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让广播消息出彩
范文

    杨雪雷

    【摘要】“内容为王”是传媒行业最为人熟知的从业理念之一,是媒体的基石。做好内容一直是新闻从业人的不懈追求。作为广播新闻重要体裁之一的广播消息想要创新出彩,首先要找准新闻的角度,确认新聞点;其次要善于动刀子,知取舍,精心选材;第三要创新表达,改进文风。

    【关键词】广播消息 新闻点 精心取材 创新表达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现在谈起新闻改革,谈论的无不与媒体融合挂钩。但是无论怎么改,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今的广播新闻如何求新求变呢?下面就说说在变革中怎么把广播消息写好,写得出彩。

    在传统媒体报纸上,消息的字数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广播电视将消息做了物理性的细分,长消息的时长为1分30秒到4分钟,短消息的时长为1分30秒以内。所以,广播消息要写出彩,必须在4分钟以内做出新意。

    广播消息的写作不同于报纸和电视,它更注重声音的表达,因为广播是通过声音手段来传递信息的。因为广播新闻有着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广播新闻的表达应符合听众需求的特点,注重使听众听得清、听得明白、记得住。

    如何将广播消息写得出彩,笔者认为要练好以下功夫。

    一、敏锐观察思考,找准新闻点

    写广播消息首先要找准角度,也就是找准新闻点。

    发现新闻点和发现新闻是不同的概念,发现新闻是指发现整个新闻事件的线索,而发现新闻点则是发现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或者说是听众最关心的部分。

    如果说发现新闻难,那么能准确地找到新闻点则是难上加难。比如,当前各地都在开展精确扶贫工作。精确扶贫本身有着一定的新闻性,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但想要把这一消息写到听众心里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去基层采访,真正找到让听众关注的新闻点,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的炼成得依靠我们对扶贫工作的真正了解,也要依靠我们对新闻业务的锤炼。其中有个例子:2016年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盐池县扶贫贷款零违约》,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宁夏中部革命老区盐池县贫困群众把诚信看得比“黄金”还珍贵,最终投桃报李,依靠诚信脱贫致富的故事。这篇报道选择的新闻点一改常规报道中当地干部如何帮扶、转变群众思想工作等的写作方式,注重于展现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群众珍惜国家扶贫支持、积极向上脱贫奔小康的精神风貌,这个新闻点既巧又新。

    移动互联让信息四通八达、没有死角,不管是突发事件还是常态报道,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做。但就算没有独家新闻,我们依旧可以去找独特的新闻点。笔者认为,要发现新闻事件的独特新闻点,就要求记者深入采访,善于观察、思考、对比和总结。比如:2005年9月笔者去安徽临泉县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采访报道,在采访养牛大户王守红时,他介绍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如今牛粪变成了宝,这几年仅卖牛粪就赚了1000多万元。”这个说法以及事实让我感觉到了独特的新闻点,笔者认为这能成为一条独特的新闻。广播短消息《牛粪卖出1000万》后来获得2005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写好广播消息对新闻点的选择非常重要。选好新闻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听众关注吗?2.新闻事实反映的主题新吗?3.符合时代发展的大主题吗?4.科学吗?

    当然,在新闻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新闻点也会发生变化。

    二、善于去芜存菁,细心选材

    采写广播消息,需要具备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去芜存菁。就像雕刻,要裁月镂云,善于动刀子、知取舍,要学会砥砺琢磨。尤其是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选择的素材要最大程度上让听众听后心中一动或眼前一亮。

    广播消息写作中,取材的功夫体现在采访中和采访后。采访中,记者要围绕新闻点备好采访素材,要宽备窄用;采访后,记者要围绕新闻点对已采访的素材精挑细选,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获得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消息《总理向我问灾情》,通篇稿件只有2分40秒。这篇报道的取材之精、取材之当值得学习。

    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雅安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没有其他的背景和灾情介绍,也没有现场的描述,消息以总理与记者对话的同期声贯穿始终。在总理的言语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群众”“安全”“救人”,通过言语所透露出来的语气以及语调变化,把总理对灾区群众生命安全的关切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在采访中,往往会采访大量的录音素材,哪些用哪些不用,取决于记者的基本功。其中,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是,通过选取素材,把想说的问题说清楚,让听众听得明白。

    在编辑稿件时,笔者发现很多记者在选材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重复;二是与主题不符。

    (一)内容重复

    这往往缘于记者选取的采访对象趋同类,采访对象所说内容亦相似,使内容缺少差异性的变化。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尝试可以是:围绕主题的采访素材,如果采访对象甲说的是“然”,采访对象乙可以说“所以然”,甲和乙之间存在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停留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

    (二)与主题不符

    比如:写某地开展产业扶贫为主题的稿件,但记者在稿件中使用了健康扶贫的采访内容,这显然就不合适。写产业扶贫就要围绕当地开展产业扶贫的主题采访、选择素材,比如:发展什么产业,这些产业对农民脱贫带来什么影响,政府如何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等。素材的选择要紧扣主题,即使是再精彩的采访内容,如果与主题不符合,也要果断舍去。

    在网络新媒体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受众的胃口越来越挑剔,不再是你播什么我听什么的接收状态,受众更倾向于接受信息含金量高的新闻。在进行广播消息写作的时候,我们选择素材要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要善于取重舍轻。比如:对一起自然灾害的突发事件报道,哪些是听众关心的?哪些是听众更关心的?听众可能较关注这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带来了哪些破坏,但更关心目前救灾的最新情况如何、会不会有次生灾害发生,以及灾害对自己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等。所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要围绕这些内容来采访。

    三、勤于改文风,创新表达

    当下,媒体的受众正在发生变化,尤其受网络新媒体影响,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受众从以往的单方面接受信息转变到对新闻的碎片化、兴趣化、互动化、轻松化等各方面提出要求,所以,媒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板着面孔说话或者自说自话,而应该考虑受众的情绪和口味。

    受众的胃口变了,记者的新闻表达方式也要发生变化。当然,这不是简单的迎合,而是通过变化使信息更好的传播。

    现在,广播消息不仅要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还要听众愿意听。

    首先是怎么把事情讲清楚,这件事知易做难。有些广播记者写了很多年的广播消息,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对主题或要阐释的问题说不明白,囫囵吞枣,或者是逻辑关系混乱,让听众听了不知道这条新闻究竟要说什么。

    为什么说不清楚?主要原因是记者思路不清晰、表达的方式不正确。除了简讯,一篇完整的广播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为题目、导语、主体和结尾,其中,导语最难写,但写好了也最能出彩。对于一些刚刚走上新闻记者岗位的广播记者,要先学会写好导语。如:2017年6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报道的一条消息《美方向中国遣返一名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其导语是“昨天(1日)下午,一名逃往美国涉嫌严重刑事犯罪的中国籍嫌疑人被遣返回国,这是中美执法部门落实两国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后第一个被遣返回国的犯罪嫌疑人。”对于听众来说,听了导语就基本知道了这篇消息的主要信息,即一名逃往美国的犯罪嫌疑人被遣返。报道说得很清楚,听众听得很明白。这个导语中,新闻五要素有3个,包括时间、人物还有事件。关于导语的要素问题,笔者认为广播消息的导语中不一定要包含全部的五要素,因为导语要简洁明了,只需把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素体现出来就行了。

    要把事情讲清楚,除了导语要写好,主体也要写好,主体部分要围绕导语展开。通常,广播消息主体的写作是以时间为轴的线性叙事方式,这便于听众及时理解、接受。当然,这些方式是基本的,更高的要求是语言的洗练和生动。语言洗练则是要求在写消息时做到能短不长、鲜活生动。

    其次,主体部分的写作如何能做到好听,如何能让听众愿意听?孟子说过:“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简单地说,大家对美的认同是相似的。那么在对美的认同是相似的这一基础上,我们如何在进行消息主体写作的时候把美展示出来呢?

    有人说,好消息的三个关键词是:抢眼、张力和情怀。那么如何表现这些要素呢?笔者认为,广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声音,那么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就要充分展示出声音的魅力。

    新闻要通过丰富的同期声来传递信息,要先声夺人。同期声不只是营造气氛,同时也传递丰富的信息。比如:在淮河防汛的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发稿就要求记者必须在第一现场进行报道,录音报道中要有现场的同期声。为了采访到现场的同期声,笔者曾坐着冲锋舟去被水围困的村庄采访,在深夜和农民一起巡堤查险。深夜里的蛐蛐声、施工的铁铲声、冲锋舟的马达声、人们的呼喊声,等等,这样的现场同期声,传递了丰富的防汛救灾信息。

    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消息已不能满足于听得清,还要听得美。这就要通过语言的张力来表现新闻的美。广播消息要以声音作为载体,让听众产生美的联想,要使新闻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扑面而来。

    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青少年广播频率播出的消息《“數字敦煌”工程让敦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消息的主体部分开始就通过音乐的铺垫和画面的描述,让听众身临其境。

    【音乐

    身穿彩衣的飞天从头顶优美地舞过,佛像表情细腻传神,造型独特,衣裳华丽鲜艳……

    报道选取典型场景,通过生动的描述,给听众展示出一幅唯美的画卷。

    我们来看一篇报纸的消息,其文风之变值得我们借鉴。

    2012年10月12日大众日报刊发的消息《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消息中有这么一段:

    这是收获的季节,高密的棒子黄澄澄地摆满了场院和房顶,侍弄着活计的老乡们略带疑惑地观望着纷至沓来的记者。莫言的二哥管谟欣已经说不清楚接待了几拨客人,但他还是面带笑容。

    这段现场感十足的描写,语言生动朴实,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篇消息受到莫言本人的认可,认为稿件写出了文学味,抓住了核心问题;稿件还受到文学界专家和读者的普遍赞赏,他们认为稿件有血有肉,带着现场的温度。

    广播消息想要出彩,要在改文风上下大力气。要用有血有肉替代骨瘦如柴,这样“风姿绰约”的广播消息才能赢得听众的喜爱。

    注释

    喻季欣:《中国新闻奖青睐什么样的作品》,《新闻与写作》, 2017 年第4期。

    党苗苗:《<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评析》,《青年记者》,2014年第7期。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本文编辑:张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