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
范文 | 吴艳 【摘要】作为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古诗词,和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渊源。古诗词教学应关注审美特征,而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名句,感受古诗词音律美;借助语言媒介,再现古诗词的形象美;关注经典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意象美;揣摩精妙用词,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律;形象;意象;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般素养和核心素養之分。语文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含“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其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鉴赏审美能力,传承与理解中国文化。 一、诵读经典名句,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 古诗词是以音律之美,来声情并茂地表现诗词所蕴含的意韵,也就是它左右着诗词的情味。诗词讲究含蓄,用简短的文字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古诗词的教学,要让学生来感受这种音律之美,要在津津有味的诵读中,去引导学生去触摸、去咀嚼,培养语感,品味体验,从而去感受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的诵读,要理解意蕴,找准意味,吟出兴味。《忆江南》的教学,是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来初读,以读求义,整体感知。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字落实,读清楚节奏。再读是在初步整体感知诗意后的读,要求举象悟义,从景悟情。指名学生紧扣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想象读,在理解意境的基础上诵读。只有在诵读中,使人真切感受到诗词的音律美。 二、借助语言媒介,再现古诗词的形象美 古诗都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展示生活的美、人物的美、自然的美。这些融合了诗人情感的美好形象就是古诗词特有的形象美。古诗词教学中,还原并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好形象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画面还原法”或“古诗素描法”展开想象,把诗句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无形的诗化成有形的画,再透过外在的语言美,去领会诗词内在的画面美和情感美,从而感受生活之美。张志和笔下的《渔歌子》是诗情画意:雨中青山、空中白鹭、两岸桃花、水中渔舟、青笠绿蓑……整首词合起来宛如一幅清新灵动的山水画。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山之“青”,鹭之“白”,桃花之“红”,箬笠之“青”,蓑衣之“绿”等。这些绚丽的景物,不就是一幅“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吗? 我先引导学生听教师配乐朗读,展开想象,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在学生交流中,再借助课件展现诗词所描绘的美景,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印证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设计了语言训练:把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引导学生再将画面还原为语言文字,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培养了学生诗词的审美能力。 三、关注经典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意象美 “意象”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作品中所写的“景”,所咏之 “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文体特征,充分挖掘诗词中的经典形象,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尽情地感知、领悟与欣赏美的意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意象是一种感性的形象,需要教师根据文体的特点,去挖掘诗中经典形象。教师要防止支离破碎的讲解,而是兴味盎然地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意象美。诗词有许多经典的意象:“柳”“留”二字谐音,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冰雪”代表着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诗人的高风亮节。“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看见了西岭雪山。从“窗”与“雪”间的一个“含”字,表现了积雪初融之际早春一片生机。末句写出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江船本来是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来自东吴的船象征着战乱平息交通恢复,诗人看到这船只,怎能不喜上心头呢?诗中“船”的意象,体现了诗人“思乡归乡”的情感。 四、揣摩精妙用词,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 古诗词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形式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绝句》一诗通篇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对仗极为工整。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找到了对偶的这一言语表现的形式,体会诗词的节奏美与对仗形式美。 古诗词的形式美还体现在思路和结构美,即诗词的构思很有讲究的。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巧妙与精准。我让学生通过读诗句,看画面,去感悟“绿”的内涵。王安石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形象美。 总之,我们用敏锐的语感体悟古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挖掘特别的、经典的、值得鉴赏的语言文字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唤醒一个个诗的灵魂。让学生在诗词品鉴文化中得到滋养,绽放最动人的音韵,展开用生命书写的永不褪色的诗词画卷。 参考文献 [1]张德娴 .对小学古诗文吟诵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7(5D). [2]顾春雨.例谈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古诗审美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4C). (编辑:郭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