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析 |
范文 | 郭少英 【摘 要】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提倡的重要教学思想,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课,它对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在进一步推进和实施,这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创新历史教育方式,也成为所有历史教师所注重的焦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创新教学;途径 核心素养是学生成才与发展的重要素养,是我国教育界所推行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在核心素养下,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伴随终身发展需求,包含了社会发展需求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教学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历史作为一门涵盖了文化精髓的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应该着眼于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与历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新课程标准上来看,每一门学科都有对应的学科素养,对于历史课程来说也是一样。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而要想确保其与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需要对每项具体所指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其与历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深入地挖掘历史课程价值,进而为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改进,也是对教育者综合素养的考验。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伴随着新课程变革的不断发展,对历史创新教育的需要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提升教学创新本领,选取各类教学用具,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开放的课堂,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以适应新教学形式发展的需要。例如,对于儒家文化学习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历史教师可以从儒家教育思想中领悟和学习,并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从儒家思想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学到很多现代教育学不到的教育思想,可以升华现代教师的思想,可以使现代教师从中学习到爱无边的爱国主义,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是提高现代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质量第一,能力第二。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也是基于这一基本出发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强调知识的转移,培养学生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出发点,不断转变传统的考试教学观念,转变应试教育形式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限制。在讲授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最后促成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在初中历史教學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也是学生的指导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学侵略和抵抗的过程中,通过鸦片战争的发生,我们可以了解毒品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让当代初中生建立远离毒品和不健康生活的人生价值观。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理解知识生产的意义和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动手实践,教师不包办代替。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对学生管得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枯燥乏味,缺乏活力。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运用主导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由于物理是一门开拓学生思维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课堂,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时,教师要搞好问题引学。问题引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学习方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引学不同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问一答、齐问齐答或半问接答式的随口而出……问题引学是构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跳一跳”,通过学生的学、思、议、练就能解决的问题。例如:笔者教学“三国鼎立”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每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人类,引导学生总结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规律,我对学生的交流与认识结论进行分析后,鼓励了获得正确结论的学生,肯定了他们探究的成功。对于分析不正确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我告诉他们要以科学严谨的历史态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获得历史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能锻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树立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初中历史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科目,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和历史思维、历史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把握好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明辨史实,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 (五)运用分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素养的差距已经相当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忽略学生的学情与能力差距,而统一进行无差别的教学,就会使一些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学习好的一些学生就会嫌教学内容太简单,教学进度太慢,没有新意,由此产生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降低。鉴于此种严重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法,应该有意识地分开对待它,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并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内容时发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学习时更加有效。在新课改下,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与智力差别为每个级别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提问时,对于一些智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老师应该有意地降低问题的难度,对于一些思维敏捷较强的学生,老师要提高问题的难度。并对他们进行不同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的上进性。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开放思想。通过对不同历史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的研究,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场景来再现历史情节。在教学中,教育者还能够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配置,在讲堂上显现此时的历史王朝气氛,让学生可以经过身临其境的演示提升对历史的了解。 (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启示下,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功能,并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学校应加大多媒体器材投入力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其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历史知识,更好的掌握历史学科真正的魅力。再次,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可以扩大适用范围,使多媒体不局限于课堂呈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和学生所起的主体作用。如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知识变换成小视频,随时供学生查阅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实现视频内容的传播,让学生对历史有整体而具体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群组,让学生在自己搭建交流的平台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学习。这样,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 也在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观,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高效课堂的良好结构。 (七)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的特点就是很难通过笔试来考查,因而教师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道德教育上。他们始终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欠缺情感道德、人文素养、价值观和人格等多种教育。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内容自然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显而易见,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其他内容都被忽视,这也就是德育渗透难以全部落实的原因。2017年新课改中重视“立德树人”的培养,而我们现阶段却忽视其德育的建设。有些学校不重视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的思想偏激,行为异常,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所以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第一要务就是坚持立德树人这条标尺,这也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挥当代“以史为鉴”的价值。 简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历史教学要在不停的变化现实中继续创新,与时俱进,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学习和探究。最终,找出适应特定阶段的讲授方法,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激励学生各方面发展。 【參考文献】 [1]韩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3-34 [2]蔡丹.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