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信息技术学生社团开展的策略 |
范文 | 周富宏 社团活动是对课内正规课程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扩展和增量,高中信息技术社团亦然。关键就在于,社团活动是成为一种解放的、扩充的、革命性的力量参与了学生的成长过程,还是成为一种负面的、破坏性的、可有可无的力量阻碍着学生进步?这一切都在于教师。理性选择、深耕细作、高效指导、坚持不懈、理念转变等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教师应该注重一个“真”字、一个“合”字、一个“拓”字,打造生机盎然的高中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新时空。 一、注重一个“真”字,让社团活动以生为本 高中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不可或缺,但必须以生为本,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和特长选择上。教师不可以自己的喜好代替学生的喜好,不可以自己的视野遮蔽学生的视野。的确,学生本就是冲着自由选择和个体兴趣而参加社团活动的,我们又怎能以整齐划一的要求拘囿学生、限制学生呢?基于学生视角,基于学生实情,基于学生当下而开展社团活动,才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与呵护,才是教师真正的智慧所在。基于此,教师应注重一个“真”字,让学生的选择多一些弹力、多一些取舍、多一些自由,以此实现实践活动的摇曳生姿。 比如,高中信息技术类学生社团中有众多分类:网页制作组、三维设计与创意组、数据与信息组、PPT课件组、人工智能组……学生参加什么组不是教师硬性规定,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有一位学生因为自小就喜欢另类新颖的创意设计,喜欢自己在电脑上鼓捣一些小东西,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三维设计与创意组。这不,社团活动开展才两个星期,他就设计出一个创意花瓶:大方、精致、小巧玲珑……大家都赞叹不已。目前,他正准备通过3D技术去打印呢。另一个学生参加了数据与信息组,她选择的理由是“大数据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很多人似乎熟视无睹”。同学们都发现,她经常进行数据采集,时不时就来一次精确分析,她还骄傲地说,她找到了“数据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实践多次证明,因为自由选择而打开的实践活动的版图愈广阔,愈能更深地锻造和滋养学生。因为这样的选择由内而外、由拘束到开放,是根据自身定制的发展菜单,所以其兴趣和热情是浓厚的,其活动力和学习力是强大的。自然,高中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的效果和收获也是明显的:学生的思维力、实践力、创新力不断提高,实践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何乐而不为呢?正所谓:“多一些自由,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多一些开放,学生有实践的空间;多一些真实,学生有拼搏的天地。” 二、注重一个“合”字,让社团活动合作更深入 自主选择固然重要,然而合作探究更加重要。特别是高中信息技术社团更需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团”字本就意味着“抱团”,意味着“团团伙伙”,意味着“一块儿走”,意味着通过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锻造学生。无论是程序设计组、大数据控制组、数据管理技术组,还是人工智能组,都应该注重一个“合”字,让合力充盈在师生间、生生间、学科间、课内课外,更重要的是充盈在学生的头脑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比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购物”等内容,仅凭课内教学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怎么办?社团活动为此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与空间。对此,学生分成了几个协作组:调查组,专门调查身边亲人网上购物的过程,尤其注意调查有没有安全隐患问题;图书购买组,几人合起来从网上购买少量图书,其中如何选择可靠网站,如何进行搜索与对比,如何添加到“购物车”中等,都是值得研讨的问题;防范策略组,主要研究网上购物中可能会出现的欺骗、虚假等信息安全问题,以此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增强学生的预判能力。 很多实践活动都既有总项目,又有子项目,既有个体独立完成的部分,又有协力合作的部分,而这不正是锻造学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大局意识极好的契机吗?教师何不利用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抱团”而行呢?何不让合作意识长久地滋养学生的心田呢?当然,为了做精做细高中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的合作,教师一方面需要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合作技巧,如听取、求助、配合、反思、支持、衔接、建议、协调等等;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大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师应该扮演多种角色:一个高效的组织者——组织更多“志同道合”的学生共同实践;一个积极的合作者——教师本人也成为合作的一分子,和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建设网络世界和信息技术世界中的“青山绿水”。 三、注重一个“拓”字,让社团活动余音袅袅 好的社团活动不是一次性的,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然后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高中信息技术社团更应注重一个“拓”字——超越于此时此刻,延伸于未来时空,走向更大的、更鲜活的、更广阔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的确,信息技术的边界随时在扩展,那么,我们的学生有什么理由滞留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中踯躅不前呢?网络世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的学生有什么理由满足在目前的点滴进步中而沾沾自喜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引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多一些意蕴十足的拓展,多一些走出去演绎精彩的勇气,多一些在实践中亲力亲为的行动。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人工电子信息泄露、网络欺骗、虚假信息等,不妨走出去与公安网络安全部门联系,了解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妨亲自了解身边人上当受骗的经历,真正了解到网络的巨大好处和巨大风险并存的现实。其他,如“依托二维码的物联网系统”,不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时完成硬件搭建和软件安装。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订票系统”为远方上学的表哥亲自购买回家的火车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选课系统”,以此切实感受其实用价值,提高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可以模拟研讨人工智能在智力竞赛及图像记忆挑战中夺冠的情境…… 这样的拓展既是理论印证上的“走远”,更是实践体验中的“走远”;既是信息技术原理上的“由此及彼”,也是社团活动中实践活动的“由此及彼”。或许,走远到什么地方和什么程度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视域的扩大、应对意识的萌生、信息技术的熟稔运用、网络世界的真相洞察等等,以及由此勃发的创新意识、由此闪烁的创造之光,才是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更加重要的目标。为此,我们需要重构信息技术社团的活动框架和实施路径,给学生腾出创新實践的更大舞台和空间。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社团,不仅仅是纯技能提高的小天地,更是人文素养落地生根和实践能力大幅提高的大舞台。这里的“小”,虽“小”不薄,虽“小”不卑;这里的“大”是指“大气”“大格局”“大气魄”。当教师引领莘莘学子沉浸在这一方空间尽情采撷、纵情耕耘、演绎精彩、收获厚重之时,学生是幸福的,教师是欣慰的,与此相关的社团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张妤)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