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思考
范文

    蔡明哲

    摘 要:?自从我们国家施行了新的教育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施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组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互动式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对整体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高。不过,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小组学习的教学实践依旧存在各种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从业经验,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展开浅要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实践 改善措施

    引言

    总体而言,小学时期的孩子本身的年纪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都还没有发展成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更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综合数学素养。但是就目前看来,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没有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教学实践。为此,下文将首先分析目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具体教学实践的改善措施。[1]

    一、目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分配机制不科学

    在数学教师开展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实践的时候,首先就要给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教师会贪图“省事”,就会让邻座的前后两排或者左右两排组成学习小组。虽然从表面上看确实给教师节省了不少课堂分配时间,但是实际上这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因为,这样随机性的分配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小组内的学生都被分配到了一组,亦或者整组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同等学习水平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根本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为大家水平相当,彼此也没有办法做出更高阶的学习交流与沟通。而且,万一是贪玩的几个学生分配到了一起,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借着分组的机会,偷偷地在一起聊天、玩耍。因此缘故,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在小学数学当中施行小组合作学习本质目的是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学习水平。[2]

    2.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针对性

    在现实中的任务布置环节,很多教师都是采取统一分配的方式来进行作业布置。这样一来,由于大家拿到手的作业都是相同的,就会导致小组与小组之间那些性格比较懒惰的学生互相抄袭,完全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成一种任务。另外一点,由于教师没有进行针對性的作业布置,而是采用统一布置的形式分配学习任务,学生的想法却完全没有统一,因为学习成绩好的会觉得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随便做一做就可以应付了事;而那些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有可能会叫苦连天,有些学生甚至会觉得老师偏心,布置的作业都是专门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而催生出一定的阴暗心理。长此以往,对所有小组成员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改善措施

    1.按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小组分配

    倘若小组之间的分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配的,那么每一个小组里面肯定都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同时也有一部分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的时候应该遵循“以好带坏”“以勤带懒”的分配制度,这样小组成员搭配在一起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学习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讨教学习法门。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小组分配的时候按照“阶梯式竞赛规则”来分配,也就是说让“A类学习等级”与“B类学习等级”的学生互相搭配在一起,这样他们在一个小组内就会产生一种良性竞争的机制,学生在小组内不仅可以互相交流经验,还可以有效的刺激彼此之间的奋发向上的内核精神。当然了,具体的小组分配机制并不是固定的,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灵活变通。

    2.合理分配小组学习任务

    在实际的小组任务布置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采用更加合理的学习任务分配机制。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都做一次深入的调查,要却确保分配出去的小组任务具有均衡的难度,同时每一个小组之间的数学题目一定要分开设计,要预防同学之间的作业抄袭情况。举例而言,在教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当中,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都制作不同的长方形与正方形,过程中要引导他们互相合作,共同去搜集材料进行制作,而且要让他们将具体的面积计算出来。同时要鼓励小组成员进行空间联想,想一下老师分配的这个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实物也是这个形状。在整个图形制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会积极地进行探讨,还有可能会激发出崭新的灵感。久而久之,每一个学习小组之间就会形成更加团结互助的紧密联系,彼此之间的数学成绩也都得到了提高。[3]

    3.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的集体活动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课堂开展更多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点的集体活动。在对应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角色反串”的游戏活动,让小组当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由他来向学生讲述自己对于某些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要在前一天让这名“小老师”自己备课。在活动上,无论“小老师”讲的好与坏,教师都要带领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予以纠正,同时把学生比较有新意的数学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诸如此类的集体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加浓烈,也在无形之间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依旧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不过只要相关的数学教师懂得正视自身的不足,一定能够将其进行改善。教书育人者,理应导入更具创新价值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深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潜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祖国的这些小花朵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檀同海.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93-93.

    [2]殷玉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5).

    [3]齐国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2):138-138.

    [4]王孝华.直面点拨体验归纳——谈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四重境界[J].小学教学研究,2018(3):68-7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