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用网络语言让新闻标题获“点赞”
范文 杨洁
【摘 要】融媒体编辑在新闻标题制作上,应该主动贴近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新闻标题中借鉴使用网络语言,可以让融媒体新闻更接地气、接人气。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严防“标题党”,特别要注意把握“度”,掌握“分寸”。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合肥晚报融媒体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实战”经验,论述了如何巧用网络语言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味和新潮感。
【关键词】标题制作;网络语言
一、标题植入网络语言有一定传播优势
新媒体时代,合肥晚报面对网络大潮的冲击,迎难而上,兼收并蓄,拓展自己的生存之路。无论是传统纸媒合肥晚报,还是ZAKER合肥新闻客户端、合肥晚报官方微信、安徽图片网暨徽图客户端,采编的稿件,都要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强。作为融媒体编辑,在所谓的“读题时代”,标题制作更要主动贴近读者的阅读需求,比如在新闻标题中借鉴使用网络语言,吸引读者点击。
现在各种网络语言、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记得2010年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给力”一词的使用,当时让不少读者觉得新鲜!后来,一些网络流行词语,像“囧”、“白骨精”、“你懂的”、“浮云”、“山寨”、“暖男”等,也不时出现在新闻信息的标题或正文中,网络语言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了。在新闻稿件中,特别是标题上恰如其分地使用网络语言,善于创造性地借用这些网络新表达,也是各媒体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介环境而进行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贴近性。面对数量庞大的网民,新闻标题不能吸引人,即使新闻本身再有价值、再重要,读者不看,没有兴趣關注,也是枉然。而网络语言,很多都具有想象力和创新力,比较简洁、生动形象,表达的意思也丰富多彩,含义有时还举重若轻、妙趣横生。有专家认为:“使用网络语言来接近受众,接近那些使用网络、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的受众,唯有如此,才能让这样一个迅速庞大的群体感受到自己被主流、传统媒体所认可,才能拉近他们和主流、传统媒体之间的距离。”
二、借用网络语言让标题获得“点赞”
下面例举笔者在合肥晚报融媒体编辑中心工作时的一些例子,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有篇中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稿子,社会关注度很高,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制作的标题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两孩!两孩!两孩!(主标)
中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副标)
写此文时,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好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其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被评为2015年度网络流行用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语言中心主任杨尔弘说,年度网络流行用语,反映了网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感悟,是认识社会、感悟社会、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作为反映报道社会生活的融媒体,没有理由不去利用网络语言捕捉或记录社会热点及变化。
网络语言有时喜欢用夸张,打比方的修饰手法,特定情况下融媒体标题未尝不可借用。如合肥长江西路沿线封闭施工,可大批车辆仍然纷纷驶上西高架进出城,结果导致西高架不堪重负。堵车,是城市发展建设必经的过程。标题采取网络语言幽默自嘲的拟人笔法,层层递进,让人忍俊不禁,既吸引了读者的点击阅读,又有效传达了交警部门“尽量提前下高架从周边道路绕行”的建议,同时也能稍稍化解舒缓一下大家着急焦躁的心情。标题如下:
科学大道说我最堵
西高架一听笑了
蜀峰路口泪飙而过
有篇稿子写的是一个患重病的孩子,他渴望的幸福就是有个健康的身体,他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就是奥特曼,联想到网上有句话: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标题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幸福,有时就是奥特曼打小怪兽(主标)
白血病患儿的心愿很简单:健康就好!(副标)
还有“双十一”合肥市民忙着收快递,本土电商忙着发快递的稿子。
头条标题是:
大批包裹正在合肥进进出出
副稿标题是:
抱歉!合肥电商采访不到
因为他们太!忙!没!空!
另一篇副稿标题则是:
高峰,三分钟送出一份包裹
快递要疯了疯了疯了......
这三个标题都具有网络语言的特点,标点符号的运用上也采用了网民熟悉的方式来突出,读来是不是生动有趣些呢?
有篇稿子写大学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寄发给合肥考生,而且录取通知书也制作得越来越有个性、有创意,于是就有了一条比较轻松活泼的标题:
注意了,一大波炫酷录取通知书,正在靠近
有篇稿子说的是“巢湖夏阁镇一古井井圈两次险被盗,柘皋镇一古井井圈前不久不知所终”,古井井圈经历了时光磨练,却因为有收藏价值,所以被小偷盯上,标题是这样的:
古井井圈:
不怕风吹雨打
就怕贼有文化
这里面的“贼”有双层意思,一个是指小偷,一个是戏谑地称其“很”有文化,网络语言的借用,也使字里暗含讽刺之意。
有篇稿子写合肥一位美丽的女孩捡到一张驾驶证并还给失主,并将失主给予的100元感谢费用充话费的办法还了回去,标题是:
90后的合肥妹子你好正啊
这里的“正”既是形容女孩外表美,同时也赞扬女孩心灵美,充满了正能量。
有篇天气的稿子,制作的标题是:
热死了给太阳公公一个差评
标题用网络语言调侃了火辣热毒的夏日太阳,读来鲜活有趣。
作为主流媒体,合晚融媒体当然不会漏报读者普遍关心的气候热点话题:雾霾。如标题:
雾霾:最近会常来
霜降:是打酱油的(主)
10月下旬雾霾天气仍多发,虽到霜降,但冬天还远着呢(副)
恰如其分地运用新鲜热乎的网络语言,使新闻报道充满了生活味和新潮感,很好地体现了合晚融媒体集群的贴近性。
网络语言有不少用字简洁明了,能够形象地传递丰富的内涵和语意,因此,在标题里巧妙地植入网络语言,能够简洁又通俗易懂地表达新闻中的一些关键要素,体现融媒体新闻接地气、接人气的优点,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借用网络语言制作标题不能“毁三观”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制作新闻标题应审慎使用网络语言,不得使用不合逻辑、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不得使用“网曝”、“网传”等不确定性词汇,确保新闻标题客观、准确地表达新闻事实,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笔者认为,这种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语言,特别要注意把握“度”,掌握“分寸”。
网络在不停的发展,网络语言也不断推陈出新,有的网络语言有哗众取宠之嫌。合肥晚报融媒体肩负着语言规范的重任,所以新闻标题在借鉴使用网络语言时,应有尺度、有价值、有良心。不能全盘照抄、生搬硬套那些措辞不够严谨准确的网络语言,不能随意滥用或套用网络语言,不然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或反感,损害合肥晚报融媒体集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比如网民经常说的“警察蜀黍”,这个“蜀黍”,其实是“叔叔”的变音,如果直接拿来用在标题上,虽然读者也会知道意思,但是明显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且也不具备耐人寻味的审美体验,还是不用为好。
新闻报道应是公正客观的,标题更应如此。在标题中植入网络语言时,要注意准确、客观。编辑应学会甄别哪些网络语言不能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如“喜大普奔”、“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事实证明这些网络热词没有给我们带来语言上的美感,没有生命力,喧嚣过后必将归于沉寂。
要想正确灵活地使用网络语言,使之合乎情理,让标题由此获得点睛之笔,融媒体编辑应不断领会、揣摩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内涵,分析、洞察网络语言的精华与糟粕。在使用网络语言时,首先要反复推敲标题是不是有做作、猎奇、词不达意、牵强附会之嫌,其次,网络标题更不应带有编辑的主观意识和倾向性。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责编:周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