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
范文 | 许洪媛,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幼教教研员,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天津市幼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曾获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分子、天津市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为了解决幼教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探究科学、高效、适用的教研模式,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本着以“教育爱”的理念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并且于工作中处处践行这一理念:用爱的忠心,追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幼儿教育;用爱的智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用爱的执著,追求理想课程,让教师体验最优化的教学研究,让幼儿享受最优质的学前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激励下,十几年教研工作中,勤奋学习、立足实践、潜心教改、遵循规律,逐步形成“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 一、“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的理论依据 “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把教师视为教研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潜能,教研员作为教研活动另一主体,与教师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反思研究型迈进。“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如下: 1.主体性教育理论。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现代化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的社会主体。 教研工作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发展教师的主体性。“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通过启发、引导教师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研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研活动,使教师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教研实践活动主体。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观等诸多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双向建构过程,学习必须处于丰富的情境中,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同化,将其与先前知识联系起来,于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幼儿园教研过程就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主动建构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潜能,教研员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双主体互动的教研模式在理念上和建构主义是一致的。 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即不能单纯教学生知识,应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教研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教研过程以人为本。 二、“双主体互动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 1.创建研究学习共同体是实现双主体互动的根本保证。 建立研究学习共同体——发挥教育行政、教科研、基层幼儿园优势,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学习研究群体,这是实现双主体互动的根本保证。 与教育行政形成合力,为幼儿园创设良好的工作空间。教研与教育行政经常相互沟通,可以共同协商各自工作要点,取得工作思路和工作价值取向一致,避免工作重复、无效和相互冲撞,为基层幼儿园按自身特点进行研究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借助教育行政力量营造一种研究学习氛围。倡导、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园长学习新理论,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成为懂教育、精业务的行家里手。 与基层幼儿园形成合力。更新园本教研方式,立足教育实践,倡导开展以转变教师教育行为为目的的园本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在“优秀案例对比分析式教研”、“实践体验式教研”、“参与互动式教研”及“教育活动点评式教研”等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中得到提高。 2.提供个性化教师学习方式是实现双主体互动的基本前提。 具体操作上,充分考虑教师不同需要和不同专业能力,给教师创造一个选择机会,允许教师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发展,体验并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如,利用网络进行视频教研、参与式的培训;利用多媒体解决共性的教学点评;提供信息资源的自主学习等。面对有差异的教师,可以实施有差异的教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教师学习从感情和动机上、从过程和效果上,都是积极主动的。 3.问题探究学习是构建双主体互动教研的有效途径。 主要遵循现场研修、引发思考、促进反思、提升经验、理论升华流程进行。 和骨干教师互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注重调动原有经验同构新经验。立足教师教育行为发生现场,根据骨干教师在实践中的行为表现和研讨中的表达,判断教师当前水平,提出有促进性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质疑、反思、设想、实践与尝试,丰富和调整原有的行为和认知结构,促使教师向更新的认识和更高水平迈进,逐步学会提升教育实践科学性、合理性。 和教师个体互动。和教师个体互动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教研员参与教师教育实践,敏锐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问题,对问题不给予直接答案,调动教师已有经验分析和解决当前困难。教研员支持、引导、鼓励、提醒教师于考虑教育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想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幼儿的不同反应有所应答。 和教师群体互动。以问题为切入点组织观摩研讨,逐步形成一个合作研究的团队。观摩活动变评价展示为问题研讨,变参观学习为合作学习,变单主体为双主体。把观摩过程视为将先进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工作实践进行整合学习的过程,使之成为现场研修活动主阵地。教研员引导教师分析综合、归纳整理,让教师逐步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高学习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