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时代”的中职德育教育方式研究
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 ?中职教育? ?德育教育

    在社会的认知中,中职院校所受到的关注度都很有限,文化课基础比不上高中生,专业技术水平比不上高等院校相同专业,文化课的深造上更是落后,而学生初中毕业时入学,上位成年,就业时即使已成年,相对高等院校来讲仍年龄普遍较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都很有限。有的中职学生毕业以后继续学习高中课程、参加高考,在大学中再学习本专业。而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经历也普遍坎坷。最近十几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中职院校的作用逐渐凸显了出来,尤其是在专业技能、技工岗位适应性等方面的水平持续加强,这使得中职院校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中职院校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的同时,其他方面也暴露在了社会的视野之下,如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有限、存在短板,造成社会上对中职院校毕业生评价不高。这些现象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思考,怎样才能加强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水平,从而使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更适应市场需要,成为中职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信息化全面渗透的当代,“微时代”的影响了社会的意识,随着意识多元、自我意识觉醒等原因,给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微时代”和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微时代”的概念。“微时代”是最近几年的新名词,关键是“微”字,顾名思义为“小”,比如微博、微商、微信之类,都以短小简捷的方式流行,是信息时代传播的新兴形式,是限于140字前提下的信息共享的改革和转变。“微时代”的基本表现形式有:第一,“微时代”的首要特点是便捷性,信息速度快,接收简单,传播面广,个人信息同时多方发送,而明星微博的传播速度和转发量更是惊人,“微时代”中的信息传递速度完全不是以往概念能理解的,不但越来越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而且不受制于国界、族群;第二,“微时代”的出现,颠覆了大家了解信息的方式,以为的纸质媒体越来越被摈弃,从电子技术早期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到现在平板电脑,尤其是手机,从早期的奢侈品到现在的必备品,甚至出现了许多更小更精密的仪器,而小仪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所带来的操作简单、易携性等特点也使得它们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其影响甚至超过了电视、电影、纸媒和大型电脑,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日常大多数的娱乐、工作、交流;第三,“微时代”的信息特征尤其是无限制性,也造成了信息交流的“无权威”情况。只要注册个普通的网络账号,就能够对其他的人言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权威”状态利弊兼有,首先是言论自由与自我意识觉醒的趋势,其次造成了言论的混乱、信息的无序,这给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二)“微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形势。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统一的意见认为,德育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必须改变以前僵化模式、注入新鲜学业、丰富教育内容等。但 “微时代”影响下,德育教育将如何定位、如何实现,成了社會关注的新情况。提高“微时代”德育教育的水平,补上德育教育的短板,加强教育的综合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微时代”的特征,研究它给德育教育造成了哪些新影响。“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无序、无限,加上前所未有的快捷,学生接受时往往难以区分,而且“微信息”具有无权威性,更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结合,同时,年青人也有着明显的自主性,比如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小,思想意识尚处于波动阶段,所接受的信息杂而多端,许多是消极的,这也给德育教育造成了困难。二、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一)生源复杂。无须讳言,中职学校的生源相对比较复杂的,不少都是初中时不够优秀或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高中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来是高中中途到中职院校学习技术,甚至部分学历更低,打工中出于技术需要来学习的社会青年。这种复杂性无疑给教育与管理造成了困难。

    (二)养成不足。中职学生相对重点高中的学生,其行为养成普遍存在不足。现代社会城镇化进一步增强,城乡差距也随之加大,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农村中留守儿童、疏于教育的学生,他们相对缺乏父母的关心与教育。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心理认知、生活习惯也深深影响了教育方式。

    (三)沟通问题。电子技术和沟通工具的进步,在带给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网络病和手机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的甚至整天沉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上课也玩手机游戏,造成现实中疏于和老师、亲友沟通。而且,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全面性等特点,也给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期、辨识能力有限的中职学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更对中职学校德育设置了新的难题。不过,网络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作为适应时代的教育媒体,网络的便捷性,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教育方式,开拓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空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积极适应形势,利用有效的技术和方式影响学生,纠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性,引导他们端正生活、学习态度,梳理积极的奋斗目标,影响他们的内心,能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品德基础。三、“微时代”下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

    “微时代”的冲击,给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其特殊性,并充分利用新手段与微时代的特点来探索德育教育新方式。

    (一)提高教育队伍的能力。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是适应“微时代”德育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塑造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德育教育,招聘时将品德项加入到教师的考察中,对入职的教师进行严格地筛选,全方位的、尽可能的挑选有着德育教育资格的优秀教师,并且在教学中多方面开展教师队伍的德育培训,使其时刻跟随时代步伐,尤其是要把握“微时代”的特点,提高教师在新时期新环境德育工作中的视野、格局和思维。

    (二)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环境。很多教师对“微时代”的来临浑然不觉,而且德育教育在很长时间就有着不被重视、方式老套、内容落后的情况,所以今后的德育教育必须主动有为、避免被动适应、事后弥补,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及新兴的网络平台,选择适合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比如建立官方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在方式上先和学生的年龄、爱好契合,吸引他们来关注;第二,要积极学习其他院校的德育教育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他们怎样在德育教育中,让氛围活泼有趣。

    (三)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都是教师作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填鸭式”教育一直备受诟病。进入新世纪,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只是口头上,而应该落实教学中,确实也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践行于实际教学中。就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认为,第一,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深入他们的内心,把握目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和需要达到的教育水平;第二,要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与需求,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更要把握学生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师的德育工作,比如利用网络公开征文,从中分析学生的所思所想,开通网络平台,定期对学生遭遇的困难进行及时的直到,这样可以有效加强针对性,跟进学生的思想脉搏,提升学生对学校、教师工作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邱兴海.试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时代教育,2018,(12).

    [2]梁美成.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及措施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作者简介:王岩,工作单位:日照市农业学校,研究方向:德育教学,学历:本科,职称:中专讲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