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分析 |
范文 | 王金涛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项重点内容。无论学习哪一种语言,均需要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流畅地进行阅读,而阅读能力又是建立在大量字词积累基础之上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小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 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丰富小学生的汉字积累,并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很好地检验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则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环节的开展,主要是促使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规定的数量的汉字字音、字形、字义,并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汉字。识字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小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汉字应用到阅读和写作中,以此实现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和阅读教学来说,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而阅读教学则是对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既相互独立,同时又具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识字和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此有效地降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的难度,并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存在的問题 虽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未能够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识字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小学生的识字数量,而将识字与阅读相分离。这部分语文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小学生掌握了充分的汉字,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大量的阅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小学生的识字数量,而忽视了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这样不仅导致小学生识字效率较低,同时还造成小学生阅读能力较为薄弱。另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这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仅仅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文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标记,随后语文教师进行详细讲解,最后再引导小学生进行详细阅读,虽然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机会,小学生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但是小学生通常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枯燥又乏味,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自然教学效果较为不理想。除此之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通常要求小学生对课文进行抄写,甚至还要求小学生抄写多遍。这样不仅对小学生的识字的效果较为微小,同时还大大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小学生很容易对语文中的识字和阅读教学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大大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识字训练 在小学生进行第一阶段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进行识字。小学生在初级的识字阶段,还未能够准确地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更无从提及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基本写法。因此,在小学生初级识字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汉字的音、形、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识字训练。首先,引导小学生进行范读,促使小学生对整体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随后再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小学生进行反复阅读,以此增加小学生与生字接触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将阅读与识字进行紧密的联系,以此使得小学生充分体会到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当小学生的识字数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语文教师便可以顺利地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识字训练。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语言的渲染,为小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促使小学生能够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更快、更准地了解汉字的意义。 (二)引导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轻松进行阅读 加强对小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语言是由汉字构成的,通过丰富对汉字的感受力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表达作者真情实感的工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想促使小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汉字的含义,就需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轻松进行阅读,具体做法包括:首先,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对字词进行朗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小学生的字音的记忆, 同时还有利于训练小学生语言感知能力。语言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在进行汉字学习的过程中,降低汉字的学习难度。从某种角度来看,语感是小学生将自身的实际生活经历与识字进行有机结合。敏锐的语感不仅仅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学生阅读文章的必备条件。其次,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去感悟汉字的内涵,以文章的关键词为重要突破口。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语文教师是确保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角色,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汉字和阅读知识。并组建教师与家长交流群,小学生家长需要将小学生的课后作业上传到交流群中,以此有效地将课上教学与课下学习进行有效衔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地布置作业量,并引导小学生将识字与阅读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以此确保小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识字与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玲玲.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 [2]张学玺,刘士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以德育让学生识汉字、学做人[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 [3]孔姗姗.让识字与体验“结缘”——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体验学习[J].小学教学研究,2017(17). (编辑:马梦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