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
范文 | 方丽群 【摘要】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推进,呼吁小学语文学科实施情感教育的呼声愈加强烈,其旨在打好学生语文基础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学生情感认知水平与综合能力。为此,在新时期新的教育形势下,实施情感教育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正在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对学科教学赋予情感,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一环。从整体上看,实施情感教育,即在学科教学艺术层面进行革新,加之小学时期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丰富、情感體验少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尤为必要。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想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首先在于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实际要求的情境,并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众所周知,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多采用“教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这一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较为单一、刻板,且不利于学生体验情感与发展综合素质。为此,应当及时、彻底地改变这一局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引入情感教育则是重要的“破题之法”。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情感教育,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并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系统,使其与新知识积极联系起来,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情感认知、情感体验等能力。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课时,作者通过详细介绍已故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如亲见其人一般,对其产生崇敬、钦佩之情。在此氛围下,组织学生共同学习“一定要争气”的精神,并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将童第周先生的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与自我学习、生活的态度作对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自觉做到以老一辈科学家为学习的榜样,努力学习、力争上游。 二、倾注情感,关怀学生心灵 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要求教师需对学生倾注更多的情感和关怀,做到从内心真正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注重关怀学生心灵成长。通过实际教学可知,当下的小学生多是家中的“独苗”, 平时都是在家长的羽翼保护下成长,且生活中的玩伴也相对较少,因而其内心普遍较为孤独,渴望教师的关怀和与其他小伙伴一同玩耍。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学习以外,更应当关注学生心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想其所想,导之以行,做到用心关怀学生,使其在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增强其情感体验与领悟。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实施富有情感的人文教育以外,也应当重视教育教学的方式选择与应用,尽可能地做到少批评学生,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从而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进步。 三、合理评价,提升情感认知 所谓的情感教育,并非通过灌输情感的途径可达,其需要学生通过加强自主学习与思考才有可能形成。因而,在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课堂中,教师除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外,还应当通过合理评价,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和能力,使其达到自我认知、自我思考与自我体验,进而在学习中能够各显其才、各尽其能,充满信心,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评价,多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对学生自我评价与生生之间相互评价等方面关注较少,这也正是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关键问题所在。为此,教师在实施语文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导入多元评价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组织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获得自我认知的同时,也能提高其思辨能力,同时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四、锤炼习惯,深化情感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语文知识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情感教育,关键一环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其在生活中能够自觉学习语文知识,并主动升华,自觉进行情感体验、认知和思考。特别是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故事歌赋,当中无不蕴含着深刻的情感知识与人生哲理,这些知识与哲理,不管是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还是工作、生活,都大有助益,因为情感是相通相融的,因而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语文教材乃至学习、生活中的任何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促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这句俗语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革命先烈光荣而又感人的事迹,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而不能浪费生活中的“一针一线”,同时还要努力学习知识,用先进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创造更好的明天。通过教育和熏陶,启迪学生情感和思维,促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情感教育已经深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手段,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关注学生成长、实施合理评价以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策略,进一步深化语文情感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春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0(4). [2]韩文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5).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