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解析初高中化学承继的重要衔接点
范文 李军
高一年级化学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思想的重要阶段。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对照,在难度上更进一步,在能力要求上最终要和学业水平以及高考的能力要求接轨。在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方法和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学生学习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衔接教学就更加重要,特别是要抓住一些重要的衔接点。
一、掌握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较为分散,以记忆为主,理性认识的要求不高,所以大多是识记的要求。到了高中,概念增加,不但要识记,更要理解和运用,通过已知概念,迁移运用教育显得更重要;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不运用接触,有些化学概念会较为生疏。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有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概念的拓展和运用)。
例1(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
解析该题关键是把物质分类的结构搞清楚,并理解分类的依据。
二、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初中已学过1~18号元素的排布,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没有涉及,只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涉及了部分离子组成的物质和分子组成的物质,而这部分知识又对高中化学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掌握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之间的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熟练书写相应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对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微粒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子原子核质子(正电)
中子(中性)
核外电子(负电)
例2从原子组成的角度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解析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②在氧原子中,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作高速运动。③由于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核,而核外的8个电子却带有8个单位的负电核,两者带有的电荷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性。
例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NaCl、MgCl2、HCl、CO2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要想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对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而言,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于4个,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就是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易形成离子化合物,二活泼的非金属与非金属易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原因。答案:离子化合物:NaCl: ;MgCl2: 共价化合物:HCl: ;CO2:
三、从基本反应的类型熟悉物质变化的关系
在初中化学中,介绍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结合具体事例涉及了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学生加强联系、结合实际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尚不明确。只有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情景,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和体会。
例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2)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充分 。(3)氢气能使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硫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
解析把化学反应分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依据和示例。
四种反应
基本类型表达式例子化合反应A+B=ABH2+Cl2光照2HCl分解反应AB=A+B 2KClO3催化剂△2KCl+3O2↑置换反应A+BC=AC+BFe+CuSO4FeSO4+Cu复分解反应AB+CD=AD+BCAgNO3+HClAgCl↓+HNO3答案:
(1)3Fe+2O2点燃Fe3O4 化合反应
(2)C+O2点燃CO2
2C+O2点燃2CO化合反应
(3)CuO+H2△Cu+H2O置换反应
(4)CO2+Ca(OH)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5)NH4HCO3△NH3↑+H2O↑+CO2↑ 分解反应
例5、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分析以上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从中如何理解化学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呢?
解析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中何者被氧化、何者被还原,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解析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为: 答案: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范围更广。
四、强化代表物的性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去把握类物质的性质
初中的学习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明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依据,从类物质的角度明确物理性质的描述要点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内容。
例4初中所学的物质有哪些?填写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强氧化性CO2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CO2+H2OH2CO3
CO2+Ca(OH)2CaCO3↓+H2O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H2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很小,约是空气的1/14。
CaCO3+H2O+CO2↑了解石钟乳的形成过程。五、熟悉实验基本操作和代表性实验
许多初中生没有进过实验室,实验操作基础较差,有的连铁架台都不会按装,因此实验操作及其原理教学非常重要,一定要肯化时间,让他们一次性掌握。熟悉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真正领会实验的基本流程。例7、正确描述下列实验基本操作(1)取用药品时应注意些什么?药品的取量有何规定?(2)若浓酸、浓碱沾到皮肤上和桌子上应如何处理?(3)如何使用托盘天平?(4)给物质加热时应注意些什么?(5)装配仪器时应注意哪几点?(6)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7)玻璃仪器洗涤的标准怎样?
解析略答案:略
例5初中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备实验?制备原理各是什么?用何种方法收集气体?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检验
方法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的木条熄灭收集一管氢气,将试管倒立在酒精灯上,如发出“噗”的一声 则纯;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则不纯。总之,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遵循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延伸的原则,不怕费力气,要有充分的学时,以利于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收稿日期:2015-09-15)Ca(OH)2、Ba(OH)2等溶液。
原因:它们与CO2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会从溶液中析出,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例2如果温度不变化,溶剂也不蒸发,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敞放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减小的是( A、D),溶液的质量增大的是( B)。 A.浓盐酸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三、发生置换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
1.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活泼金属与水反应,溶液的质量都将增大
原因:进入溶液的是金属,从溶液中逸出的是H2,而无论哪种情况,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都大于反应产生H2的质量。
为方便叙述,我们将溶液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量用Δm来表示。
Δm=进入溶液的物质的质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物质的质量。
说明:(1)进入溶液的物质包括进入溶液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包括生成的沉淀和逸出的气体。
(2)通常用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来确定Δm的值。若Δm>0,溶液的质量将增大;若Δm<0,溶液的质量将减小。如锌和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Δm=65-2=63
钠和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Δm=23×2-2=44
上述两个反应的Δm都大于0,故溶液的质量均增大。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
同理,溶液质量的变化主要决定于Δm的大小(即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反应后生成的金属单质的质量差)。若Δm>0,溶液的质量将增大;如Zn和CuSO4溶液的反应,Δm=65-64=1。若Δm<0,溶液的质量将减小。如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Δm=64-2×108=-152。 例3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过量的稀H2SO4,天平保持平衡。现在向左端的烧杯中加入16 g镁。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右端的烧杯中加入 g铝。 解析 要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左右烧杯中的溶液的质量增加量相等,即Δm相等。 解 设左端溶液增加的质量为X,右端加入的铝的质量为y。根据题意有: .
四、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
1.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溶液的质量一般增大
原因:金属氧化物溶于酸,且一般没有沉淀生成,故Δm>0。如CuO和稀H2SO4反应,Δm=80 g;MgO和稀HCl反应,Δm=40 g。 (BaO和H2SO4反应例外,Δm=153 g-233 g=-80 g)。
2.酸和碱反应
(1)不溶性碱与酸反应,溶液的质量将增大。
原因:不溶性碱溶于酸,故Δm>0。如Fe(OH)3溶于稀盐酸中。
(2)碱溶液与酸反应,溶液的质量总和一般不变。
原因:反应后生成盐和水,且一般没有沉淀生成,故Δm>0。如NaOH溶液和稀H2SO4反应。[Ba(OH)2溶液与稀H2SO4反应例外,Δm=-233]。
3.酸和盐反应
(1)酸与固态碳酸盐反应,溶液的质量将增大。
原因:碳酸盐溶于酸,并逸出CO2。由于参加反应的碳酸盐的质量肯定大于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故Δm>0。
如CaCO3和稀HCl反应。
(2)酸与盐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总和将减小。
原因:有沉淀生成或气体逸出,故Δm<0。如Na2CO3的溶液与稀H2SO4反应,AgN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4.碱溶液与盐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总和将减小
原因:有沉淀生成或气体逸出,故Δm<0。如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NH4Cl溶液与NaOH浓溶液共热。
5.两种盐溶液的反应,溶液的质量总和将减小
原因:有沉淀生成,故Δm<0。如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的反应。
例如,下列溶液加入另一种固体物质后,溶液的质量将增大的是( )。
A.CuSO4溶液中加入Fe粉
B.盐酸中加入大理石颗粒
C.Fe2(SO4)3溶液中加入固体NaOH
D.Na2CO3溶液中加入Ca(OH)2粉末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进入溶液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即Δm,可以很快得出答案。
A.Δm=56-64=-8溶液的质量减小。
B.Δm=100-44=56溶液的质量增大。
C.Δm=6×40-2×107=26 溶液的质量增大。
D.Δm=74-100=-26溶液的质量减小。
答案B、C。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