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打造地方特色音乐教育 |
范文 | 王宇琦 刘力 摘 要:雷山县苗族儿歌使用苗语演唱,是孩子们口耳相传的一种苗族歌谣,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知识。雷山县苗族儿歌有着独具一格的特点,儿童在婉转呕咏中可领略苗族文化、学习苗语,传承传统苗族文化。本文简要从雷山县苗族儿歌的特点、现状与雷山县苗族儿歌进小学的推广活动着笔,希冀能够以雷山县苗族儿歌进小学的推广活动为例,探求出打造传统民族艺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方式. 关键词:雷山县 传统民族文化 基础教育 一、雷山县苗族儿歌的特点 苗族儿歌有着其独具一格的特点。儿歌的类型由创作年代划分为古儿歌与现代儿歌两类。其旋律朗朗上口,有本民族的独特性,歌词押韵,结构严谨。苗族儿歌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能让学生从中领略苗族文化,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播。 1.苗族儿歌的类型 按创作的年代划分,苗族儿歌分为古儿歌与现代儿歌两类。古儿歌创作年代悠久,无法用现代记谱方式记录,多为口耳相传。如《在那远古期》介绍了苗族的历史文化,创作于明朝时期的儿歌《捡两串铜板》教育孩子拾金不昧。现代儿歌多贴近孩子们的现代生活,如唐千武老师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创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系列苗族儿歌与巴江小学蒋明星老师编创的儿歌《五星红旗下成长》即是现代创作、识谱演唱的爱国教育主题的儿歌。[1] 2.苗族儿歌的旋律与歌词特点 苗族儿歌曲式结构发展较为完整,属民族五声调式,多以一段式的起承转合为主。主导动机多见于句首和句尾,乐曲围绕主导动机发展,有很多间奏和引子部分。音程关系多为2+3或3+4,以小调为主。某些乐曲因为特定的情感表达会增加变徵以增加音乐色彩性。苗族儿歌音域跨度不大,普遍在一个八度以内,适合儿童演唱。 苗族儿歌歌词字句排列整齐,结构严谨,大多为五言诗歌或七言诗歌,也有少部分不规则长短句诗歌,多押尾韵。如苗族儿歌《茶芽冒枝头》 “Ghab nex jenl tat wenf 茶芽冒枝头,Liuk nenx lol dot linf 采来卖得钱,Dot seix mail dud duf 有钱买书读,Jib daid vas xit dangf 娃娃变聪明。”就是一首五言诗歌,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都押“f”音,使得这首儿歌简单易学,朗朗上口。[2] 3.苗族儿歌所承载的苗族文化传承意义 因为历史原因苗族没有文字,所以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知识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苗族儿歌不仅具有娱乐功能,更担负了苗族文化教育的使命。苗族儿歌与苗语教学相辅相成,通过苗族儿歌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苗族儿歌的过程中学习到苗语,学习到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知识,更加了解本民族文化。 二、贵州省苗族儿歌的现状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新时代的文化正以汹涌澎湃之势猛烈地冲击着少数民族文化,于是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融合,有的消失殆尽于滚滚洪流中。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民族的根谱和血脉。苗族儿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面临了新的难题。 1.社会生活中的苗族儿歌现状 以前的苗族儿歌通过父母、长辈、邻里、苗族儿童相互之间的口耳相传而被广为传唱。那时日常生活中娱乐活动较少,普遍人人会说苗语,且在农闲时有充裕的时间教唱苗族儿歌,使苗族儿歌在乡野生活中有着广阔的传播土壤。当代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汉文化的冲击,具有时代感的流行歌曲更加被人们所接受,苗族儿歌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下降。此外,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生活压力加大,无暇教孩子们唱苗族儿歌。加之汉化对当地文化造成了冲击,有的孩子从小不会说苗语,更不用说唱苗族儿歌了。 2.学校中苗族儿歌的现状 有的学校教师不会唱苗族儿歌,有的学校因规模较小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致使苗族儿歌的传承活动难以在学校开展。现在学校不以音乐教师是否会说苗语,是否会教唱苗族儿歌为的招收考核的依据,这就导致苗族儿歌难以在学校里传承的尴尬境遇。而有的学校因学生与教师人数较少(学生人数不超过300人,教师人数不超过30人)而没有配备专门的音乐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般会邀请村里的妇女进学校进行教唱,如雷山县方祥民族小学与雷山县丹江镇教厂完全小学就是如此。这样的音乐教学使學生无法系统地学习到音乐知识与苗族儿歌的知识,不利于苗族儿歌在校园内的传播。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苗歌课,苗族儿歌的教学只能利用孩子们的空余时间进行。一般在孩子们放学后的下午4-5点在学校操场或升国旗场的空地上进行,有时也在学生们吃罢中午饭后的时间进行。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不能保证每次学生全员到齐,参与活动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而大部分孩子则失去了学习苗族儿歌与领略苗族民族文化的机会。 三、雷山县小学利用苗族儿歌进校园活动打造地方特色音乐教育的意义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柯达依正是通过音乐教育增强了匈牙利的民族团结力与民族凝聚力。雷山县苗族儿歌作为雷山县小学生了解苗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的一扇窗,在新时代有其独特的教育传承意义。雷山县小学苗族儿歌进校园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1.小学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苗族儿歌的传承活动 笔者通过查询雷山县政府网站、对雷山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电话采访、对学校负责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领导、老师和文化志愿者的采访,以及到雷山县县级民族文化进校园基地西江小学的实地考察发现,雷山县进行苗族儿歌的传承方式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志愿服务者进校园教唱苗族儿歌 雷山县丹江小学每周三的下午都会有文化志愿服务者进入丹江小学开展苗族儿歌教学等民族课程的传承活动。文化志愿服务者由县里聘请,服务者们由精通于本民族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他们有的擅长苗族歌曲,有的擅长苗绣,这样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担任学生第一课堂的老师可以弥补本校老师无法教授苗族儿歌的遗憾,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苗族儿歌的同时了解和学习到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志愿服务者张兴耀老师说,他的工作就是定期去各个小学(如雷山县西江民族小学,雷山县丹江小学等)进行苗族儿歌进校园的教学活动。 (2)开设苗族儿歌地方性课程 雷山县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丰富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推进课程校本化,增加课程的多样性。通过在校园开设苗族儿歌地方性课程的方式弥补了文化志愿服务者人数有限、授課学生数量有限的缺憾。一线教师在第一课堂教授学生苗族儿歌的同时也将歌曲中苗族文化的内涵教授给学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雷山县第三小学的教师杨秀娟曾说:“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我们雷山的苗族文化带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教室里面,认真地教好孩子们,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好苗族儿歌。”杨老师的话体现了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视与关切。雷山县第三小学的学生金冬梅也曾说:“我们还有一些不大会唱的苗族儿歌,学校开设了民族艺术这一课,这一课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的苗族儿歌,让我们一起把苗族儿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可见苗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已引起了学生心中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共鸣。 (3)成立以学生为主的苗族儿歌兴趣小组与民族艺术团 雷山县丹江小学组建了一支苗族歌曲兴趣小组,还组建了平均年龄为10岁,总人数为48人的丹江小学民族艺术团。雷山县丹江小学作为第一批“非遗”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非遗”校园传承实践,利用第二课堂中组建兴趣小组与艺术团的形式,将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重点培养,可以在学生中形成积极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调动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民族文化教育更好地植根与基础教育当中。 2.乡土教材的编篡与推广 乡土教材的编篡与推广能够将分散在各个村寨口耳相传的苗族儿歌进行收集、整理、翻译、记谱,编印成册后投放学校,以书本重新作为苗族儿歌的载体供学生学习。书本中丰富的苗族儿歌以苗汉互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书本更好地进行苗族儿歌的学习。 雷山县苗学会近年来编篡的《雷山县苗族儿歌选》内收集了260首苗族儿歌,丰富的苗族儿歌资源给予了学生们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同时雷山县苗学会还将其编篡的《雷山县永乐地区民间歌谣选》向雷山县丹江小学、雷山县丹江第二小学、雷山县永乐小学等学校捐赠共3000册,苗族乡土教材的推广活动推动了苗族儿歌的传承。 雷山县民族中学校长白志恩曾说:“<雷山县永乐地区民间歌谣选>一书既抢救和保护了雷山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注入了我国新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学生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师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优秀生动的教科书”。乡土教材的编篡与推广抓住了各个学校正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大好时机,让小学生唱诵苗族儿童歌谣,耳濡目染,循序渐进,使民族文化在校园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3.民族节日中的比赛和表演对苗族儿歌的推广宣传作用 苗族作为民族歌曲艺术的海洋,在其特色民族节日中有着多种多样精彩的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其中苗族儿歌的合唱表演是苗族传统民族节日表演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如今,在苗族传统节日如“吃新节”与“苗年节”时,活动场上均会举办大型的歌舞表演比赛。在“吃新节”中雷山县在木鼓广场举办的大型“万人游卯苗族情歌儿歌大赛”活动就吸引了许多的小学代表队参赛。这类的比赛在雷山县影响力大,优秀节目有奖金奖励(一等奖奖金5000元,二等奖奖金4000元,三等奖奖金3000元),学校方面也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儿歌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排练,并为学生购置表演服装,聘请苗族歌师指导学生表演。在雷山县“第二届万人游卯苗族情歌儿歌大赛”中,雷山县丹江小学的苗儿儿歌合唱节目与雷山县朗德镇岔河小学的苗族儿歌表演唱《跟着妈妈讨猪菜》节目等均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除了“吃新节”的苗族儿歌比赛以外,雷山县还有许多推广苗族儿歌的舞台。每年于苗年节举办的雷山县全国苗歌大赛也是传习与推广苗族儿歌的宝贵舞台资源,全国苗歌大赛为了推广苗族儿歌专门设立了苗儿儿歌比赛项目鼓励儿歌参赛队积极参加。雷山县丹江小学举办的“寻找丹小好声音”校园歌手大赛中也积极鼓励选手在比赛中演唱苗族儿歌,无形间形成一股学生学习苗族儿歌的热潮。 在民族节日中的举办的各类苗族儿歌比赛和表演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苗族儿歌的积极性和学习苗族文化的兴趣,使苗族儿歌成为孩子们学习苗族文化的阶梯,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对小学教师进行苗语演唱苗族儿歌的培训 一线小学教师学习苗族儿歌有利于苗族儿歌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在寒暑假期间,雷山县会举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暨“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活动,对全县25所中小学的50名骨干教师开展培训活动,以保证每所学校至少有两至三名老师懂苗语,会唱苗族儿歌。 雷山县苗学会的会长杨耀奎曾说:“苗族文化培训具有特殊意义,民族文化要有发展的生命力,必须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入青少年世界,参训老师返校后还要充当二传手三传手,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线小学教师学习苗族儿歌不但可以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把学习到的苗族儿歌教授给学生,解决小学进行苗族儿歌教学只能依靠歌师进行的困境,而且使苗族儿歌的教学能够更加系统性、规范性,更利于苗族儿歌在全县校园内的大规模传播。 结语 雷山县苗族儿歌在小学的推广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当代许多传统民族文化正在消失,习主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借此机会笔者呼吁能有更多的传统民族优秀文化走进校园,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雷山县苗学会.雷山县苗族儿歌选[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10). [2] 雷山县苗学会. 雷山县永乐地区民间歌谣选[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5). 作者简介 王宇琦(1997.4.27- ),现就读于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