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Ca(OH)2溶解度“异常”的探究学习
范文

    罗鹏 谢巧兵

    摘要:针对Ca(OH)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反常情况,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摩尔溶解度和Ksp,ΔGθ并溶解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Ca(OH)2;摩尔溶解度;Ksp;ΔGθ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5-007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5.027

    一、 问题与困惑

    一方面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平衡及其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直观的感受的情境。另一方面,学生熟知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对此,学生往往对告知的结论,缺乏理性的认识。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化学选修班。

    二 、教学目标

    以Ca(OH)2溶解度的“异常”现象为教学情境,运用相关原理,探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1. 利用盐酸滴定Ca(OH)2饱和溶液,测定不同温度下的Ca(OH)2的溶解度。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理解化学中的“异常”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

    1. 初中学习过溶解度,那什么是溶解度?通常的表示方式方法有哪些?

    2. 能用物质的量来表示溶解度吗?

    【知识准备】

    难溶物质摩尔溶解度(s):1L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L)。

    ΔGθ与Ksp关系:ΔGTθ=-RT1nKsp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探究实验做好铺垫。

    [环节二]

    师:配制不同温度下的Ca(OH)2的饱和溶液,如何实现?

    生:在不同温度下(25、100℃时),将过量的Ca(OH)2加入到水中,形成浊液:

    Ca(OH)2(固体)■Ca2+(aq)+2OH-(aq)

    将浊液过滤所得澄清滤液即为其饱和溶液。

    师:如何在100℃时实现过滤?如何保持整个实验过程在100℃完成?

    生:一边加热一边过滤。

    师:有这样的仪器吗?介绍恒温过滤漏斗,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本实验所用的特殊仪器,恒温热过滤漏斗。

    [环节三]

    师: 如何测定Ca(OH)2溶解度?

    生: 方法一:测定溶液的pH值。

    方法二:通过标准酸溶液滴定饱和Ca(OH)2来测定其溶解度。师:对Ca(OH)2而言,一方面必须考虑生成的多核和/或单核羟合络离子对溶解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 要注意纯水本身电离出来的那部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1-2]。所以简单的测定溶液pH是不能测定Ca(OH)2溶解度(误差较大)。只能采取第二种方法。

    Ca2+(aq)+2OH-(aq)+2H+(aq)+2Cl-■Ca2+(aq)+2Cl-+2H2O

    n[Ca(OH)2]=1/2·n[HCl]

    s=n[Ca(OH)2]/V[Ca(OH)2]=1/2·c(HCl)·V(HCl)/V[Ca(OH)2]

    Ksp=[Ca2+]·[OH-]2=4s3(1)

    [探究活动,学生实验]

    25℃时:配制Ca(OH)2过饱和溶液(约40mL,确保溶液中有过量的固体存在),电磁器搅拌至少1小时。用漏斗过滤后得到滤液。用移液管取10.00mL滤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并加入一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约0.0016mol/L的乙醇水溶液),用标准盐酸(约0.012mol/L)滴定,滴定终点为蓝色消失并稍微变黄。

    100℃时:在一个250mL烧杯盛放蒸馏水(约100mL)加热至沸腾。几分钟后,加入Ca(OH)2(约2g)。并保持在沸点,电磁器缓慢搅拌约两分钟。倒出大约45mL浊液采用如图1的热过滤装置[1],趁热立即过滤得滤液。冷却后,用移液管取三份(每份10.00mL)按如上方法滴定。(冷却后不会有固体析出)

    设计意图:通过滴定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计算溶解平衡常数,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变,探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

    四、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Ca(OH)2的溶解度反常(低温时溶解度比高温时要大)。本节课通过引入摩尔溶解度,计算溶解过程,再计算其溶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因此,从热力学角度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过程中ΔG增大,说明温度升高时反而不利于其溶解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祥麟. 难溶氢氧化物在纯水中的溶解度[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110-103

    [2] Stability Constants of Metal-Ion Complex, Sillen, L.G.Martell, A.S., Eds., The Chemical Society:London , 1964;42

    摘要:针对Ca(OH)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反常情况,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摩尔溶解度和Ksp,ΔGθ并溶解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Ca(OH)2;摩尔溶解度;Ksp;ΔGθ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5-007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5.027

    一、 问题与困惑

    一方面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平衡及其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直观的感受的情境。另一方面,学生熟知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对此,学生往往对告知的结论,缺乏理性的认识。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化学选修班。

    二 、教学目标

    以Ca(OH)2溶解度的“异常”现象为教学情境,运用相关原理,探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1. 利用盐酸滴定Ca(OH)2饱和溶液,测定不同温度下的Ca(OH)2的溶解度。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理解化学中的“异常”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

    1. 初中学习过溶解度,那什么是溶解度?通常的表示方式方法有哪些?

    2. 能用物质的量来表示溶解度吗?

    【知识准备】

    难溶物质摩尔溶解度(s):1L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L)。

    ΔGθ与Ksp关系:ΔGTθ=-RT1nKsp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探究实验做好铺垫。

    [环节二]

    师:配制不同温度下的Ca(OH)2的饱和溶液,如何实现?

    生:在不同温度下(25、100℃时),将过量的Ca(OH)2加入到水中,形成浊液:

    Ca(OH)2(固体)■Ca2+(aq)+2OH-(aq)

    将浊液过滤所得澄清滤液即为其饱和溶液。

    师:如何在100℃时实现过滤?如何保持整个实验过程在100℃完成?

    生:一边加热一边过滤。

    师:有这样的仪器吗?介绍恒温过滤漏斗,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本实验所用的特殊仪器,恒温热过滤漏斗。

    [环节三]

    师: 如何测定Ca(OH)2溶解度?

    生: 方法一:测定溶液的pH值。

    方法二:通过标准酸溶液滴定饱和Ca(OH)2来测定其溶解度。师:对Ca(OH)2而言,一方面必须考虑生成的多核和/或单核羟合络离子对溶解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 要注意纯水本身电离出来的那部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1-2]。所以简单的测定溶液pH是不能测定Ca(OH)2溶解度(误差较大)。只能采取第二种方法。

    Ca2+(aq)+2OH-(aq)+2H+(aq)+2Cl-■Ca2+(aq)+2Cl-+2H2O

    n[Ca(OH)2]=1/2·n[HCl]

    s=n[Ca(OH)2]/V[Ca(OH)2]=1/2·c(HCl)·V(HCl)/V[Ca(OH)2]

    Ksp=[Ca2+]·[OH-]2=4s3(1)

    [探究活动,学生实验]

    25℃时:配制Ca(OH)2过饱和溶液(约40mL,确保溶液中有过量的固体存在),电磁器搅拌至少1小时。用漏斗过滤后得到滤液。用移液管取10.00mL滤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并加入一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约0.0016mol/L的乙醇水溶液),用标准盐酸(约0.012mol/L)滴定,滴定终点为蓝色消失并稍微变黄。

    100℃时:在一个250mL烧杯盛放蒸馏水(约100mL)加热至沸腾。几分钟后,加入Ca(OH)2(约2g)。并保持在沸点,电磁器缓慢搅拌约两分钟。倒出大约45mL浊液采用如图1的热过滤装置[1],趁热立即过滤得滤液。冷却后,用移液管取三份(每份10.00mL)按如上方法滴定。(冷却后不会有固体析出)

    设计意图:通过滴定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计算溶解平衡常数,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变,探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

    四、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Ca(OH)2的溶解度反常(低温时溶解度比高温时要大)。本节课通过引入摩尔溶解度,计算溶解过程,再计算其溶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因此,从热力学角度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过程中ΔG增大,说明温度升高时反而不利于其溶解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祥麟. 难溶氢氧化物在纯水中的溶解度[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110-103

    [2] Stability Constants of Metal-Ion Complex, Sillen, L.G.Martell, A.S., Eds., The Chemical Society:London , 1964;42

    摘要:针对Ca(OH)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反常情况,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摩尔溶解度和Ksp,ΔGθ并溶解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Ca(OH)2;摩尔溶解度;Ksp;ΔGθ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5-007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5.027

    一、 问题与困惑

    一方面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平衡及其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直观的感受的情境。另一方面,学生熟知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对此,学生往往对告知的结论,缺乏理性的认识。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化学选修班。

    二 、教学目标

    以Ca(OH)2溶解度的“异常”现象为教学情境,运用相关原理,探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1. 利用盐酸滴定Ca(OH)2饱和溶液,测定不同温度下的Ca(OH)2的溶解度。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理解化学中的“异常”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

    1. 初中学习过溶解度,那什么是溶解度?通常的表示方式方法有哪些?

    2. 能用物质的量来表示溶解度吗?

    【知识准备】

    难溶物质摩尔溶解度(s):1L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L)。

    ΔGθ与Ksp关系:ΔGTθ=-RT1nKsp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探究实验做好铺垫。

    [环节二]

    师:配制不同温度下的Ca(OH)2的饱和溶液,如何实现?

    生:在不同温度下(25、100℃时),将过量的Ca(OH)2加入到水中,形成浊液:

    Ca(OH)2(固体)■Ca2+(aq)+2OH-(aq)

    将浊液过滤所得澄清滤液即为其饱和溶液。

    师:如何在100℃时实现过滤?如何保持整个实验过程在100℃完成?

    生:一边加热一边过滤。

    师:有这样的仪器吗?介绍恒温过滤漏斗,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本实验所用的特殊仪器,恒温热过滤漏斗。

    [环节三]

    师: 如何测定Ca(OH)2溶解度?

    生: 方法一:测定溶液的pH值。

    方法二:通过标准酸溶液滴定饱和Ca(OH)2来测定其溶解度。师:对Ca(OH)2而言,一方面必须考虑生成的多核和/或单核羟合络离子对溶解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 要注意纯水本身电离出来的那部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1-2]。所以简单的测定溶液pH是不能测定Ca(OH)2溶解度(误差较大)。只能采取第二种方法。

    Ca2+(aq)+2OH-(aq)+2H+(aq)+2Cl-■Ca2+(aq)+2Cl-+2H2O

    n[Ca(OH)2]=1/2·n[HCl]

    s=n[Ca(OH)2]/V[Ca(OH)2]=1/2·c(HCl)·V(HCl)/V[Ca(OH)2]

    Ksp=[Ca2+]·[OH-]2=4s3(1)

    [探究活动,学生实验]

    25℃时:配制Ca(OH)2过饱和溶液(约40mL,确保溶液中有过量的固体存在),电磁器搅拌至少1小时。用漏斗过滤后得到滤液。用移液管取10.00mL滤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并加入一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约0.0016mol/L的乙醇水溶液),用标准盐酸(约0.012mol/L)滴定,滴定终点为蓝色消失并稍微变黄。

    100℃时:在一个250mL烧杯盛放蒸馏水(约100mL)加热至沸腾。几分钟后,加入Ca(OH)2(约2g)。并保持在沸点,电磁器缓慢搅拌约两分钟。倒出大约45mL浊液采用如图1的热过滤装置[1],趁热立即过滤得滤液。冷却后,用移液管取三份(每份10.00mL)按如上方法滴定。(冷却后不会有固体析出)

    设计意图:通过滴定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计算溶解平衡常数,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变,探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

    四、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Ca(OH)2的溶解度反常(低温时溶解度比高温时要大)。本节课通过引入摩尔溶解度,计算溶解过程,再计算其溶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因此,从热力学角度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过程中ΔG增大,说明温度升高时反而不利于其溶解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祥麟. 难溶氢氧化物在纯水中的溶解度[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110-103

    [2] Stability Constants of Metal-Ion Complex, Sillen, L.G.Martell, A.S., Eds., The Chemical Society:London , 1964;4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