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创新
范文

    “创新”是现在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词语,但很多人往往是把创新当作一个名词使用,而忽略了它首先是一个动词,需要用行动和实践去阐述它,的具体含义。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创新”的实践解读。教学楼门口横标映入我们眼帘:“同学们,成功从这里开始——自信从抬头走路开始,感恩从问候师长开始”:教学楼内水房和卫生间里的每一个水龙头上面都有编号,教室里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都有标志——所属楼层的颜色和所属教室的编号:每个班都有心理委员和安全委员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班内的安全问题……所见所闻,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学校管理者的务实和用心,在随后对校长安玉静的访谈中,我们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安校长文雅谦和,视野宽广,对教育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有独到的见解。交谈中,安校长多次提到“用心做事,动脑筋做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创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钱学森晚年非常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强调“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随着钱先生的离世,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您如何看待基础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对目前的基础教育来说仍然是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我自己几年来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教育课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我们更多的是感到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我国大部分高中校,特别是重点高中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实际上还是过于功利,即:经过高中三年的“应试教育”,主要是经过高强度、高难度和大运动量的“应试训练”,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考入重点名牌大学,进而保持并不断增强学校在办学竞争中的强势地位。我们知道,这种“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害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不同家庭为孩子寻求多样性教育的需求。

    实施素质教育不等于排斥考试、排斥选拔,这主要看学校的育人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否明确。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领头人,在办学理念和行为的选择上不能局限于行政力量的推动,不能屈服于世俗压力,而要聚集智慧和勇气,以坚定的信念和气力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我认为,精心培育“创新文化”,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土壤,也是帮助学生接受高考选拔的“能源库”。

    □您是如何理解“创新文化”的?

    ■“创新文化”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师生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的,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校长应在学校中积极倡导“创新文化”,使创新的氛围弥漫校园。创新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生”的,而应把它作为校园里普遍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行为方式、一种人格特征,从而在学校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师生日渐形成一种不断的审时度势、变革创新、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并将这种进取精神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细节当中。这样,师生会始终对事物保持敏感和兴趣,会对那些理所当然或天经地义的事物用心去思考,对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的现象给与批判性审视。久而久之,它将成为一种人格特征,表现为好学深思、善于质疑、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而绝不会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得过且过。

    如果说学校是一棵承载生命的大树,那么,学校文化便是水,“创新文化”就是甘泉,浇灌、滋养着这棵大树,并贯穿学校之树的全身,成为大树的一个个细胞,使学校历经一种生命能量的转化,从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要在学校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校长在思想、体制建构和行为方式选择上作出艰苦努力。

    □您认为要在学校培育“创新文化”,首要任务是什么?

    ■要在学校培育“创新文化”,首先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是影响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因素,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能够“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的态度。教师的观念创新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创新型的教师,何谈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没有特色教师,如何造就有个性的学生?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育者,还应是一名教育研究者。“研究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新能力”。教育工作的实际,要求教师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研究习惯和意识的教师,就不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在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能保持一种“研究的姿态”,同时把这种“研究”品质潜移默化地传给自己的学生。

    我校“开放性校本教研”模式在教师观念创新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我校校本教研的“开放性”体现在;1开放式学习,注重专家引领。2开放式研究,注重校际“联研”。3开放式交流,注重多方合作、社会参与。4开放式课程,注重挖掘学生兴趣和地域资源。我们先后成立了学校教育教学专业研究委员会和青年教师研究沙龙,为每个学科组聘请了天津市“顶尖级”一线教师作学术导师,每学期请专家点评“班主任论坛”“学术研究论坛”“干部管理论坛”,举办“名家系列讲座”。在“开放式校本教研”的建设中,我们选取的突破口是开发地域性校本课程。我们确立了以“杨柳青文化”为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研究、探索的阵地,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此外,我校还开设了“杨柳青文化”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地域性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广大教师收获了创新的喜悦,体验到了学习研究的快乐,尝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甜头,但同时也深刻感觉到了自身教育理念的肤浅和知识结构的欠缺。于是,“书香校园”建设顺利展开,“读书伴我成长”成为师生共同的心声。从学校每月送书,到教师主动借书、买书,再到师生间相互传书,共同参加读书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读书活动在杨柳青一中蔚然成风。

    □您认为创新和细节、小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细节上创新,能以小见大。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干部,敢于在细节上改变,能够在小事上求新,已经是创新的开始。“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在学校管理上,我始终认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所谓的“用心”,包括对事业的思索与探究,对工作标准及其细节的把握,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渴望,对学校的责任与情感以及对他人的理解、

    体谅和耐心。用心做好学校的每一件小事,让每一件小事都体现教育者的思想和情怀,让每一件小事体现出教育的力量,管理的艺术就会绽放出光芒。我想,有了用心办学的校长,学校的整体发展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带出一支用心工作的教师队伍和用心成长的学生群体。为此,我给学校的教职工提了一个要求,要求他们每天要做到“六个一”,就是“每天绕学学校转一圈,每天发现一个小问题,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每天干部争取和一个学生或一位教师谈一次话,每天争取看一篇教育类的文章,每天争取写一篇教学或管理反思”,作为校长,我争取每天听一节课,每天锻炼一小时,努力做到“八个一”。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从2008年6月到今年6月,一年的时间,学校大大小小的创新活动及成果有200多项,学校面貌、师生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般而言,制度是比较刚性的,您认为如何实现制度创新,更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制度是创新活动实施的环境,是创新活动的外在动力,适宜创新的制度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制度,具有宽容、宽松的特点。学校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学习制度等对师生的创新活动影响重大。

    学校的各种制度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要符合师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在学校管理中,一味地“严格”“强制”,终将导致管理方向的偏失。学校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尊重、关怀、帮助,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乐园和生活家园。充分尊重个体的劳动创造,让每一个人都找到做主人的感觉。以评价制度为例,我校在实施新课程以后,通过问卷调查、民主商议,改革了以往对教师、对学生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起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大家关注的不再是最后的分数,而是自己在同学面前、在同事面前的被认可度,自己在一学期当中的成长状况,还有哪些不足和欠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必须有一个务实的领导班子、一个强大的管理执行团队。尤其是学校的中层干部,是学校的基石、中流砥柱,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层干部在工作中应增强责任心和胜任岗位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率先垂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链接:安玉静,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年获教育硕士学位,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习班成员,现任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教学中,她主张“以德启智,以德促学”,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她曾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得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天津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天津市“十佳”师德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韩大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