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做好直播访谈节目的几个要点 |
范文 | 陈燕霞 【摘要】对于直播访谈节目来说,事前策划是节目成功的保证,嘉宾遴选是节目导向正确的保障;同时,节目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新闻业务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节目驾驭能力。 【关键词】直播访谈节目 策划 遴选 提问 应变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访谈节目尤其是直播访谈节目中,要做到对节目掌控有力、主持把握有度、嘉宾说话心中有底、话题导向心中有数,不仅要求事先做好策划及嘉宾遴选工作,还要求主持人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新闻业务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节目主持与驾驭能力。 一、事前策划——节目运行成功的保障 事前策划是直播节目成功的保证。没有事前策划,节目的主题就难以凸显,节目的背景就难以显现,节目的灵动就难以表现,节目的正常运行也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许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1.策划是获取节目要义的基本要求 一个节目特别是大型直播节目,其策划会在多方面展现,包括主旨要求、观点要求、内容要求、结构要求、语言要求等,都会有很具体详细的要求。策划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尽可能多地把人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尽可能使自己的节目与众不同且有自己的特色。在做人物访谈节目时,应仔细阅读嘉宾的相关资料,从中选出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整个访谈节目的有力补充,也作为让听众深度了解嘉宾的一个点面。 2.策划是为了凸显节目的亮点 每一档节目都有它自身的侧重点和亮点。同一个人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分,体现他不同的华彩片断。比如,在做访谈节目的策划时,对问题的设计常常在30个以上,深浅不一,方面不同,揭密程度也有所不同,它们之间既相互连贯又步步深入。而开头的设计尤其重要,它是吸引听众听下去的导引图。有了众多的考虑,节目自然有其精彩亮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文化名家访谈》对蒋大为的访谈中,针对蒋大为引为自豪的65岁高龄还精力旺盛的表现,设计了这样的开头: 主持人:蒋大为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是中国歌坛上的一棵长青树。上世纪80年代他演唱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曲一举成名,在他42年的演艺生涯当中,演唱过上千首歌曲和上百部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歌,深受歌迷喜爱。前不久,华夏之声记者陈燕、洪涛采访了他。 记者:您现在一周能演几场(演出)啊? 蒋大为:我几乎一个月要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外面跑。 记者:这么高强度的演出,怎么保持非常旺盛的精力? 蒋大为:我可能身体比较好,底子好,再一个是注意休息,像我65岁的年龄,每天奔波在飞机和路上,一定要抓紧休息。第二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我一般到点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而且我一直在研究科学的唱法,我把它叫做中国唱法,就是科学的民族声乐。我觉得“科学”二字太深奥了,探索起来是无止境的,到现在我也没有放弃对自己声音的改造和训练,就是因为这样,才把艺术生涯延长到现在。 “到现在我也没有放弃对自己声音的改造和训练”,这是歌唱家蒋大为的成功之处,也是他的得意之处,由此节目也得以顺着嘉宾的兴趣点,也是听众的兴趣点顺利展开。 3.策划是保证节目运行顺畅的基本保证 现在有一些访谈节目明显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浅,二是涩,三是缺少明显的层层递进的关联。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对节目进行比较周详的策划,包括对人物背景了解较少,对事件经过了解不够,主持人对这些嘉宾及事件的心理状态把握不对等。策划正是为了消除这些问题,它努力挖掘人们感兴趣的访谈嘉宾背后的故事,尽量多地让听众了解事情的经过,掌握社会各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有了策划,才能掌握情况,把握听众的兴趣点,保证节目运行的顺畅,为听众奉献一档优秀的节目。另外,策划也是为了预判事件的发展和变化,把握新闻话题与舆论导向。 二、嘉宾遴选——节目导向与质量的保障 节目选择嘉宾也是选观点、选导向,而不仅仅是选谁能吸引眼球。选择的嘉宾要政治上可靠,要摒弃有低俗表现和与主流观点不同的嘉宾,也要摒弃有过不良纪录的人。节目中嘉宾如果发表不妥的观点,主持人要及时扭转话题。当然,一个媒体要建立访谈节目相应的嘉宾推荐系统,让更多政治上可靠、品德上优良、专业上拔尖、公众形象好的各方面的专家进入听众的视野。 1.政治标准 对于嘉宾的选择,政治标准一定是第一位的。有的媒体以学术之争为托词,选了一些并不恰当的嘉宾作访谈。学术之争自有它应有的平台,但如果某些人的观点与我们的政治、体制不相符,媒体就不应成为这种观点讨论的平台。所以,无论何时,访谈节目的嘉宾人选都要符合我们的宣传要求,至少,嘉宾议论的某个专业话题,不能与政治要求相违背。以政治标准选好嘉宾,政治上就不会出错。 2.业务水平 目前,社会各个行业中不合格的专家太多,有的以说过头话博眼球,有的没有学术依据却故作惊人语,有的对事物的判断缺少应有的理性思维。这些所谓专家在专业平台上表现得并不专业,在访谈节目中应尽量避免选择这样的人来当嘉宾。媒体不能成为一些人散布自己与中央政治口径不相符合的观点的平台,也不能选择不学无术之辈站在我们媒体的平台上。以业务水平选好嘉宾,话题能谈得更加透彻。 3.大众对专家擅长话题的关注度 每个专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不是这些领域的所有方向都是听众关注的。有的专家的研究方向十分冷僻,关注度不高,有的专家擅长的则是大众十分关注的领域。在选择嘉宾的时候,一是要注意选取时下热门的话题,这是吸引听众的关键。二是对那些不太热门但同时又必须做一些解释的话题,则要注意在冷中求热,即冷话题中寻找到热侧面。有时,冷中求热更易得到听众的追捧。 4.表达能力 作为一个访谈节目,嘉宾的表达能力也是节目需要考虑的。如果嘉宾表达流利、思路清楚、语意连贯、注意抑扬顿挫,能为节目增添许多光彩。相反,如果嘉宾表达困难,虽有很好的学问,也终不能为节目增添亮点。 三、主持人的提问技巧与应变能力 由于电台节目形式的改变,直播节目增多,主持人成为节目播出前重要的把关者。对主持人的上岗要求,不能只停留在普通话的“一级甲等”上,要提高政治要求和考核标准,在政治口径、政策掌握上从严把关,要以新闻节目审稿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媒体要定期对主持人进行政策培训、考核,不优秀者不能上岗。 1.提问技巧 提问是主持人政治观点的反映、思想深度的折射和业务技巧的展示。主持人的提问大多不是开放型的,而是闭合型的。闭合性的提问,大多会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而开放性的提问相对不好把握。有的时候,嘉宾的回答离题万里,常常是由这种开放性的提问所导致的。此外,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提问的角度至关重要,没有合适的角度,节目会漫无目的,没有吸引力。有了合适的角度,也需以合适的问题切入,这样才有利于话题的展开。有些主持人的提问,不能有效地打开嘉宾的话匣子,这往往是主持人不了解嘉宾、不了解节目主旨所致。优秀的主持人、必定事先做过精细的准备,从嘉宾最欲表现的方位切入,这样才有助于节目的深入浅出。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文化名家访谈》对陕北歌王王向荣的采访为例,节目的开头是这样设计的: 记者:您现在是陕北歌王了,跟过去的生活相比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王向荣:不管是在繁华的闹市还是乡村,我的这种勤俭是不变的。因为,我们从小的生存环境和我出生的那个年代,这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已经固定化了。说到民歌或者是唱到民歌,那我满脑子都是那一块儿地方。 这样的角度,是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它从嘉宾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开始,从嘉宾最擅长的领域开头,这样能很好地打开嘉宾的话匣子,得到听众感兴趣的内容。总之,主持人在一个节目中的提问很重要,主题没有分量,提问必然缺少分量。同样,提问没有力度,就不能反映出话题的力度。 2.情景应变能力 情景应变能力是一个成熟主持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虽说是主持能力,但更多地表现出一个主持人包括政治、业务在内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常常是一个主持人综合水平高低的主要参照。 适时拉回,即嘉宾发言内容与节目不符时要适时拉回。节目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嘉宾的发言与先前节目设置的主题游离,即我们所说的跑题。这个时候,主持人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艺术地把话题拉回到原先设置的主题上。所谓艺术,一是不让节目转得生硬,二是注意节目的连贯,三是要保持嘉宾正常的心理状态。如果话题拉回的时机不好或者方式不对,整个节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及时改变,即嘉宾发言内容不当,要及时改变。主持人要把控好节目,对访谈中出现的主题偏差等现象,要及时控制,不让节目走偏。要把好政治关,特别是把好嘉宾的政治关,对嘉宾的话语有正确的判断,确保在政治上不出偏差,不出现误导作用。 延时继续,即在谈话中出现事先没有设计到而听众又感兴趣的话题时要继续进行。在直播中,访谈节目一般按照事先的策划方案进行。但在预料之外,节目也常常会遇上更有趣、更新鲜、听众更感兴趣的话题。这时,节目也可打破原有设计,在这些话题下继续深入展开。这时,节目差不多完全在主持人的个人掌握之下,需要主持人对话题准确把握,这种话题判断和把握能力,正是判断主持人业务能力高低的标准,也是主持人培养的一个方向。 总之,直播访谈节目中如果对以上几个要点掌握有度,节目就有保证;掌握失度,节目就可能会出现瑕疵甚至导向错误。主持人,只有努力加强业务修养,提高综合能力,才能为节目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