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另眼看调皮 |
范文 | 山 水 随着“哇”地一声啼哭,一场人生大戏拉开了序幕。导演或许是妈妈,或许是爸爸,或许是祖父母,不过,主要演员却只有一个:小宝宝。每个宝宝的脾气秉性都有所不同,当你遇到一个调皮的宝宝,那么,你就要开始“头疼”了—— “调皮”三个等级 有点调皮: 如果您的宝宝偶尔撒个泼,偶尔“训斥”一下大人,偶尔惹点儿小祸,比如:他想买个什么玩具。您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突然躺在地上,哇哇大哭,怎么哄也哄不过去,大有不给买就躺在地上不起来,甚至永远不起来的架势。倘若一年只有一两次上述状况的话,那么您的宝贝只能算是有点儿调皮。随着宝宝的长大。他们自己会觉得无聊,也就自然不这样调皮了。这种调皮,完全不用调整,只要不理睬,冷处理即可。 经常调皮: 小丽今年3岁了。从2岁7个月起,妈妈就把小丽送到了幼儿园小小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妈妈原本以为,丽丽在家淘气,进了幼儿园,有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师管理,应该会好些。没想到,进园才5个月。妈妈就被老师叫去“受训”7次,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比如:因为小丽不喜欢同桌的一个小男孩。在老师派她给小朋友发苹果时,她说什么也不给同桌男孩。于是,男孩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了丽丽。丽丽跟老师“讲理”说,我就是不想给他,因为他平时不听我的话……类似的小情节此起彼伏,搞得小丽妈妈一听到幼儿园老师电话,就有点儿“头大”的感觉。 出奇地调皮: 小强今年2岁半。从小强1岁半起,妈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就由外公、外婆外加一个阿姨在家带小强。妈妈上班的这一年,可是累坏了这个“带宝团队”。有一天,外公看天气不错,提议去动物园,这是小强最喜欢去的地方。于是,三个大人带着小强,还有吃的、喝的、玩的上路了。到了公园,小强点名要去看猴子。恰巧管理猴子的人不在,几个猴子在离人比较近的栅栏门旁找吃的。这可乐坏了小强,他把自己收拾的一个小包包掏出来,从里面拿出米花、棒棒糖、栗子、香蕉,还有一些玩具类的东西,一一扔给小猴,引得小猴们欢喜雀跃地跟他讨吃的。这还不算完,小强又从小包里翻出一些裹着餐巾纸的小东西,扔给猴群。不一会儿,就看见有个猴子呲牙咧嘴地叫着乱跑,还有个猴子好像有东西卡在喉咙里,一个劲儿地向外咳。这时,管理员来了。看到几个猴子的反常行为,大吃一惊,忙问:“谁给猴子喂东西了?”管理员万万没想到,喂猴子的竟然是个只有2岁多的宝宝!这时,外婆和外公赶紧跑过来。这才知道,原来小强为了来动物园喂猴子,趁大人不注意,给一些小塑料球抹上奶粉、蘸满白糖或辣椒,还给“启脾丸”(一种小儿用于开胃的中药丸)抹上蜂蜜……可谓蓄谋已久,有备而来! 调皮的原因 生理方面原因: 排除了疾病造成的多动原因外,有76 5%的宝宝是由于遗传。也就是父母一方,有可能在小的时候,有过类似的“调皮”行为。最好问问宝宝的父母甚至祖父母。 心理方面原因: 1好玩。宝宝都是围绕着“玩”字的。因为好玩,所以才玩;玩够了,觉得不好玩了。也就不玩了。只要不是有危险的,也不会危害公共安全的,尽管陪着宝宝玩吧,说不定,玩出一生有兴趣的事业呢! 2好奇。因为有好奇,所以才想去探究。哪一个科学家的童年不是充满了好奇呢?好奇是求知的动力,所以宝宝的好奇心需要家长很用心地加以保护。 3模仿。宝宝的模仿力是最有效的学习力。模仿力越强的宝宝,如果引导得当,将来创造力越强。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4探索。勇于探索是宝宝有潜力、有胆量、求甚解的表现。随着探索的深入,宝宝对于知识的需求,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主动吸收知识,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 5研究。当宝宝不满足于听到、看到的既有知识时,很自然地会循着自己的想象去继续探索。 6不满足。不满足现状的宝宝是容易出成就的宝宝。由于不满足,所以会天马行空地想象、实验,这就奠定了继续研究的基础。 7成就感。所有人都会追求价值实现后的愉快感。如果您的宝贝小小年纪,就会以自己要独立“搞点啥”才高兴的话,那么。恭喜您了,您的宝贝也许就是一个将来有可能对人类有贡献的大人物! 社会方面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很复杂。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是全家的中心,全家的太阳,全家的焦点。家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父母们都给予了宝宝太多的关注,有的甚至放弃自己原本很好的事业,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宝宝身上。这种过度关注,造成有些家庭主观地认为宝宝的一些行为“调皮”或“有可能不正常”,其实只不过是宝宝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有些家长拿自己宝宝“调皮”的地方与其他宝宝“乖巧”的地方对比,这样,调皮就成了自家宝宝的代名词。 调教调皮宝宝 如何对待这些“与众不同”的宝宝呢?这就需要家长与众不同的陪伴及正确引导了。 就拿上面的小强来说吧,从小强的行为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他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同龄宝宝不同: 1有计划 喂猴一事,小强认为“好玩”,提前是有所计划的。所以对待这种有计划的宝宝,批评要准确到位,但同时也不应该磨灭他的计划能力。 父母配角的表现:“小强,你看,你今天让有些猴子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你看到猴子难受,知道犯错了吧?你不喜欢吃的,不能吃的,为什么要给猴子吃呢?”小强无语,默默点头接受批评。家长接着说:“但是,你提前给小猴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连大人都没有想到,这说明你很棒,做事就是要像这样,要有准备才行。我们喜欢你这样有计划的宝宝。” 2有目标 宝宝没有想太多,可是有些大人则认为是“坏心眼儿”。其实,2岁多的小强就只是想看看猴子吃了辣椒等东西后会怎么样。 父母配角的表现:“小强,让猴子吃辣椒和药丸,是不是想看看他们吃了以后会不会像你一样怕辣、怕苦?”小强点点头表示承认。家长可以接着引导:“这下你知道他们也很怕,下次不要让他们难受了,好吗?虽然你这次犯了错,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喜欢你的。下次想弄清什么事情,可以先跟我们说说,然后咱们一起做试验,好吗?” 3有行动 宝宝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当想到了一件事,他们可以不考虑后果,马上实施。比如小强。他的行动力很强。也很有秩序。他先给猴子一些可能爱吃的东西,吸引他们,然后,再完成他的实验。 父母配角的表现:“小强,虽然你今天犯了错,但是,妈妈还是很喜欢你!因为你知道改正错误了。还有,你真的很动脑筋,你怎么会想到,要先给猴子爱吃的,再给那些不好吃的?妈妈喜欢爱动脑筋的宝宝!只是下次要跟爸爸妈妈商量着做。省得犯错误。” 宝宝接触世界,在3岁前凭的是感觉,这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皮肤觉。当一个正常的宝宝觉得妈妈爸爸认为自己不正常时,无论他几岁,他们都会讨好地朝着所谓“正常”、“听话”或乖巧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他们会慢慢学会隐藏起自己的天性。那样的话。一些宝宝就被无意识地塑造成了未来“有心理问题的大宝宝”。或者成为某些人格部分停留在童年的大人。 对付调皮宝宝的“小招数” 1忽略。在他调皮时,你装看不见。 2焦虑。引发他的焦虑,也就是让他看到这样调皮的后果不好。 3转移。用吸引他的玩具或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 4强化。只是强化好的那一个部分。 5厌恶。让他厌恶不好的那一部分。 6表扬。多表扬,而且多用中性字表扬。 7比较。只是跟他不好的表现相比较。 作为家长,我们谁都愿意做个明智的父母,做个理智的父母,做个适合宝宝发展的父母,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您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宝宝是您的福气。所以,观察调皮宝宝,善待调皮宝宝,我们相信,这些调皮宝宝将来会还给您一片灿烂的天空!希望我们做父母的在宝宝的人生舞台上,扮演好配角,让宝宝真正成为他的舞台上的主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