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院校蛋白质组信息学课程的教学探讨 |
范文 | 许艳军 徐娟 李峰 李霞 摘 要:当今,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蛋白质组信息学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的教学在生物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蛋白质组信息学课程教学方面的内容,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并初步探讨了慕课时代下蛋白质组信息学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蛋白质组信息学 课程教学 一、医学院校开设蛋白质组信息学课程的必要性 蛋白质组信息学是一门利用数学、统计学等理论模型和方法,并进一步结合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鉴定识别、表达定量、互做检测与分析以及基于蛋白质组研究复杂疾病的一门学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信息学不仅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成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医学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大多都要进行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复杂疾病)相关的研究。在本科阶段,开设蛋白质组信息学的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分析理论和技能,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的科研思维,以更快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1] 二、課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单一化,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设计是理论与实验课程的结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有待改进、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大部分课堂中主要以教师讲授、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将当堂课的内容理解和吸收。时间久了,学生会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和进度,其学习本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会受到打击,从而上课的积极性不高。(2)在实验课上,学生的动手执行能力较弱。实验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紧密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理解不到位,会使其在实验课程上的实践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热情。[2] 2.课堂教学的考核评估方法不够完善 目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主要依靠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并不能很好的起到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估方法。首先,学生在课堂的出勤率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由于很多学生会存在上课不听讲,临近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课堂上的重点理论知识的情况,缺少了从理论知识的掌握逐步到实践应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单纯地依靠学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教学活动的进行。[3] 三、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1.优化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设置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可以对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上做优化调整。对于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采用“资源+理论方法+案例应用”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内容结构。在每一章中,首先介绍相关的数据资源和工具。在此基础上,介绍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应用。最后,结合当前的学术前沿进展,精选前沿文献,以思维启迪的方式,带领学生去研读最新的前沿进展文献,并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2.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上机实验课上,应该进一步注重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上机实验任务分成不同的几个阶段,教师在不同时间段内对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推荐完成优秀的小组成员进行讲解,与班级其他同学对上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完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 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案,不仅能够很好的督促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从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因此,要改变以往中主要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的方式,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增加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平时考核。布置课后任务,比如让学生完成与课堂理论知识相关的前沿文献研读,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同一组内成员合作讲解文献中的内容。这样,即加强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慕课时代下蛋白质组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慕课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录制成精品视频,讲透重点和难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课程中设计,考虑将蛋白质组信息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最新前沿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结合慕课、在线课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先通过视频等资源学习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以讨论答疑的模式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学生交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的单一化的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结语 随着生物医学大数据的不断涌现,蛋白质组信息学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中的需求不断扩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欢迎。因此,发现蛋白质组信息学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物医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郝爱平,国会艳,薛巨坤,宗宪春,任如意.大数据时代提高生物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探索.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7). [2]李广林.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学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3]李凌云.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探索.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