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信朋友圈成瘾的影响与机理 |
范文 | 谢艳军 [摘要]随着微信使用的大众化及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传播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以微信朋友圈成瘾为例,分析用户微信朋友圈成瘾背后的机理,阐述微信朋友圈成瘾产生的负面影响,期待人们对微信朋友圈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理性使用微信朋友圈。 [关键词]微信成瘾;微信朋友圈;虚拟社交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媒体新闻受众负面偏好及其影响研究(YCSW2015194)”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微信在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微信化生活的负面后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对青年人而言,一时不打开微信,不关注朋友圈或在微信朋友圈上“刷”存在感,就会焦虑、心慌、不知所措。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2016年两会期间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在大学里,学生上课玩微信,这已经成为学生发展的病态,还影响健康。手机上很多都是只言片语,90%都是碎片化,系统高雅的内容太少,提升不了人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体系。”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基于传播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知识分析用户微信朋友圈成瘾的背后机理,阐述微信朋友圈成瘾产生的负面影响,让人们对微信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而合理使用微信朋友圈。 一、微信朋友圈成瘾的特点 微信朋友圈是一种虚拟化、媒介化与商业化的圈子。从最初的关系建构看,微信朋友圈是基于熟人朋友之间的“强关系”,但从现实生活来看,其实这种关系本质上仍是虚拟世界中的一种非常脆弱的“弱联系”,达不到强化人际关系与沟通感情的目的。第一,微信朋友圈里的语言碎片化、随意化,大量的信息堆砌却不具备一个完整的沟通本文特点,更谈不上有深度的思想与感情交流。“圈”里信息内容局限化,要么是“流水账式”简单的生活场景记录,比如旅游、美食等,要么是具有猎奇、低趣味与搞笑等特点的视频与图片。第二,微信朋友圈里的注意力分散化,话题关注瞬间化,关注点转换快,对每个话题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交谈。第三,微信朋友圈具有商业化的特点,各种兜售信息泛滥,沟通交流被商品气息淹没,最可怕的是个人隐私的泄露以及微信诈骗时有发生。最后,微信朋友圈能使人生活幻化,导致人在虚拟的交往中迷失自己,让虚拟的朋友圈取代现实生活。微信成瘾者好像瘾君子,被这个电子社交媒介所“麻醉”,整天变得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不再去参与现实中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人际交往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成瘾是指个体对某一特殊活动或者行为产生的重复性的、强迫性的或渴望性的依赖行为和习惯,即使明知这种依赖行为或习惯会对个体的健康、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造成伤害,仍然重复。华莱士认为,“成瘾就是对某一行为产生的敏感、另类冲动下的长期倾向或意向性条件”。依据成瘾的定义,微信成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微信使用有强烈的渴望或强迫性;第二,长时间地依赖微信,已对人造成伤害,减少或停止使用时,人会烦躁、易怒、睡眠障碍、注意力难集中等身体与精神不适;第三,对微信动态变化极其敏感,影响了现实交际、学习与工作,微信朋友圈成为逃避问题与缓解不良情绪的路径。总之,微信朋友圈成瘾就是指频繁的、重复地、长时间地沉浸在其中对“圈”里的变动非常敏感,以致产生严重依赖并迷失其中的行为状态。 二、微信朋友圈成瘾的负面后果 微信成瘾者将朋友圈看作为生活的仪式,把现实生活与微信虚拟生活融合一起,把吃、穿、住、行完全“秀”到自己的相册与微信圈里。同时,发各种信息、图片、微视频等,如果别人不参与评论,他们自问自答,甚至让别人“挽尊”,想着在圈里“刷”自己的存在,从睡前到起床,这种博得存在感的方式,势必加剧“微瘾”。笔者在广西某高校校园内随机访问了100名大学生,超过90%的学生都表示如果没有微信,会心慌,每隔大约10分钟就要打开微信。此外,根据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用户的主体多是18-35岁的青年人,其中以学生居多。年轻的微信用户为了在这种“圈子文化”中掌握话语权,不断制造话题,引起关注与回应,甚至把猎奇的见闻琐事也发到圈里。疯狂上传、转发各种图片、视频,无节制的猎奇搞笑,成为上瘾者的倾向。朋友圈微信成瘾者对“圈”里的变动非常敏感,只要发现“圈”里有新动向,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打开微信浏览。此外,很在意“其他朋友”的行为与状态,圈内其他朋友的一张图片、一句留言、一段视频,都会引起成瘾者幻想,刺激其敏感脆弱的神经。 (一)微信成瘾使交往媒介化 微信朋友圈里的语言碎片化,信息杂乱堆砌,随意性的话题与观点,再加上注意力的瞬间性与分散性,都使微信语言文本不具有完整的思想表达性。从现实看,微信用户确实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和朋友圈的朋友交往,但从交流效果看,微信用户只是在向朋友圈里输出自己的话语,而内心真正接受别人输入的却很少,导致越参与微信朋友圈,心理情感越内卷化。微信朋友圈关系是一种“形聚神散”的关系,其实这种联系很脆弱,互动交流也很弱。 (二)微信成瘾阻碍人的社会化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参与社会、过公共生活是人的社会化的途径,融入社会是交往的最终目的。而微信在本质上仍是一种虚拟交往,参与者过度依赖这种虚拟社交,会迷失于“别人建构的虚拟世界”而精神幻化,导致人精神孤独。交往是需要情感互动的,由于微信朋友圈先天的技术缺陷等特点,微信朋友圈交往是对人的社会化一种消解。 (三)微信成瘾影响正常生活 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的内容多以个人生活、猎奇、低趣味性、商业推销与心灵鸡汤的内容居多,复制性建构起来的“共享文化”,却没有文化内涵,正如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先生讲的“提升不了人的知识结构与阅读体系”。朋友圈微信成瘾者却深陷这种“共享文化”中不能自拔,逃避现实中的学习与生活,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与秩序,妨碍人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三、微信朋友圈成瘾的机理 用户为什么会对朋友圈微信成瘾并患上依赖症呢?用户上瘾不是偶然形成的,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是多因素造成的结果。这里基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等方面知识,采用“过山车循环”理论来分析微信朋友圈成瘾背后的机制,这一过程分成四个步骤点或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时空场景刺激阶段。这一步骤点好比过山车的底点。一个刺激源促使人想摆脱现阶段情绪的谷点或者想“秀内心喜悦”,这个刺激源是“外部场景因素”与“内部情感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外部场景因素包括公交站台、地铁、卧室、教室等等,内部情感因素是人的情绪,因每个人都有孤独、无聊、恐惧、愤怒、好奇、嫉妒、怀疑、喜悦、憧憬等情绪的时候,况且这种情绪问的转化可能随时发生。当“外部场景因素”与用户的“内部情绪因素”相匹配时,朋友圈微信就成为人想摆脱此时谷点的诉求途径,来暂时缓解负面情绪或释放喜悦心情。 第二阶段是成瘾行为发生阶段。刺激源出现,使个体不断诉诸微信朋友圈,强迫个体想从过山车的谷底到峰值最高点。著名理论家B.J.福格说,“一个行为发生的条件是,你同时拥有做这件事的动机和能力”。如果“外部场景因素”与“内部情感因素”不断刺激用户,微信用户就会不断浏览朋友圈各种信息,参与评论别人的观点、照片,分享自己的观点,期待别人的“点赞”与回应。 第三阶段是奖赏。就像过山车的最高点,也是产生下一个刺激源的起点。这一阶段是令人兴奋激动的,奖赏包括成瘾者受到“圈”里其他朋友的关注、认可、点赞,更令个体欣喜的是可能收到红包或代金券等等。微信的开源式运营和奖赏发生的不可预知性,更增加了人们参与其中的热情。这就像买彩票,玩家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注是赢一块肥皂,还是中大奖。奖赏的不可预测性和它发生的随机性,共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源,它使得成瘾行为不停反复发生。 第四个阶段是一个刺激源的出现。微信成瘾的关键在于用户能够贡献他们自己的一些要素:一条消息、一句评论或点赞、一段视频或一张图片,促成下一个刺激源的产生。以相册分享为例,比如某个个体上传了自已的一张照片,接着他会收到“圈”里其他朋友的点赞或评论,然后微信运营系统会推送消息,鼓励他上传新的照片或视频,这就会促使“宜家效应”的发生:他会更加有动力,上传更多的照片或视频,不管是关于景点旅游的视频,还是品尝的美食。另外一个结果可能他是受众,当他看别人的视频或照片时,由于微信朋友圈能使人产生幻想与精神幻化,他可能会嫉妒、焦虑、羡慕、烦躁等等,这样下一个刺激源就产生了。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过山车循环系统”,让用户在这一路径中不断经历过山车的低点与高点,情绪在焦虑、摆脱焦虑、暂时兴奋与喜悦、重新又跌人焦虑中循环。一旦微信朋友圈用户形成这样一种行为习惯,就具备成瘾的特点。 结语 正确使用微信,是健康生活的需要,是人融入社会的需要。微信用户,尤其青年学生,大多知道如何使用微信朋友圈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增加自己的关注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明白微信成瘾带来的隐患与负面影响。过度沉迷于微信朋友圈里的虚拟社交,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伤害,降低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质量,严重的使人脱离现实生活,影响人的社会化。所以,揭示微信朋友圈成瘾神秘面纱下的运营机制与机理,提高微信用户的媒介素养,让用户成为工具的理性使用者而不至于被微信俘获成为其奴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