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范文

    姜小琴

    【摘要】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要从审题时的良好习惯和解题时的良好习惯以及检验时的良好习惯培养做起,循序渐进逐渐养成.

    【关键词】解题;习惯;审题;解题;检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学数学不做题如入宝山而空手归.”学生学数学,学好数学,靠课堂教师的传授远远不够,必须有自己亲历的足够的解题实践,同时,正确解题也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正确解题更是学生形成解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而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好习惯受益终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热情、兴趣,从而能学好数学.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是从低年级开始,中年级巩固,高年级加强,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审题时良好习惯的培养

    正确解题审题是开始也是关键,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就是审题的过程,审题不仅仅是读题,审题应该是通过读题获取数学基本信息后进行细致分析、处理的一个多处加工的过程.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不是装模作样,不是走马观花,更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题时应聚精会神,低年级时认字不多可以大声读逐渐到小声读到最终学会默读,读题时要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字逐句读,不能眼睛一扫而过,不能读一半就着急动笔.

    读题时要抓住重点词,關键字,这些题眼要重读,如题中的“一共”“还剩”“原来”“现在”“增加了”“增加到”“比……多”“比……少”这些关键词句对正确解题、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找到突破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题时要读出题目的“陷阱”.学生掉入陷阱往往都是没有特别留意题目要求,用方程解不能用算术方法解,得数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没看到,能简算的要简算不能全死算,也不能为了简便不好简便也简便.

    遇到看似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思维往往理不清头绪,无从下手,往往不会想或想不清楚,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掌握解题思路.如画线段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思考的方法,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可以使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呈现,让条件、问题变得清晰起来.

    二、解题时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认真审题后进入独立解题阶段,我们提倡和鼓励学生方法多样化,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要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是说解题要求可以降低,可以随便,解题要求要严格、规范,但不能限制过死.

    (一)书写要工整

    书写工整与否对解题的正确率有直接影响.一份潦草的作业可以想象正确率不可能有多高,一份整洁的作业一定可以让我们推测它的主人是一个认真、踏实的学生,书写马虎,数字不清很可能自己在解题过程中上面写的是0下面抄成6,想的是9写的却是7,这样的作业怎么可能有高的正确率?

    其实从一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学生就已经开始练习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正是这一段时间的数字书写练习和以后的巩固逐渐使每一名学生有了只属于自己的数学字体.随着年级的升高,出现了小数、分数、正数、负数、小数点、各种数学符号我们都应该在它们第一次出现时就给学生提出严格的书写要求,不要在出现问题时去纠正,那时已经很难很难.

    (二)格式要规范

    无论是计算题还是解决问题都应该严格按照教材例题的格式规范书写,这不是死板也不是教条,这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格、有序而准备,不允许出现任何“偷工减料”缺过程或加步骤的现象,答句要完整,方程要解设,解方程的等号要上下对齐,方程没有单位名称,算术方法不能忘了单位名称,混合运算用递等式等号在式子左下方上下对齐,画图要用尺,划线要用尺.

    (三)教师要示范

    小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不少习惯就是通过模仿不知不觉形成的,一个严谨的数学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也同样严谨,一个散漫的数学教师他的学生大都会同样散漫,教师在课堂上工整的板书,完整的步骤,对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会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巨大的影响.

    三、检验时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往往满足于列好算式算出得数便匆忙写好答句认为解题结束,其实不然,检验同样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学生常常忽略检验,嫌麻烦,感觉不必要,其实检验不仅必要而且重要,检验可以让我们发现解题正确与否,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从而真正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检验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再算一遍,但有时再算一遍学生仍会重复自觉的错误从而无法发现错误,不妨用些其他的检验方法.

    (一)估算法

    用估算方法进行验算只要看看结果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或者是否符合题意,估算方法检验不仅简单而且常常能很快发现问题.

    (二)倒推法

    倒推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把结果当作已知条件放入题中看看是否满足.

    (三)换一种解法

    换一种思路,换一种解法看两种解法结果是否一致.

    良好的解题习惯需要长期的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努力按照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去做,在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金成梁.中小学数学教学艺术与教材建设[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4

    [3]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