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选秀节目的粉丝及其社群建构
范文

    张羽帆 赵瑜

    

    摘要:近年来,养成类选秀节目的粉丝群体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商业价值。文章以养成类选秀節目《Produce101》的粉丝社群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选秀节目粉丝社群的建构和内部互动。研究发现,选秀节目粉丝社群的建构和互动以社交媒体为载体,具有更强的裂变性和聚合力。社群内部层次分明,以粉丝站为代表,整个社群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的趋势。在粉丝站的带领下,社群成员的互动行为趋于集体化,深度参与运营“造星”,开始担任偶像的“经纪人”角色,粉丝站也成为社群经济开发的关键。

    关键词:粉丝文化 社群 情感联结

    国内的粉丝文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5年《超级女声》这档现象级选秀节目播出之后,粉丝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粉丝社群活跃在百度贴吧等虚拟社区,粉丝团的组织化程度日益增强。《Produce101》是韩国一档养成类选秀节目,以“百分之百由观众投票决定的偶像团体养成计划”为概念,赋予观众“国民制作人”的身份。《Produce101》“养成”的粉丝社群体现出了当下粉丝文化和粉丝社群的新特征。

    《Produce101》丝社群案例分析

    本研究试图探讨粉丝社群内部的组织架构及互动状态,深入了解粉丝心理,因此选择了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微博上以粉丝身份,定期参与《Produce101》微博超级话题讨论;其次,加入《Produce101》相关的两个粉丝站,即 @WANNA·ONE厨房用品开发部(《Produce101》第二季出道男团团站)和@Clefairy_高田健太个人站(《Produce101》选手高田健太应援站),在其中担任翻译和视频制作的工作。并参与了WANNA·ONE回归打榜工作,以及高田健太的生日应援组织工作。

    本研究选取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在《Produce101》相关粉丝社群中参与程度不同的13人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涵盖了粉丝站站长、粉丝站工作人员、“粉头”(粉丝社群中的个体意见领袖)、狂热粉丝、普通粉丝、路人粉丝等。

    通过对《Produce101》粉丝社群的参与式观察,本研究发现《Produce101》粉丝(以下简称“101粉丝”)之间的互动以线上互动为主,线下互动为辅,呈现出以下新特征。

    互动行为依托于社交平台。微博和B站是在访谈中最常被提及的粉丝社群互动平台。微博是粉丝互动的主阵地,B站则作为其补充,作为提供发布视频资源和提供直播实时讨论场所。和百度贴吧等主题社区相比,微博等社交平台具有三大优势:实时性、开放性和社交性。个体之间不仅可以实现实时交流,而且个体在多个社群中的多维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用户同时参与多个社群,各个社群之间呈现出多维度的关联性,使社群传播更容易呈现跨边界的扩散。①这也意味着,以社交平台为互动场所的粉丝社群,其传播模式比之前更具有裂变性。我们常常能看到某个明星的粉丝以集体的姿态闯入大众的视野,比如登上热搜榜,实现粉丝希望的“出圈”。

    粉丝社群也依托于社交平台,形成一种固定的建构机制。最初,个体粉丝分散在微博各处,他们受同一个文本或者偶像吸引,但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只能在自己的主页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影响力也仅限于自己的好友圈。而微博则为这些尚未联结在一起的个体粉丝们提供了连接点:超级话题。超级话题是微博设置的一个兴趣社区功能,只要在发布微博时,带上相关话题,如“Produce101”,该粉丝发布的内容就会出现在超级话题中,被展示给其他粉丝。个体粉丝可以在偶像相关的超级话题中彼此确认粉丝的身份,在交流中组成非正式的、松散的粉丝社群。不仅是微博,包括Twitter、Instagram等粉丝社群和粉丝站活跃的社交软件,都设置了带话题标签这一功能,帮助个体粉丝找到“组织”。

    粉丝站的出现成为粉丝社群组织化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粉丝社群中一些具备专业技能的成员成立粉丝站,建立专属账号,发布偶像的最新动态。与超级话题相比,粉丝站发布的消息更及时、准确、权威。除了消息分发,粉丝站还承担着组织应援、建立秩序的工作。原本松散的粉丝群体围绕着粉丝站变得更为紧密,组织化程度更高,粉丝的行为也变得更加统一。同时,由于粉丝站的建立者往往是一群“职业粉丝”,他们往往有粉丝站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源或制图等特殊技能,因此粉丝站往往会成为文本创造的高产地,直接提高整个粉丝社群的创作能力,也成为粉丝社群气质的打造者。即微博上,超级话题将粉丝聚集到一起,而粉丝站则引导粉丝社群走向成熟、走向组织化。

    互动行为组织化、集体化。101粉丝个人之间的互动也以闲聊和文本创造这两种形式为主。②粉丝们使用特定的“行话”进行交流,比如自称“101女孩”,使用大量缩写,如用“dbq”表示“对不起”。

    值得注意的是,101粉丝社群中的互动出现了越来越多更具组织化的集体行为,包括投票、控评和集资应援等。比如投票,各家粉丝站会组建投票群,由粉丝站购买大量账号,在群内分发投票账号,每位粉丝需要登录多个账号进行投票。部分粉丝站还会开发小程序以简化投票流程,实现自动投票。控评则是一种有组织的线上舆论净化行为。粉丝站会给出几个统一的文案模板,然后由粉丝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评论区。

    不仅如此,粉丝主动购买偶像相关产品的消费行为,也逐渐呈现集体化和组织化的趋势。粉丝社群自觉承担了为偶像冲销量的“责任”,消费逐渐演变为一种群体文化,而非仅仅是个人主观意愿的体现,如有受访者就表示:“这个圈子的文化就是真心喜欢,支持,就是要花钱,感觉也有一部分是圈子环境所迫。”(01号被访者,女,22岁)

    《Produce101》粉丝社群的结构层级

    粉丝社群内部层级。根据在社群中的参与度和发挥作用的不同,我们可将101粉丝划分为核心粉丝、贡献粉丝、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四类。

    核心粉丝主要是指大量的粉丝站,他们以集体的名义行动,负责偶像最新信息的跟踪发布,应援活动组织。他们行动訓练有素,并且具有专业的内容生产能力,是文本创造的主力军。贡献粉丝指的是粉丝社群内的部分意见领袖,在粉丝社群内常被称为“粉头”。这类粉丝往往是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个人粉丝,他们产出的优质内容与核心粉丝、粉丝站的内容相互补充,在社群内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活跃粉丝是指社群内较少进行内容产出,但却积极参与内容传播、产生互动的粉丝群体。他们参与互动频率高,积极响应粉丝站的号召,且在消费上具有狂热性。普通粉丝是指那些在社群中的活动以浏览为主,很少参与互动或是产出内容的粉丝群体,这类粉丝占到了整个粉丝社群中的大部分。

    四类粉丝在整个粉丝社群中呈现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分布:

    粉丝站内部层级。一个较为完整的101粉丝站内部结构往往分为三个层级:以站长和统筹为核心的高层,主要负责整体决策和统筹,以及和其他粉丝站之间的联系;各个部门分管组长,参与高层的策划,并负责分配任务;各个部门的组员,主要负责执行工作。另外,大型粉丝站一般会设有实习考核群,报名的粉丝通过试用期方可成为正式成员,考核内容包括:技能熟练度、“属性”(对偶像的忠诚度)等。

    大型粉丝站的内部往往呈现“等级式”的管理方式,并从上而下实行信息控制。站长等高层人员往往掌握着粉丝站集资账号,直接掌管大量资金,同时对接各类活动主办方,负责执行工作的组员则基本无法参与活动策划等工作。一位WANNA·ONE应援站前任翻译就表示:“我虽然在站子里,但是做生日应援的时候,集了多少钱,站长他们自己出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我也是等到活动结束,站子正式对外公示的时候才知道的,和一般粉丝没什么区别。”(06号被访者,女,22岁)

    相反,一些小型粉丝站的管理方式则相对扁平化。成员按职能分工,由站长统一管理和联络,不设组长,遇到问题由所有成员共同商讨解决。无论组织大小,101粉丝站都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已具备一定的组织化特征。粉丝站与松散的粉丝交流群不同,其内部往往结构严谨,分工明确,体现出了强大的协作力,一个粉丝站就宛如一个高效运转的艺人宣传团队。第二,粉丝站内部具有实名制的倾向。粉丝站的工作联系往往通过QQ或者微信等私人社交工具展开,新成员加入时往往被要求“爆照”,提供本人照片。由于涉及资金较大,站内高层往往会被要求公开部分个人信息,受到其他成员的监督。

    粉丝“自治区”。需要注意的是,粉丝社群内虽然形成了等级分层,但是不同层级之间并非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虽然实行自上而下的信息控制,但不同层级之间始终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换和监督。粉丝站在组织应援时,集资情况和应援完成情况必须对外公示,受到个体粉丝的监督。而个体粉丝的行为也会受到粉丝站的监督,如果有粉丝多次违反社群规范,粉丝站就会对其进行公开批评,甚至将其逐出社群。而同一级的成员之间则是一种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博弈关系,一个成熟的粉丝社群就如同一个“粉丝自治区”。

    粉丝社群情感联结机制

    想象的共同体。粉丝首先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个人粉丝以对偶像的喜爱为起点而联结在一起,并在观展中建立了一种亲密关系,实现了一种“纯粹的友谊”与情感的共鸣。正如詹金斯所说,“粉丝圈内的亲密感和社群主义,与尘俗社会中人与人的疏离形成了对比”。③而当社群中成员凝聚在一起,进行集体互动时,实际上他们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进行需求表达,获得社会认同,这同时也强化了集体的情感。

    社群内各层级之间的情感联结。粉丝社群中的四个层级核心粉丝(粉丝站)、贡献粉丝(“粉头”)、狂热粉丝和普通粉丝在互动中进行情感交流,不断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从而增强社群内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和社群粘性。

    粉丝站起到了凝聚整个社群的作用,他们成为了个体粉丝与偶像之间的纽带,也是普通粉丝在社群内重要的情感寄托。某种程度上,粉丝站是整个粉丝社群的气质打造者。

    “粉头”作为社群内的意见领袖,一方面在优质内容产出上和粉丝站形成互补;另一方面,“粉头”极具个人风格的表达,更易引发粉丝的认同感,与粉丝站形成“气质互补”,也让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感受到社群的人情味。

    活跃粉丝则是社群互动的主力军,他们与粉丝站、“粉头”进行高频率的互动,积极响应粉丝站的号召,活跃社群氛围。粉丝站和“粉头”在与其互动中获得成就感;普通粉丝则可在围观其互动过程的同时,从互动的喧闹中感受到社群的温暖。④普通粉丝往往是社群内那些“小透明”,他们占据了整个社群的大部分,但是却很少在社群内主动进行互动。他们的存在可以为活跃粉丝提供心理满足感,满足他们在社群中自我的地位确认需求和虚荣心,促使活跃粉丝的持续互动。

    作为一档选秀节目的粉丝,社群成员的身份不再仅仅是“追星族”,而更多的是“造星者”,粉丝们甚至像“家长”一样为选手保驾护航,像“经纪人”一样为偶像进行职业规划。在粉丝站的带领下,粉丝通过各种有组织的集体行为来向投资者和大众证明偶像的商业价值,从而为其争取到更好的资源,甚至会以集体的名义与经济公司博弈,要求直接参与偶像的职业规划。在这其中,粉丝站成为了开发社群商业价值的关键。他们不仅有组织地为提高偶像的商业价值不断努力,同时鼓励粉丝为偶像消费,并组织集体性的消费行为。

    结论

    本研究以养成类选秀节目《Produce101》的粉丝社群为研究对象,探讨选秀节目粉丝社群的建构与内部互动。研究发现,融媒体时代,粉丝社群建构与互动的阵地从主题社区转移到了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裂变性助力粉丝社群的形成。个体粉丝通过社交媒体的兴趣社区聚集,形成松散的粉丝社群,并在粉丝站的引导下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粉丝社群的内部层级可分为核心粉丝、贡献粉丝、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四个层级。这其中作为核心粉丝的粉丝站是组织化程度最高,其内部结构严谨、等级明确,协作能力强。在粉丝站的带领下,社群成员的互动行为呈现出集体化的特征。另外,粉丝社群功能被拓展,社群成员深度参与造星过程,开始担任“家长式经纪人”与狂热消费者的双重角色。

    与一般想象中的“乌合之众”不同,粉丝社群有清晰的组织分工与协同机制,对偶像的情感投射构成该社群的情感联结基础。随着粉丝经济的开发,消费主义渗透进入粉丝群体,经济力量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收编了原本具备一定文化抵抗意味的青年文化群体。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注释:①金 韶,倪 宁:《“社群经济”的传播特征和商业模式》,《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 (4)。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74-179页。

    ③[美]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82页。

    ④张玉佩:《从媒体影像观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新闻学研究》,2004(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