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有效渗透
范文

    栗敏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学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启发性、基础性阶段。数学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其前提在于教师要对数学与人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相辅相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人文素养 有效渗透

    一、洞悉小学数学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人们精神领域内涵的匮乏格外的显眼。教育提高和注重的不仅是人的能力,还有人的素质,因此我国的教育强调加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由一个学科就可以包揽和承载的,数学同样需要和人文相结合,因为缺乏科学和人文任何一种的教育都不是健全的教育,所以人文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就是指将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在数学知识中彰显其魅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素养的途径

    1.努力创设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格主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注重改善师生关系。为了让教育获得成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注意改善教学氛围,尤其是要创设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在教学中体现出宽容、信任、理解、平等和民主等人文因素,在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了让课堂上充满人文因素,教师必须尽快树立起学生的主体观,既要热爱每个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注重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在愉快的氛围下,让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状态都处于最佳的水平。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有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表现力,但是不太遵守课堂常规,这是他们创造性的体现,需要予以保护,并努力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敢于表达自身观点,能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下积极发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多采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行为持非批判的态度,不能贬抑学生,特别是有的学生缺乏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逐步深入学生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学生真实的思想情感。唯有如此,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氛围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构建人文数学课堂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2]

    2.打破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由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可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都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听,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互动和探索的机会。其实,教学需要让学生从做中学,由此加深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与体验,逐步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测量、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不仅轻松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与实践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参与猜测、计算、推理和验证等过程,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更多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为己所用。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和实践操作等,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真正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将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而教师要在一旁观察,及时提供指导,小组学习结束后分别汇报最终学习成果,由教师负责讲评。[3]

    3.带领学生对小学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挖掘

    教科书并非圣经,仅仅是一种教学材料,并不是所有真理的载体,但很多内容是被塑造和挑选过的,学生能从中获取部分客观知识与真理。因此,教师应重视对教科书的分析,对其中缺少的内容可以和学生共同进行填补,一起对教材进行挖掘,这样才能使原本静的教材活起来。这需要师生都要将人文素养的作用体现出来,教材内的暗含意义才会得以深化与灵活展现,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对教材的挖掘需要师生一起进行,真正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数学教材里含有大量的人文因素,教师应注重发掘里面的人文资源,以此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都能逐步获得提升。[4]例如,在《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每年我国会使用四百六十亿双一次性筷子,生产这些一次性筷子所砍伐的树木超过了二千五百万棵,请你们将这些数写下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对大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也渗透了对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师生一起开发教材中的问题,在面对以上大数时,也意识到人们的盲目蛮干,学生会因此受到启发。教师应结合这个问题,采取讲故事、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讓他们明白必须从自己做起,不能浪费,保护有限资源,增强环保意识,促使学生今后为绿化环境主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不但要在数学课堂上获取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需积累很多的数学文化,逐步加深对人生的感悟。教师应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也要注意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杨徐昕,李喆喆,杨诗琪.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2]姜羽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J].华夏教师,2018(01).

    [3]王立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7,(13).

    [4]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

    [5]韩玉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6(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