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现状及指导策略 |
范文 | 于海涵 孙萌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幼小衔接有着重大的直接影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等同于学习知识,依赖幼儿园和教辅机构,被动进行家庭教育。本文在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发现家长重视幼儿学习适应,相对忽视社会性发展,据此确定指导内容和形式,进而提出以家庭为对象,以高校为核心的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帮助幼儿顺利幼小衔接。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家长 一、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现状对幼儿是否能顺利实现“幼小衔接”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为从家长视角发掘并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自行设计、发放、回收问卷,隨机调查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等多市的241位大班家长。问卷数据以spss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答案用抽样法抽取一定数量的家长进行电话访谈,调查所得结果直接决定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对策的内容和形式。 (一)与内容相比,家长对幼小衔接方法的了解稍显不足 据研究发现,72%的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内容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于幼小衔接的方法却比较陌生,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对内容和方法的了解缺一不可,并且内容和方法直接相关。因此,指导幼小衔接仍然要重视其内容和理论的普及,单缺乏实施方法的理论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指导。 (二)大多数家长已经理解幼小衔接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据研究发现,68%的家长认为学习习惯是幼小衔接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且按照家长根据实际对幼儿的判断,幼儿目前最需要接受教育也是培养学习习惯。据此可知,大多数家长已经理解幼小衔接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且有52%的家长在重视幼儿学习适应的前提下,也同样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这对幼小衔接“去小学化”有很大帮助,几乎没有关于小学知识方面的观念矛盾,也更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三)大多数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遇到困难,并渴望专业人士的指导 据研究发现,大多数幼儿的幼小衔接以家庭教育为主,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常常会出现困难,并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且调查显示,分别有38%、30%和21%的家长希望由科研人员、幼师和小学教师来指导家庭教育,可知家长对专业人士是抱有极大信任的,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顺应需要,且本研究指导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市场也有可行性的。 二、 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一)以家庭为对象,落实幼小衔接 将高校的研究成果落实到幼小衔接家庭教育中,帮助幼儿顺利过渡,是整个研究的核心目标。家庭既是指导的受益者,又反馈指导的效果和问题。 研究成果既可以通过高校直接组织家长课堂并指导家庭教育来应用,又可以交由幼儿园和小学完善家校合作、间接指导家庭教育,家庭还可以通过付费到教育机构进行线上线下多种多样的系统化学习,幼儿学习幼小衔接课程,家长学习如何进行幼小衔接家庭教育。 (二)以高校为核心,促进幼小合作 高校具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充足的科研资源等多项优势,拥有各专业人才,并不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才和一线教师,可据此联合小学、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建立学习共同体,在专家学者带领下共同研究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内部划分不同组别进行分工合作。 高校以研究过程和成果帮助幼儿园和小学建立直接幼小衔接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并在小学和幼儿园中实施和推广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反馈家长意见和家庭教育指导前后对幼儿入学适应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理论和成品课程等形式授权给教育机构并收取资金进行可持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秀芳.幼小衔接阶段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2]谭娅娟.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9). [3]蒋海琴.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4(06). [4]李敏谊,刘丽伟.幼小衔接与家长参与:国外研究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4(36). [5]王培培.家庭中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17. [6]马志伟.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19. [7]洪梦春.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现状研究[C].福建师范大学,2016. [8]王培培.家庭中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9]杨锦华.基于园校互动的幼小衔接研究——以常德市W区Z幼儿园和D小学为个案[D].湖南师范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