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考
范文

    蔡佳 黄瑜 朱晓闻 王蓓 蔡双虎 鲁义善 简纪常

    摘 要:当前我国渔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对水生动物医学领域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该文简述了广东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构建“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水生动物医学 “本-硕-博”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高层次创新人才

    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2018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为25864.47亿元,其中水产养殖的产值达到了9456.27亿元,养殖产量同比增长1.73%[1],然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水产品安全与疾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加强渔业乡村兽医备案和指导、壮大渔业执业兽医队伍等要求,意味着当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对水生动物医学领域人才具有迫切需求[2]。再者,2018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3]明确指出要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引领农林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农林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索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为推进我国渔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将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的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进行统筹安排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4]。目前国外一些高校已通过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充分体现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优势[5]。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也陆续开始了本—硕—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专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积极探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推进我校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进而为水产学科发展贡献力量,还能为培养符合现代渔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我校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构建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构建思路进行了简述。

    一、构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知识体系难以进行统筹与优化

    本、硕、博分段式培养模式下,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统筹与优化比較困难,并且三个阶段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会存在课程衔接不合理、授课内容重复或缺失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地归纳与整理,难以发挥出更高质量、高效率的培养效果;

    2.人才遴选机制与培养模式不够灵活

    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的选拔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难以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适合从事学术和科研工作,并且三段式的培养模式相对固化,难以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与发挥专业创新能力,造成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3.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个性化指导

    三段式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展连贯的科研工作,难以获得系统全面的个性化专业指导,不利于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方面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持续而深入地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学生毕业后快速、高效地开展实践工作比较困难。

    二、构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1.统筹优化设计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

    对现有课程大纲和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不同课程的内在联系,开展层级分类,调整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避免重复授课。本科一年级以学科基础课与跨学科选修课程为主,强化基础的同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二年级设置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三年级开设专业限选课,可将现有专业限选课的实验部分进行整合(例如,将水生动物细菌学、水生动物病毒学与水生动物寄生虫学的实验课集中开设),形成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去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四年级通过开展毕业论文实验替代科研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选择连读的学生可提前选修硕士课程,完成部分硕士阶段课程的学习;硕士研究生阶段可开设前沿交叉课,选择硕博连读的同学可提前选修博士课程。

    2.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

    采用分阶段实施筛选分流制度开展“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本科生在第二学年选定导师后可进入导师所在的教研室,与其他硕士、博士研究生协助导师开展研究工作,学生在第三学年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选择是否继续连读硕士学位,院系对申请连读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等指标(可将导师对学生开展科研工作能力的评价或者评分、学生的科研成果等作为参考)进行考核,并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者面试,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筛选后上报学校确认初选资格。审查合格者在第七学期以推免形式获得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资格,完成本科生向研究生的学籍转换,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进入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在第五学年可以选择继续连读博士学位或硕士毕业(选择硕士毕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培养计划和硕士毕业论文后授予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选择连读的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论文后获得博士学位。

    3.构建“产、学、研”融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模式

    利用学科优势科研资源设立综合性创新科研项目或选拔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科研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协作精神;通过多层次的产学研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或院校、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过程、持续化、深入性地训练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立足水生动物疫病防控领域中的“痛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产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使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更好地与新时代渔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结语

    高等院校的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是一个有机体,如何打通本科生高年级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构建完善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众多高等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是水产学一级学科下开设的新专业,对我校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不仅能为构造完善的水生动物专业体系奠定基础,为培养适应我国当代渔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我国其他农林专业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

    [2]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渔发〔2019〕1号)(2019-2-15).

    [3]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号)(2018-10-08).

    [4]黄雨,包扬娟,赵宪忠,杨坪.本硕博一体化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要性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28-31.

    [5]赵莉香,高波,苏谦,杨成.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综合设计课程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7,4:87-9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