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民间技艺 |
范文 | 稂晓玲 摘 要:柳编是来源于我们生活立足于当地特色的民间工艺,他既是一门门艺术又是一种游戏,他可以把教育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的艺术。幼儿园柳编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孩子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促进手部动作的精细度、灵活度、协调度的发展。 关键词:固始柳编工艺 幼儿教育 传承创新 在我们的家乡固始县淮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那里柳编名扬各地,航运通江达海。柳编便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包括实用性较强的篮子、簸箕和筐等。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柳编技艺,他们生产的柳编制品不仅精致、美观,而且非常实用。同样也是我们当地特色。他是我们的优秀文化,应该得到弘扬和發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田园化生产制品的关注,及复古情怀的影响,柳编工艺品受到人们的追捧。柳编工艺品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此同时,柳编工艺主要依赖人工编织,无法运用机械生产,其生产效率比较低。自古以来,柳编工艺大都依赖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手艺,特别是家庭嫡亲之间的传承相对封闭。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柳编工艺技师的相对紧缺,也影响了柳编工艺的发展。所以作为教育行业的我们有义务将这项工艺继续传承下去。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目前幼儿园编织课程的现状大体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现有的幼儿园编织课程最主要集中在以纸、线、无纺布这类容易操作的材料上。以植物藤条,自然材料为主要材料的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国外教育机构比较注重孩子在自然物品上进行手工创意,如以万圣节为主题的南瓜灯,以圣诞为主题的圣诞树。而我们既然有柳编这样一个好的民间技艺,为什么不加以升华呢!为了使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民间传统文化能传承下来,也为了幼儿园一日活动更具有本土化、生活化的特点,提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价值,我们把固始县三河间乡柳编编织的民间老艺人请到幼儿园,定期对老师们进行系统的柳编编织的培训。老师们再结合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拆分出适合他们编织的作品,每个级段的着重点不一样,小班年龄小,就从最简单的造型编织开始,教师动手制作一些动物,水果,服饰,蔬菜等的造型,让幼儿在上面练习上下穿插的柳编技巧。中班就可以加入辅助材料,比如藤条、布、花等等。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编织出他认为最美的作品。大班的孩子们直接借助模具编织,老师们自制模具,幼儿可以在模具上进行编织的练习。 区角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传承创新、多元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尝试着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区角活动有机的结合,“因地制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基础,探索本土的柳编课程框架,明确柳编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课程评价,研究出幼儿园柳编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在小班、中班、大班三个级段有序铺开。把形形色色的材料投放在柳编区,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发现、探索和收获。在活动中,教师最大限度地去鼓励幼儿大胆地想,异想天开地玩,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幼儿编织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班级内开设的柳编区角可能满足不了幼儿的编织活动需求,我们还利用园内开阔的公共场地,设置公共吧,例如,柳条编织吧、稻草编织吧、竹条编织吧木条编织吧等。在各类编织吧里,还投放各类的辅助材料比如布、琉璃珠、丝线、彩带等等。让幼儿在课后玩、有教师组织的集体玩、也可以放学后家长带领的自选玩。并且定期举办全园的柳编作品展,或者举办柳编创意大赛。鼓励幼儿及家长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大赛给幼儿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为了将我们本土的柳编工艺发扬光大,我们还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挑舞”相结合。“花挑舞”是河南省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挑子所选用的材料就是柳编制品,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配合下,编织出各式各样的花挑子。同时“花挑舞”简单易学,可以很多人共同演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一起舞动“花挑舞”,也将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让“花挑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孩子们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不仅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使幼儿逐步产生对民间传统和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固始地处中原历史小城,古老而厚重,帮助幼儿感受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传承创新、多元融合”的原则,追随幼儿的发展需要,挖掘更多有价值柳编项目,为民族传承和幼儿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