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考场作文评价的几点思考
范文

    祁文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考场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阐述考场作文评改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把握主题的表现方式。

    第二,要把握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要把握作文教学的目标。第四,要把握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五,要把握评卷时间。最后总结“作文”如“做人”,作文教学及评改导向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考场作文;评价;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结合这些年评阅考场作文的见闻体会,我认为在评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主题的表现方式

    比如说爱国,可以从正面去写,也可以从反面去寫。爱国一定要唱赞歌吗?揭露社会问题就是不爱国吗?鲁迅写了那么多批判现实的文章,能说他不爱国吗?唱红歌是爱国,揭露问题则是一种更深刻的爱国感情,我倒觉得这种学生忧国忧民,事事关心,有一种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当然,作为一名初中学生,看问题不够全面不够理智有点偏激也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认定学生思想反动,仇恨祖国。生活本身有喜剧也有悲剧,学生表达他的所见所闻,表达他成长中的困惑和不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十分重要。

    二、把握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紧张的考场上,在完成前面大量的基础题及阅读题后,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像名家名篇那样严谨流畅,无懈可击。名家花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写一部作品,反复修改,最后才呈现给读者,获得很高的赞誉。我们有些老师平时看惯了那些报纸杂志上的精品文章,一读学生的文章就说没意思,横挑鼻子竖挑眼,舍不得给分,把作文分压得很低,更不会给满分。

    其实学生就是学生,初中生也就十四五岁,是正在成长、发展的个人,他能够写出一个中学生最好的水平就应给高分甚至满分。如果学生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得到高分,那么他还有多少热情去提高作文水平?有些老师从来不给学生满分,认为学生永远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那么作文题设定的满分分值还有什么意义?近几年高考作文六十多万考生中只评出十几篇满分作文。有些老师一看学生的作文就从中挑毛病,想着该扣多少分;而不是从中找亮点,想着该给多少分才不会委屈了学生。其实就算是名家的名篇,多少年来也一直是争议不断的。就算是那些作家名家读初中时也不见得篇篇都是惊人之作吧。我们为什么总是苛求于学生,给他们挫败的体验?

    三、把握作文教学的目标

    考试为什么考作文?教学生写作是不是想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当然不是。之所以考作文,是考查学生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段写作教学的课程目标是:“第一,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第二,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总之,“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无论何时,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能脱离这些基本目标。学生的作文基本合乎考题要求,就达到三类作文要求了,起码是可以及格的。至于好不好,有多好则要考虑究竟是一类还是二类的问题。

    四、把握学生的生活实际

    众所周知,学生的生活相对简单,基本上就是学校、家庭,偶尔在父母的带领下外出走走。他们接触的人也多是老师、同学、父母祖父母及其他亲戚,所以学生的写作题材自然有限。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作文题是关于亲情的,很多学生写到自己生病时父母如何紧张,如何不辞劳苦地照顾自己。当时评阅作文的老师就说看得很烦恼,没有新意,几百篇作文基本上都写了自己生病的事。他瞅一眼作文立刻就打了分数上去。我当然理解评作文的辛苦,也理解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但我们不能拔高学生的生活实际,希望他写出多么与众不同、情节曲折的表现亲情的故事。(即便少数单亲学生,他也很少在作文中表现这一点)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就是对生病印象很深刻,他选择这一题材并没有错,我们不能因为写的人多就把分数降下来。哪种题材写的人少就打高分,这是不是一种不公平?

    五、把握评卷时间

    上面说到的四点都与评卷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以中山市中考为例,每年基本上有三万人参加考试,评阅作文的人数大概为五十个。以三天时间为限,每天工作六个小时,那么每人每天要评阅二百份作文,基本上九十秒一篇。一分半钟内要读完作文,还要想好打多少分,再按键盘把分数输入电脑,完成这些工作有相当的难度。

    所以一方面是阅卷老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握好紧张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希望相关部门在安排评卷工作时尽可能多给一两天时间,让老师们不再有阅卷恐惧症。

    关于评卷报酬问题,我想阅卷老师在学校是工作,去阅卷也是工作,作为教师,关键是应该尊重考生,给考生一个公正的分数,保证阅卷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阅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序言中的这段话,越发觉得作文教学和评改工作责任重大。众所周知,“作文”与“做人”是密切相关的,今天整个社会缺乏诚信,与每个孩子从小在作文中学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无关系,与作文评改的导向不无关系。正如特级教师赵谦翔所言:“情动于衷,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

    (编辑:马梦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