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书法教育之花绽放在中职校园里 |
范文 | 林大成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是迄今为止人类抽象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界上尚未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书法这样以线条、点画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理趣的艺术形式。写字是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文化基本素质和基础文化技能,文字书写(书法)不光是文化交流、交际沟通、传播资讯的实用的文字书写符号,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气质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书法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深厚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材。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为校园文化与文明建设增彩添色等方面谈述在中职学校实施书法教育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推动书法教育在中职学校里顺利实施。 【关键词】书法;书法教育;文化核心素养;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校以育人为先,树人为本。学校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着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开展“孝亲尊师,以德化人”教育活动以及感恩行动教育活动等。笔者提议,对传统文化艺术中颇具教育功能的书法也应该引起中职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最好能够制订书法教育实施行动计划。我们不能漠视书法教育,不能让书法成了不受欢迎之客(课)。 著名的国学家赵朴初曾经为德育启蒙经典读本《弟子规》首页有过这样的题词:我们国家的这一方面是我们民族智慧和民族灵魂的巨大载体,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也是一种强大的纽带,几千年来一直用于保护我们国家的重大灾难,永不瓦解,在风和蜡烛的年代,我们不敢忘记继承国家的文化和艺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也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良好的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跨。”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理应大力弘扬。 写字对于每个学生、每个国民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及技能。 正确、工整书写汉字可以有效促进书面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汉语和其他文化和专业的基础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工具。 而且同语文、数学一样属于基础性的工具,然而它的用途比语文、数学来得更加广泛。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几乎所有专业均没有开设书法课程,学校也没有给学生提供书法教材,更不用说配备书法专业教师了。而实际上学生书写水平恰恰需要学习和提高。在从事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书法教育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职业情感与理想。 一、开展书法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有良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已经享用了一生。坏习惯伤害一辈子。”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的确存在着比较严重问题,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严格而系统的写字训练,“能够让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重视加强对学生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书法教学,让学生通过严格、规范的书法学习与训练, 自然能够形成严谨、认真、执着、淡定的性情与习惯,因为书法学习能够引领学生进入到一种相对冷静的心理状态,经常性地、持续性地进入这种冷静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不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也将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以修正,书法的这种神圣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学习书法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细致、认真、敏锐的观察能力,养成平心、淡定的心理状态。对于事物的观察是一个人的学习思维的窗口,是构成一个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普通人可以看到好的观察者。观察员进入宝山并空手而归。”观察是书法学习的主要能力。在通过对字帖的观察、品读学习实践中,能够养成旷日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自然形成领悟书写的字体结构特点、风格、骨气、精神的能力。在我们选择了一本字帖之后,我们必须先学会阅读这篇文章并仔细了解该字帖的好处。临帖前如果做到了“胸中有丘壑”,即能得心应手。 培养其细心、耐心,形成悟性,这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必需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为书法有着修身养性的特殊功能。学生在坚持不懈的书法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书法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谦让照应、大小协调、疏密相间等规律和技法,从中学会了遵循书写的规则和技法原理,养成细心、淡定、坚毅的行为、品格;从中感悟到为人行事之道,学会待人谦让、照应、体谅,做事认真、执着、负责。 因此,我们教育者应该重视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应该更加深入地学习与研究书法特殊教育功效,引导学生学书习字,以修身养性,提高涵养。 二、开展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 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黑格尔? 说:“中国书法最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民族文明、精神。”王蒙也曾说过:“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如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他们那千古传颂英雄的事迹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毅力有着强烈的震撼和鼓舞力量。学生在学习各大书家作品时,对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质一定会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经典诗歌、名人名言和智者的修辞,致力于赞美祖国,歌颂民众,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正所谓“练字练骨气,写字写精神”。 中职学校实施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情感和理想,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职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书法教育的功能与成效如此的可贵、显著,已经越来越受各级、各类学校青睐和推崇。今天如果我们的中职学校的每一个专业班级能够开设两年的书法教学课,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并将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可喜的成果。 三、开展书法教育,为校园文化和文明建设增彩添色 中职学校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审美境界。学校可以将书法纳入教学计划,创设书法艺术“进课堂、进校园、进生活”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有利时机经常性开展校内外的书法比赛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区,甚至省级开展“中国传统美德”的“翰墨书法展”活动。利用职业教育宣传月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硬笔书法竞赛。学前教育学生的故事演讲比赛活动。结合每年三四月“学雷锋和树风”活动,举行“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书画比赛与展览教育活动。为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和书法比赛展览活动。学生参与积极踊跃,由前期的准备到预赛,最后决赛,参赛学生兴趣盎然,激情奔放,历经了一段时间的勤奋训练,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提高文化核心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经常性开展书法讲座活动,增加书法教育传播更具渗透性和吸引力, 可以举办“迎新春,送春联下乡”活动,师生现场挥毫泼墨,以喜闻乐见的传统写春联、送祝福的活动方式弘扬书法艺术。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他们在活动中将会感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使者,让书法艺术薪火相传,蓬勃发展。 总之,书法教育在中职学校应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它不仅仅培养学生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字体,更重要的是书法教育彰显出人文教育功能,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磨炼坚毅的自信意志、优化淡定的心态性情、锻炼健康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促进职业生涯發展的职业教育宏伟工程中,书法教育能为其添砖加瓦。我们相信,书法教育必将给中职校园文化、文明建设增添春色,带来生机与活力,绽放出绚丽多姿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编辑:陈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