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三个学会”出发,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范文

    张红梅

    【摘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探寻异同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比较;概括;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头戏”,阅读课堂是锻炼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而服务于生活和社会。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与途径很多,笔者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引導学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探寻异同的能力

    “比较”,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指“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对于作文来说,“比较”是写作手法,运用该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而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比较”又是一种实践和研究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比较”的用场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挖掘与运用,都可以发挥其用武之地。比如,课文《最大的麦穗》讲述了苏格拉底教育弟子们的故事,体现了大师的教育智慧。学习这篇课文,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思想推动教学环节的进展。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指导学生学习《最大的麦穗》时,就成功地引领学生进行了一番颇有收获的比较——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孙老师就慷慨地将探索、发现的时空交给了学生,即让学生去发现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独特之处,然后师生共同分享发现的喜悦。通过一番比较,学生弄清了大师上课的高明之处:苏格拉底的课堂在麦地里,没有课本,有的只是满地的麦穗。然而,这并不荒唐,恰好体现了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学生围绕自己的重大发现与感悟畅所欲言地交流,氛围尤其和谐。针对学生通过比较所获取的“重大发现”,孙老师大加赞赏。

    再如,笔者在教学完《孔子游春》之后,要求学生将该文跟学过的《最大的麦穗》作比较:两位大师在教育弟子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文章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在学习完《夹竹桃》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该文跟上学期学过的《青海高原一株柳》进行比较,找出写法、构思上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来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都描写了作者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文笔都是那么优美、生动,读起来脍炙人口。不同的是《夹竹桃》仅仅是在状物,而《青海高原一株柳》则借物喻人,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

    事实证明,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的策略,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差别与特点,提高分析与鉴赏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概括”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对所读的文章或语段的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这种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是始终贯穿在阅读教学活动或语文素质发展检测中的。比如,《三亚落日》第4自然段以生动细腻的笔触,从落日的颜色、动作及人们的心理等方面描写了三亚落日的变化过程。那么,落日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呢?此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取相关句子中的信息,用一个词组进行概括(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蹦跳→悄然入水)。再如《广玉兰》一文,第3自然段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和清新优美的笔调,描写了广玉兰花在开放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时的形态,学习此段时就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词组来概括,进而弄清该段的描写顺序(含羞待放→刚刚绽放→完全盛开→已经凋谢)。又如,教学《孔子游春》这篇课文,围绕“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概括为“孔子论水”和“师生言志”两部分内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好处多多:一是培养感知信息、捕捉要点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三是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或叙述的层次。倘若学生不具备概括能力,那么读过的课文或某一语段,在其大脑中就处于模糊状态,不能通过“提纲挈领”来领悟文章或语段的思想内容,读而不知其义。长期下去,就会制约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发展。

    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分析,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成分,也是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一切阅读教学活动都绕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培养思维能力又不能忽视分析能力这个重要因素。分析,是阅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段、策略,它常常与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手段一起使用,共同完成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感悟和理解。学生分析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自身对文本解读的深浅程度。因此,为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去引爆学生的思维,使之对文本的理解向纵深发展。

    比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篇幅简短,构思的线索是“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过程中,笔者紧扣题目中的“谜底”一词,先后抛出了如下问题:“谜面是什么?”“谜底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很简单,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快地在文中标画出来。那么,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是什么呢?笔者设计了两个:一是“为什么这个谜底能被两个旅行者发现”,二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两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讨论较为热烈,有的说旅行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有的说旅行者不畏严寒,来到这个山谷必然会有所收获;有的认为旅行者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生的分析都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和道理。笔者则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保留言之有理的答案,形成共识。对于第二个问题,有的联系到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二万五千里长征等历史故事,笔者则表示赞赏。总之,通过上述的引导与分析,抽象的道理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与提升。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