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范文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被放在首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而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基础阶段,所以在学前教育教学培养中培养幼儿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正处在思想启蒙的阶段,可见,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幼儿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对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以及德育渗透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 德育? 渗透探析

    学前教育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思想发育尚未成熟,充满着好奇心、模仿能力非常強,但是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强,很容易就被社会中的歪风邪气所误导。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已经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共同努力,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一、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学习兴趣不高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活泼贪玩,但是老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多都是通过板书和口述的形式教给学生,而且采用的都是填鸭般的灌输式教学,这就造成了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内容难以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高[1]。

    (二)家长没有充分参与进来

    家长在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有幼儿园就可以了。所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有些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只重视知识的教育却轻视德育,造成幼儿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困难重重。

    二、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学前教育阶段内的幼儿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且家长和老师在这一阶段的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出现的次数也是最多的。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幼儿们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达到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比如,对于学前教育的老师来说,在幼儿们入园和离园的时候,老师可以主动向学生问好,这样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们形成主动向他人打招呼问好的习惯;在平常的学前教育的课程中,老师不能因为孩子们小,不懂事就忽略幼儿的感受,相反老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幼儿的感受,让幼儿们体会到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可以培养幼儿们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的良好行为习惯;回到家中,家长就变成了老师,因此,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从小事和细节入手,慢慢地将德育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借此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2]。

    (二)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品德的影响是十分的大的,俗话说“久入香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所以说,要想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塑造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德育环境。在这一氛围之下,老师还要引导幼儿进行互帮互助、互相关爱,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这种环境之下,即使有一小部分幼儿的行为习惯存在问题,也能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影响之下,在不知不觉中就改正过来。因此说,良好的德育环境对于提高幼儿思想道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家庭生活中渗透德育

    对于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地点。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所处的时间最长的两个地点无非就是家庭和幼儿园,甚至在家里待的时间要比在幼儿园待的时间还要常,所以说,对幼儿进行德育,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想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家园就必须联合起来。比如说,老师在幼儿园告诉幼儿们要养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那么家长在家里就要要求幼儿们延续这一习惯,并且家长要以身作则;还有在各种有关家长的节日比如父亲节、母亲节,或者是家长的生日等等,要让幼儿们祝家长节日快乐,帮助孩子学会感恩[3]。

    (四)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还必须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特殊性的,他们的心理变化也不会相同,有的幼儿心理变化会直接表现出来,无论是开心或者是难过都会写在脸上,而有的幼儿则不会将内心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所以学前教育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进行心理的疏导,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心态。

    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学前教育的幼儿正处于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心理刚刚开始发育、是非观念模糊,这个时候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让幼儿以后成为一个行为品德高尚,无愧于自己和国家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昱.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9 (28):175.

    [2]王婉莹.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措施探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8(10):98-99.

    [3]周波.探析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16 (22):111-111.

    作者简介

    蒋习芳(1990.07—),女,籍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新湖镇,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