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也谈古诗词鉴赏课的教学 |
范文 | 翁燕芳 【摘要】全国高考语文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诗词以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流传至今,其鉴赏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高考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该如何跟进诗歌教学,成为一线教师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古诗词;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古诗词鉴赏都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实行新课程后,我们看到除了必修课本中有诗歌阅读外,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更是专门选取了古代诗歌让学生加以学习。以往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都是教授学生要学会从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上去加以分析,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选修模块)》相应出台。该书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创作风格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更要领会诗歌的主旨,并能有感情地诵读,体会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团结协作,相互探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歌的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如《虞美人》一词,只要学生读过,都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愁”。那么,该诗写了什么愁,又是如何来写的呢?这就必须借助对李煜的了解及对诗歌的了解。通过对李煜生平的了解,学生便可明确诗中的“愁”包括往事之叹、亡国之恨和离家之痛。 大凡选入中学课本的诗词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作品,其内容生动形象,宛如一幅画作。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诗中的事物想象诗歌的图景有利于分析诗歌意境,分析表达的情感。如从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我们可以看到荷塘美景。就《虞美人》一词,我们仿佛看到明月之下,李煜远离故土,在楼阁之上吹着凉风,凭栏远眺,思念故国。因此也可较为轻易地得出结论:全诗用春花秋月与往事对比,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对比,以“月”的意象,以“一江春水”作比来写出诗人内心的哀愁。 当然这种“以画入诗”的形式,在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例如: (201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该首诗鉴赏命题很好地把诗歌同意境描绘相关联,学生不仅要通过自我阅读感受诗歌意境,更要用自己的文笔描绘诗歌意境或是阐述诗歌的意境中所表现的情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可见,高考改革下的诗歌鉴赏更注重的是学生自我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这其中,联想的运用也必不可少。因此面对新高考,该如何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则成为一线教师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1.走近诗人。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可布置课前预习工作。将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工作抛给学生,让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加强记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只知道李白杜甫了。他们可以借助對诗人生平的了解,了解诗作所表达的内容。 2.走进诗歌。借助意象。诗歌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借助想象,我们能置身于诗人所作诗歌的意境,从诗人所处的环境及时代背景出发,想作者之所想,感受诗歌内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透露出的是李商隐衰落凄凉之感;“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透出的则是思古之幽情。相同的意象,表现了不同诗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独特的感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品味意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比较拓展。比较阅读在诗歌鉴赏中尤显重要,如《雨霖铃》的作者,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他的一首《望海潮》就显得大气磅礴。有谁能想到一直高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他竟能写出如此作品。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反映了他辞官归隐后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如果把《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其他几首对照着教学,领会便能更深刻。如再延伸学习《咏荆轲》《读山海经》,还能发现陶渊明也曾具有积极进取的个性。可见,对诗歌进行多方面的扩展延伸,也可避免学生认识上的局限。 因此,新高考下,诗歌的鉴赏教学仅有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阅读及文笔练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诗歌鉴赏成为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有效方式,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所欣赏。 参考文献 [1]于红兰.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4). (编辑:陈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