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传播语境下广播新闻专题的多重价值初探 |
范文 | 魏敏 陈军 张欣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媒体从业者,要创新思路、积极行动,以更高水准的新闻作品体现国家的战略布局。本文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回家》为案例,回顾了作品从策划到制作的全过程,从对作品主题、内容、叙事结构上的精巧构思和艺术加工,为广播新闻专题节目的多重价值建构,探索全新的途径。 【关键词】时代主题 创作策略 人物情感 深入纪实 双线视角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一、紧扣时代重大主题 “新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树立起了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②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策划制作的《回家》这一作品,正是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的精品力作。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栖息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高原的鹤类动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多年来,由于人类对高原地区湖泊、湿地、沼泽、牧区的过度开发,黑颈鹤的生存和栖息环境受到不小的威胁。2018年,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记者捕捉到这一“有意思且更有意义”的新闻选题,采编制作了《回家》这一作品。该作品主创团队多次前往若尔盖藏区进行蹲点式挖掘采访,记录下不同时期与场景下关于黑颈鹤保护的人和事,“长镜头式”地还原了记者一年间的所见所闻,用原生态的文化符号讲述了发生在藏区的生态保护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川藏地区卓有成效的生态保护成绩。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能否坚持弘扬主旋律的方针,关系到能否真正做到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关系到能否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作品中描绘的美丽画卷以小见大地揭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时代主题,而作品中的故事既体现了基层干部群众落实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又呼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二、精心巧妙的创作策略 好的主题能够使作品自带较高的内在价值,而策划前置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有效表达,因为“即使是本质相同的事件,由于文本的表述框架不同,人们的反应或决策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诠释框架与不同的价值观、心理和行为倾向相关联”。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已经为人所共知,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如何做出新意,让大众化题材深入人心,颇具挑战。 在内容选取层面,主创团队翻阅过往报道和資料发现,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而随着若尔盖湿地环境的逐渐改善,带来的明显变化就是迁徙而来的黑颈鹤的数量日益增多。当地藏族同胞对黑颈鹤有着一份特殊情感,也一直流传着关于黑颈鹤的传说和故事。用黑颈鹤这一高原珍稀物种有机地链接起生活在当地的人和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主题,可以说,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而且极具画面感。 在写作手法上,该作品亦展现出匠心独运之处。主创团队介绍,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近年来,若尔盖县主要开展了“五大行动”。如果按照传统写作方式,围绕“五大行动”的实施和成效来行文,一则落入俗套,二则略显老套。在深刻了解若尔盖县湿地保护“五大行动”后,主创团队最终选取了湿地管护藏族大哥日科、黑颈鹤科研人员晋雨漪以及当地小学教师泽巴措作为该作品中的三位主角,通过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小见大,展现当地对于黑颈鹤及湿地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此外,该作品注重故事化和情感化的双重交织,采集的素材既有对普通人物的刻画,也有对时代主题的观察,兼具预设性和侧重性,彰显了该作品对接重大主题时的潜力,表现出主创团队较高的策划意识和扎实的业务功底。 三、细腻的人物情感 宏大而深刻的主题离不开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来承载,因为“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S.霍尔(Stuart Hall)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存在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做出完全相反的理解。为避免让厚重的主题显得干瘪,丧失说服力甚至被“对抗式解读”,故事和情感成为广播新闻专题创作中不变的努力方向。 藏族大哥日科是若尔盖花湖湿地的一名管护员。对他来说,守护黑颈鹤这份工作早已从一份收入来源变为一项神圣使命。在同龄人享受着都市精彩生活的时候,四川大学博士生晋雨漪却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艰苦的藏区高原科研事业。泽巴措时刻身体力行地教导着藏区孩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该作品以上述三条人物线索展开叙事,讲述了主人公的坚守和坚持,故事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向上力量——虽然研究结果无法立竿见影,保护成效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年复一年,当地藏族同胞的环保意识在加强,黑颈鹤的生存环境在逐步改善。 有传播学理论认为,媒体传播的内容对受众的行为有一定的示范效果,如议程设置功能(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就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这种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媒介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简单地追求真实的信息、判断媒介产品的价值,而在于培养多角度解读、阐释信息内容的能力。”《回家》这部作品中对保护黑颈鹤的经验总结以及对相关人物、事件的宣传报道,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起到一定的教育、激励、带动作用,为生态保护建设提供有效经验。 四、纪实的“原味”叙事 对广播新闻专题创作者而言,采访记录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个呈现创作者思想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创作者自身先被说服、感动的作品,才有望成为感动受众的好作品。 该作品的前期采访,扎实全面。主创团队在2018年分三次在不同季节前往若尔盖县进行蹲点式深入挖掘,收集了关于黑颈鹤保护的上百小时声音素材和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素材。 作品的后期创作力求保持内容的真实客观。为避免“带着结论找事例”,主创团队用原汁原味的场景声音“长镜头式”地还原了所见所闻,力求让听众身临其境。主创团队在采访时,录音笔几乎都处于录制状态,力求让该作品尽可能真实反映黑颈鹤和它生存的环境。在作品中,受众能听到科研人员爬塔时胶鞋碰撞铁杆的声音,能听到深夜高原吹得呼呼响的寒风声,亦能听到黑颈鹤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叫声…… 《回家》这部作品行文笔触质朴、真诚。一方面,简单的故事场景、朴实的人物对话,足以让受众感受到故事主角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另一方面,讲故事的关键是塑造人物,而塑造人物的关键是抓细节。该作品以记者第一视角来采写新闻,是一篇现场化、形象化、动态化、具象化的新闻作品,让受众有直击现场的感觉,极具说服力。同时,作品亦客觀呈现出了对旅游产业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关系处理的辩证思考,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给予了开放式探讨。 《回家》的作品风格饱含民族风情。新闻作品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客观的,但其写作风格可以是“散发文艺情怀”的。作品中贯穿始终的藏语对话、独具特色的藏族歌曲……这些原生态民族元素的运用,让作品的画面感极强,巧妙地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情感,让受众不由自主地被感染。 五、国际化的双线视角 形式的重要性在于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并通过记录人和事来诠释主题。藏族同胞信奉佛教,对黑颈鹤十分喜爱,称之为“仙鹤”“神鸟”“吉祥鸟”。在藏族同胞的心目中,黑颈鹤不只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更是一个历经各个生存阶段后不断成长的顽强生命,是藏民心中“神圣”的象征。 如果说在对黑颈鹤的关注中融入的情感元素使该作品的传播效果得以增强、放大,那么,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则不断对作品的社会效应进行着提炼、升华。黑颈鹤在与人类的相处中有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人在与黑颈鹤的关系中彰显出自己的价值。换言之,关爱黑颈鹤,就是关爱人类自己。从这一方面来看,该作品很好地体现了新时代下的中国风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建构和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关怀精神是全人类的、超越国界的。《回家》在四川广播电视台首播后,又在澳大利亚当地电台播出,并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全球传播。作品以真实自然的表现方式,将中国梦、中国理念、中国核心价值观阐释给国际社会,为讲好四川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记录伟大时代再添一臂之力。 六、结语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不仅要看到未来种种美好的可能,更要创新思路、积极行动,适应新时代下的受众需求,让新闻作品的价值实现得更广且更深。《回家》这一作品的“成功突围”,正是基于对当前时代主题的牢牢把握,以真实生活的现实题材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深入挖掘本土元素,真实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现实。无论在主题、叙事、内容亦或是精神内涵上,《回家》这一作品都实现了一次有益尝试——这正是广播新闻专题的价值所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