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索
范文

    【摘 要】本文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论述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从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建立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在课程改革中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建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实训基地成为职业素质训导中心和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065-03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们办好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为了顺应新时代的需要,职业院校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人才。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是各职业院校都在探索的问题。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供同行参考。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与普通教育教师有较大的差异,只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成效。教师队伍建设要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教师队伍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相关制度,为教师成长过程提供平台,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开展。

    为有效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广西南宁技师学院设定了“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四阶梯教师成长模式,制订了《新教师培养考核办法》《教师培训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方案》《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的文件。对新进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均按照《新教师培养考核办法》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对新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使每个新教师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为了便于教师成长,每年根据各专业的发展需要,按照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各专业的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市级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教。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使教师有明確的奋斗目标并很快成长。如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一位进校只有两年的青年教师,通过学院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取得很大进步,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2017 年以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及南宁市的各级各类比赛获奖 227 人次(国家级 4 人次、自治区级 56 人次、南宁市 167 人次)。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即具备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这是为了适应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职业院校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校,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而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有职业化教育的经历,要提高教师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相关技能。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采取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方法和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近年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加大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行业顶岗实践力度,每年有计划选派 20% 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行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实际生产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只有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西南宁技师学院设立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岗位,通过选拔,培养了一支占教师总数 24% 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在各专业中形成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造就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师资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科研工作,多出成果;不定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到企业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学校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其他教师,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各级各类比赛获奖 240 人次(其中国家级 2 人次、自治区级 73 人次、南宁市 165 人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重视从行业企业引进师资。近年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引进了多名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到校任教,给予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待遇。行业企业的专家的到来,带动了所在专业的发展,对专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课程改革,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改革的尝试。

    (一)德育课改迈开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一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德育课在按部颁教学大纲执行的同时,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如何开展系列德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按“发现—认识—行为—感悟—践行”这样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模式组织,采用任务驱动、游戏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二是设立主题,将课外鲜活的主题活动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入教材,提炼出“诚实与守信、爱心与奉献、明礼与感恩、青春与责任、生命与安全、服务与实践、立志与成才、爱国与守法、运动与健康、收获与展望”等十大主题,配合德育课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形成课内课外互通的德育模式,为学校德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德育课改的课题获得 2017 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二)国际合作项目引领教学改革高端发展。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与上海巴伐利亚职业培训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管理方法及考核方法,培养无缝对接企业的高技能人才。2015 年开始了“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级工)首届中德合作班。到目前为止,有 3 个班,在读学生 80 人。项目实施围绕如下几个方面:(1)组建师资团队,由德方专家、具有德方培训师资格认证的国内培训师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2)课程体系建设,借鉴德国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学院实际情况,构建设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双元制”本土化的课程体系。(3)教学场地环境和设备配备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专家多次亲临现场考察研究后,按照德国人才培养的标准,提出实训车间的建设方案,配备相关设备,构建满足正常教学、实训、实习需求和德国工商协会 AHK 需要的综合性实训场地。初步实现学校实训车间与生产车间一体化的环境相融合教学实训环境。(4)企业元素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高仿企业工作环境工作。一是做到上课时间与上班时间合一,让学生从日常的在校学习中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要求。实训课严格按企业每天8小时工作模式进行安排,中午只有一小时就餐和休息时间;二是实训教室与工厂车间合一,强化实训车间的 6S 管理内容,并将它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考核内容;三是作品与产品合一,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生产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学生,学生实训采用项目教学形式,以加工制作一个完整的产品为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开发这个产品的每一个零件,并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功能,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项目建设形成一套具有国际水平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的育人模式。培养一批具备模具专业国际水平教学标准的专业教师团队,提升学院模具制造专业的教学培训水平。学生学习成绩显著。2017 年在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举办的全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现场会,得到与会的兄弟院校及合作企业的赞扬和认可。国际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果为职业院校的教改提供了经验。

    (三)通过课题立项,开发校本教材,探索课程改革。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方向是采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即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其课程内容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经过科学的教学化处理而成。广西南宁技師学院根据《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从 2012 年 9 月开始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两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几年来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成效。在此基础上,各专业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发校本教材,探索一体化课程开发。主要有如下几个过程:(1)根据开设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即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其职业性。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调研,同时请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访谈。(2)学习领域转换,构建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课程体系,特别要注意做好知识点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外显的、要包含有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要有层次。(3)进行学习情景设计,设计学习单元,编写学材、课业文本等学习资源。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一体化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训要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基础,构建教学环境,做到教学做一体、理实一体,这就要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一)所购设备要体现出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进行多次专家论证,首先由各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调研,提出需求,再请区内职业院校的同行专家及企业行业专家参加论证会,提出意见建议,确定建设方案,在购买设备时既要注意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同时也防止盲目追求设备高端化、与教学内容脱节等问题。

    (二)实训基地要建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体现职业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注入企业元素,形成“企业文化”氛围。要使学生在实训中感到就是在企业的环境一样,学到企业普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并在实训中了解企业的制度。开展校企合作搞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如广西南宁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与北京百援爱车精养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运营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学生实训采取“校内+门店”实践工学交替的模式教学,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实训基地要成为职业素质训导中心和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要完成实践教学、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开发与生产的任务,在保证教学需要的同时,兼顾对外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例如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建设钣喷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大师钣喷、费斯托干磨设备公司、广西众观商贸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引厂入校,利用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政府补助资金在学校内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学习型工厂,并制定建设方案和设备采购计划。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同时建设成为南宁市职业技能比赛的场地。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 志.技工院校开展教学国际合作项目的实践与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7(6)

    [3]陈超文.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7(12B)

    【作者简介】梁耀林,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副院长。

    (责编 刘 影)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