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四月松雪草》的演奏技巧 |
范文 |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十九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月松雪草》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四首,其旋律富有舞蹈性色彩,和声运用平稳连贯并且细腻丰富。本文对该作品的艺术特征、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作了详细的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乐曲。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 四月松雪草 ? 曲式结构 ? 演奏技巧一、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松雪草是俄罗斯最早报春的一种植物,它勇敢地冒着初春的积雪与严寒吐露出新芽,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很多俄罗斯的使人喜欢用松雪草这一植物来赞美坚强不拔的品质。 (一)作家简介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具有艺术的家庭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起,就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到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其音乐风格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刻画,充满动人的抒情性,又带有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风格,和声厚重、饱满,体现出作曲家的个性气质,富有传奇色彩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二)作品背景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音乐界以强力集团为代表,他们注重现实主义,目的在于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中多采用民间调式调性,作品中充满着独特的俄罗斯民间风格。钢琴套曲《四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十二首作品表现了一到十二月的气候特征和俄罗斯生活的风俗,柴可夫斯基每个月创作一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乐曲,逐月发表一首诗并附上一首小乐曲,《四月松雪草》是第四首。二、艺术特征分析 (一)创作特点 柴可夫斯基用钢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四个季节不同的、独特的风光,深刻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和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19世纪,俄罗斯正在进行变革,当下的社会环境极其矛盾,人们对现实感到绝望苦闷,再加上自身的个人经历及家庭环境,这对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有相当大的影响。 松雪草代表着早春的到来,冰雪刚融化,它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芽了,冬天即将结束,新景象即将到来,到处充满着生机。柴可夫斯基对此景象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大量运用了浪漫主义乐派的灵活节奏,抒发了美好舒适的心情,表达出他对春天的渴望和新生活的向往。 (二)曲式结构分析 《四月松雪草》是再现单三部曲式,曲式结构图如下: A段(1-24)的音乐特别柔美,好像松雪草刚刚从土地里钻出来,再慢慢地舒展开;B段(25-58)旋律有舞蹈性的特点,活泼有朝气,一系列的倚音和四局重复音乐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结构色彩,烘托了松雪草的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惧严寒;A′段(59-74)再现渲染了一种欣赏大自然的感觉;尾声(75-86)音乐越来越弱,这里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憧憬,逃离了现实。 本曲结构是单三部曲式与复三部曲式特征,B段中的两个乐句具有4+4方整性越短的句读特征,再现段为缩减再现。三、《四月松雪草》的演奏技巧 (一)演奏动机 柴可夫斯基的《四月松雪草》的形象鲜明,就像一副音画一样,充满着浪漫,给人陶醉的感觉。人们大多喜欢春天,它表达的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柴可夫斯基也如此,它的《云雀之歌》、《松雪草》、《清静之夜》、《船歌》都描绘了俄罗斯春天的景象。 (二)演奏技巧 1、A段的音乐术语中,有小快板、柔美如歌、渐强以及踏板的踩法标记。 (1)1-8小节音乐性质:旋律自由舒展,柔和连贯,如同呈现出俄罗斯厚重的积雪茂盛的松树下,积雪草慢慢吐出新芽的景象。左手和旋贴键弹奏,高声部旋律应更加突出,要有歌唱性和抒情性,应饱含具有层次的感情。谱例中有标注的音乐术语都应把它演奏出来。见谱例3-1: (2)9-24小节需要注意两个技术问题:一是旋律声部在中声部,整体线条要完整和流畅,且力度随着音高音低自然起伏,声音更加饱满厚实,音乐情感更加激烈,声部层次主要体现在力度的很好控制方面。练习时要先分手、分段、分声部。二是双手弹奏的伴奏部分应轻柔而协调。双手灵活处理旋律和伴奏的交替是难点,练习时除了追加时间,还得用心倾听并调整。15-16小节表达情感意犹未尽之感,23-24小节的高音旋律声部要饱含真挚情感,左手弹奏的中声部要柔和细腻。 2、B段:表情术语有优美地、雅致地。见一下谱例3-2: (1)速度:速度应该是中速,优雅、完美底呈现出音乐的美。 (2)风格:此曲具有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在优雅的抒情色彩下又具有纯真顽皮的嬉戏特点。25-32可以想象到的场景可以为松雪草完全不惧积雪的寒冷,在风雪中叶子俏皮的一摇一摆,富有舞蹈性。和弦轻巧干净,25、27、29、31小节的旋律音需要手指贴键弹奏出来。26、28、30、32小节的的右手部分,乐句要连贯流畅、匀速进行,由弱到强。33-40联想到松雪草在左右的交换五班,节奏比刚才慢了一些,小节旋律欢快而优雅。33-36小节的左手和弦高音,是对右手高音旋律的应答。37-39小节双手对话式声部交替呼应。40小节的渐慢处理很重要,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应该恰如其分,在表现出若有所思但其整体的框架仍然不零散,最终恢复原速,为后面41-52同样的音乐场景做铺垫,但此音乐段情绪比前乐段25-32强烈。 53-56小节旋律轻柔,起伏不大。57-58小节右手应准确表现其音乐逐渐变慢,音乐情感呈现出平和的状态,为后面再现段作铺垫。 (3)A′再现段:59-74小节弹奏手法同A段,只是烘托松雪草的音乐情感可以再浓烈一些。 (4)尾声:75小节开始的尾声,其旋律是前面的引申,弹奏应注意其强弱变化,以及高低声部的对比性色彩。77和81小节运用踏板使声音低沉、突处。79-81小节是将77-78小节的旋律一高了一个八度进行。82小节以后是三拍子的节奏并演奏出对未来憧憬的感觉。见一下谱例3-3: 《四月松雪草》是描繪大自然景象的一首抒情曲,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副春意盎然的自然风光素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演奏时,乐曲声音应柔美如歌地哼唱出来,在钢琴上歌唱性地弹奏。演奏不应该是简单地让它富有单一的歌唱性,而是应包括演奏激情以及用乐器探求人的嗓音所具有的温暖感情。 参考文献: [1]吴宁.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 (作者简介:许晶晶,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钢琴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钢琴表演与教学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