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指导的实验-原理整合复习
范文

    方华才

    

    

    

    摘 要:本文通过水溶液中的离子竞争反应,将实验复习与原理复习互相整合,通过利用原理解释实验现象来活化原理知识,使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原理的复习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实验的实证功能。二者相结合有效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离子竞争反应 教学设计和实践

    一、文献调查

    为了将实验与原理整合进行教学,活化“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原电池”等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文献调查:徐凯里[1]在化学教育上发表的文章“建模思想在化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竞争反应与海水晒盐2个案例,指出在化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模思想,可以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简洁、抽象,从而明晰现象背后的原理、规律。范书宁等[2]在化学教学上发表的文章“关于中学化学中竞争反应先后顺序的讨论”从化学热力学、动力学视角对中学化学中竞争反应先后顺序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谨慎讨论竞争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建议将竞争反应置于有应用意义的真实情境问题解决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吴文中等[3]在化学教学上发表的文章“深刻理解体验相互竞争的平行反应”指出许多化学反应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平行反应,实际发生可能是化学反应限度( 热力学) 主导,也可能是反应速率( 动力学)主导,亦或由热力学动力学共同驱动。如何理解相互竞争的多个平行反應? 通过着重解读2017年北京化学高考28 题读懂这类相互竞争的平行反应,以纠正对竞争反应的不够全面的看法,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二、整合设计与实践

    高三化学复习中,学生对原理的复习存在从原理到原理,缺乏实验实证;实验复习强记模板套路,缺乏理论支持而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角度,没有稳定的解决策略。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逻辑?本文以“Ag+与I-的反应”为例,整合原理复习和实验复习,将二者有机结合,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离子间会发生哪些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怎样?怎样设计实验验证?分别应该有哪些实验现象?在学生自主设计、验证、改进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操作现象明显。如何在多种可行探究方案中进行优选,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本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涉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原电池反应原理”等原理模型,有助于深化认识和熟练运用这些原理,通过层层递进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证精神。

    [探究实验]已知Ag+具有较强的氧化性,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根据氧化还原理论推测Ag+与I-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对应离子反应方程式。设计实验验证推测。(已知:低浓度的碘水为黄色)。

    三、实验小结

    将Ag+与I-的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反应,可直接氧化还原生成Ag和I2;Ag+与I-直接接触先产生AgI沉淀,后感光转化Ag。二者都存在竞争反应,且随着时间延长,产物发生了变化。说明速率快的开始具有竞争优势,但产物不一定稳定,还可能随着时间延长转化为更稳定的产物。结合“能量—反应过程”二维图可得出如下结论:①平行反应之间,活化能较小、反应较快的在反应中具有竞争优势(动力学即速率决定);②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物稳定、平衡常数大的反应具有竞争优势(热力学即平衡决定);③反应较快但平衡常数小的反应先发生,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步转化为平衡常数大的反应的产物。

    四、实践反思

    该探究过程研究离子互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根据现场信息和原理预测反应,预测现象,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整合了“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

    探究过程中要根据信息,现场设计实验,要求更高,是对原理的深度实践应用:如右图,首先根据信息预期Ag+与I-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实验,出现非预期结果(产生思维冲突),根据原理分析评价,进行实验设计改进,进行实验验证改进设计,探讨干扰,分析评价方案的优缺点,进一步改进改设计,进行实验探究。整个过程都是基于如何更好地完成实验目的——验证Ag+能够氧化I-,结合所学原理,逐层改进优化方案。最后根据速率和平衡原理,对异常细节现象深入分析,进一步活化所学原理。严密的思维活动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体会原理的指导功能。

    实验-原理整合复习能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逻辑:如何从事实出发,联系原理分析现象、解释原因;如何从信息出发,联系原理预测反应、设计实验、验证并评价;如何从物质性质出发,联系原理预测反应、设计实验、验证并评价。最后,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理论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是化学学科的内在要求;通过实践深化理解原理,通过实践将原理内化为学科素养是原理教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凯里.建模思想在化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7):32-35.

    [2]范书宁,吴星,吕琳.关于中学化学中竞争反应先后顺序的讨论[J].化学教学,2018(04):91-93+96.

    [3]吴文中,李文博.深刻理解体验相互竞争的平行反应——着重讨论2017年北京化学高考第28题[J].化学教学,2018(02):87-9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