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苏州市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备考说开去 |
范文 | 黄金泉 摘要:从备考苏州市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出发,浅析如何解读高考试题化学数据,指出教材课后“练习与实践”中的某些习题不真实的地方,由教材中例题的考查,启示教学中应更注重教材文本的示范,以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专业素养;备考;化学数据;竞赛;真实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7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22 笔者参加了苏州市2016年中学教师专业素养化学学科竞赛,此次参赛的对象是全市公办、民办学校中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6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的全体专任教师,组织形式是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统一组织试题命制、试卷制作、闭卷考试、网上阅卷。考试的内容由教师基本素养和学科素养两部分组成。具体内容设置比例大致为:①基本素养,共为30分。分别为师德修养,约为10分;教育理论,约为10分;课标理解(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等),约为10分。②学科素养,共为120分。分别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含例题和习题),约为90分;近5年的高考试题,约为30分。尽管考试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习题、例题和近5年的高考试题,且有些题目做过、讲过不下十次,可谓“熟记于心”,但笔者心里就是没底。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平时做与在考试状态下做完全是两回事。对于学科素养,笔者专门进行了针对性的备考,在备考中,虽说过程比较艰辛,但确实收获不少也很充实,尤其是对部分教材内容、课后习题以及某些高考试题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应注重高考试题中化学数据推理 这次素养竞赛中,近5年江苏高考试题占30分,但究竟如何出题,是以原题的形式直接进行考查,还是以改编的形式考查,笔者不得而知。为避免失分严重,笔者将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又重新做了一遍,但这次重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答案的正确,更在探讨正确答案的缘由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因而对2016年江苏高考试题第16题产生了一些新的感悟。原试题摘录如下: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2)略。 (3)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 。 在2016年高考刚结束、试题刚解密阶段笔者第一次做第(3)小问题时,只是从给出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示中注意到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本没留意溶液中KClO3的含量100g·L-1这个数据,还误认为给出的这个数据纯粹是多此一举,因而当时采用的方法只是冷却结晶,可参考答案却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至于为什么要蒸发浓缩,并没有去做过多的思考,直至2016年8月初为应对本次化学素养竞赛,笔者又重新做到该试题,为以防命题人以“简析其原因”的方式考查,笔者对“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这个数据引起了重视:试题为什么要给出溶液中KClO3含量这个数据?它透露出什么信息?该信息对解题有什么帮助?如何处理?等等。后来笔者试着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L,则溶液中KClO3的质量为100g,若溶液的体积近似为水的体积,1000g水中大约溶解了100gKClO3,即100g水中溶解了大约10gKClO3,从图示中大致可以看出对应的温度是30℃左右,也就是说题干中之所以给出“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实际上是想间接告诉考生KClO3大致在30℃左右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如果直接冷却(即使冷却到0℃),析出的晶体也不多,因此为满足“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 这个题设要求,所以要先“蒸发浓缩”,后再“冷却结晶”。至此,笔者茅塞顿开,也由衷地佩服高考命题者的精心设计和“良苦用心”,其目的是想考查学生基于“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这个证据,去推理KClO3大致在多少温度能够达到饱和状态。依据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原本就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具备的内容,这或许是在为2018年高考制度改革的过渡打下伏笔,以唤醒一线教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高度重视吧。当然,同时也告诫了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重视题干中化学数据的解读和依据证据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二、应注重“练习与实践”中习题的真实性 在备考中,笔者发现“练习与实践”中的某些习题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如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1]专题1第二单元“练习与实践”第3题: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样品0.352g,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g和0.528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据题意,本题中采用了无水硫酸铜来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蒸气,笔者就纳闷了,利用无水硫酸铜结合水前后的特征颜色变化,可定性检验体系中少量水的存在,这是中学教学使用无水硫酸铜的潜在约定,这一点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但用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吸水,笔者查阅资料迄今未见实例,尤其用来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蒸气。那么,无水硫酸铜与较高温度水蒸气的结合能力究竟如何?与常见的碱石灰、浓硫酸等相比,吸水效果又如何?笔者查阅了有關文献资料[1],从吸水容量角度分析,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常温下最多形成含5分子结晶水的水合物,理论上吸水容量为■≈0.56。而实际上用无水硫酸铜吸收有机物燃烧产物水时,由于吸收水蒸气时混合体系温度的不确定性(一般都较高),真正的吸收容量还小的多,吸收一定量水蒸气需消耗干燥剂的质量相对偏大。此外,无水硫酸铜吸水也不够快速、彻底。因此,无水硫酸铜不宜用于吸收水蒸气,特别是水蒸气量较大、温度较高时,效果更差。可见,教材习题中选用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无论从实验效果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都不是明智之举,应用其他干燥剂替代。 三、应注重教材文本的教学示范 此次素养竞赛有一项是针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含例题和习题)进行命题考查的,按以往命题惯例,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给出教材文本上的一段原话,根据这段原话命制一道习题,并给出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有时是给出教材上一则“活动与探究”,根据其活动内容,指出其教学意义所在或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时是直接考查课本上的例题,要求说明该例题对自己的教学有何启示等等。如2016年苏州市化学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中就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了苏教版《化学1》[2]专题1第一单元“物质的量”中的例题1,现部分摘录如下:【例1】483gNa2SO4·10H2O中所含Na+和SO4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这道例题,要不是在这次素养竞赛中涉及到,也不会引起笔者的重视。就是这么一道看似十分简单的题目,据说得分率非常低,是题目难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得分率如此之低呢?运算过程应该不成问题呀!记得在考试时,笔者先将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即先求出■= n(Na2SO4·10H2O)=1.5mol,■正好除尽,于是想也没有多想就把答案填写上去:3mol和1.5mol。考完后笔者仔细查阅了《化学1》课本第8页上的这道例题1惊讶发现,计算结果并非如此,而是n(Na+)= 1.50mol×2=3.00mol,n(SO42-)=1.50mol×1=1.50mol。即例题1上的最终计算结果都保留了3位有效数字!这一点笔者在以往的高一教学(包括这次备考准备)中都没有在意。计算结果为何要保留3位有效数字?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如果是483.0g,那最终计算结果应保留4位有效数字,这毋庸置疑,因为在本单元“物质的聚集状态”中的例2和例3就有所示范,在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第18题的计算中也有所体现,即应注重有效数字的运用。可483是个整数呀,当时笔者在考试时这样想,应该不需要也不必考虑有效数字了,未曾注意483就是3位有效数字,因而最终计算结果理应保留3位(注:最终结果之所以保留3位有效数字,有同行认为可能与称量仪器的精度有关,但笔者还是基本认同文中观点,也欢迎专家批评指正)这或许就是本例题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也是命题者之所以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我们的真正意图吧。 四、感悟 筆者几乎是作为唯一年龄超过45周岁的教师参加了此次化学素养竞赛,虽说重在参与,最终还获得了三等奖,但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一则为督促青年教师积极备考,以促进他们专业素养和把握学科能力的提升,尽管笔者早已过了比赛年龄,但还是毅然报名参加了此次竞赛,为他们树立榜样,因为江苏高考模式的原因,多数年轻教师连上高中选修课程的机会都没有,对教材内容和课后习题非常陌生;二则年龄偏大,眼睛还有了远视,近距离看试卷模模糊糊,只好远看,可字又太小,这样答题速度就非常慢;三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做题,答题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计算题,平时都是抄好标准答案然后去讲评,很少亲自算,即便要算也是借助计算器,闭卷考试就不一样了,必须亲手算,可又生怕计算错误,所以往往要重复计算多次才放心,这样就白白地浪费了时间,以至于有些题目来不及思考就匆匆作答,结果在答题细节、解题规范方面“漏洞百出”。因为是教师参与的考试,所以会在评分标准上对答题规范和细节方面严格要求,况且在把握学科能力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答题细节上。诚然,这次素养竞赛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说明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但至少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连课本上最基本的例题、课后习题都不能完全把控,还谈何有效教学?他的教学水平还能好到哪里去?我们总是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自己连半桶水都不具备,岂不误人子弟?所以说苏州市举办这样的素养竞赛很有必要也很及时,至少笔者通过此次备考,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把握学科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增强了自己“在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自己教学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晓菊, 韵海鹰.五水硫酸铜的热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7(6)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6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