秀少数民族 文化。 (三)加强写作训练,深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象能力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内容指向的区域文化,因为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因此大多耳熟能详,有的还有特殊的体验或感受。教师要教导学生以地域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核作为立意的角度,以地域文化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素材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亲切的语言精华作为生活的实录。少数民族学生因为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了解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可以将自己民族的地域文化在写作中呈现出来,既可以提升民族自豪感,也可以让身边的人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 想要摆脱现今语文教学的“应试化”色彩,必须增加其文学韵味。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结合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4]钱理群.贵州读本[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5]胡兴桥.地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5. [6]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M].江苏社会科学,2011(1). [7]冯汝林.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中学语文教科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7). [8]杨文森.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2012(7). [9]卞绍月.初中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 作者简介:张毅博,女,1993年生,河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