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绿色化学、微型实验理念下的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
范文 | 冯红梅 摘要:对分子运动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环保、节约药品、现象美观、操作简单、废物利用、循环使用等特点。 关键词:分子运动;绿色环保;微型化;现象美观;循环使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1-0095-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1.031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是利用浓氨水和酚酞溶液在烧杯中进行的。课堂上学生实验时,教室里充满了氨气的刺激性气味,有的学生甚至咳嗽。并且药品的用量较大,造成了浪费。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二、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实验仪器和药品 酚酞溶液、浓氨水、蒸馏水、胶头滴管、20mL注射器1支、5mL注射器1支、细铁丝6根(1长5短)、橡胶塞1个、废弃的塑料饼干罐、剪刀1把。 3.实验步骤 (1)将5根细铁丝对齐,用长的那根的下端将5根细铁丝紧紧拧在一起。然后将六根铁丝上端展开。每根铁丝上串一团棉花,用剪刀将棉花团剪成小球形。在棉花团上滴几滴酚酞溶液。将铁丝的末端插入倒放的胶塞上,这样铁丝制成的“梨花树”就做好了。 (2)将“梨花树”轻轻送到废弃的塑料饼干罐中。拧紧废弃塑料饼干罐的盖子。 (3)在通风橱中用5mL注射器吸取0.5mL浓氨水,然后将针头插在废弃塑料饼干罐的壁上。用20mL注射器吸取15mL蒸馏水,然后将针头插在废弃塑料饼干罐的另一侧的壁上。 (4)将注射器中浓氨水推入废弃塑料饼干罐中,棉花团立刻变红。然后将另一注射器中的蒸馏水推入废弃塑料饼干罐中。 三、实验创新点 1.实验绿色环保:实验时,废弃塑料饼干罐处于密闭状态。用注射器加入浓氨水,现象出来以后,用蒸馏水对多余氨气进行处理。整个实验过程没有任何气味。 2.实验微型化:用注射器取0.5mL浓氨水,代替课本中烧杯中的5mL浓氨水。 3.现象美观:濃氨水推入废弃塑料饼干罐中以后,棉花团立刻变红。仿佛瞬间“梨花”变“桃花”,非常美观。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了美育教育的渗透。 4. 操作简单、装置可循环使用:铁制“梨花树”装置以后还可使用,一劳永逸。操作简单,只需提前用注射器吸取浓氨水和蒸馏水。用时,将浓氨水和蒸馏水推入废弃塑料饼干罐中即可。 参考文献 [1] 张花,任剑辉.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3,34(12):79-80 [2] 丛萍,桑志荣.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与学,2018(3):9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