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传短视频中挖掘传播正能量的“党报路径”
范文 吴伟锋
【摘 要】湄洲日报把“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的题材做到极致,从网传短视频中深入挖掘传播正能量的“党报路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全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下,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挥媒体特点,把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等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充分体现出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网传视频;主流媒体;正能量传播;党报路径
今年记者节期间,福建省新闻界庆祝中国记者节暨新闻奖颁奖大会在福州召开。莆田市湄洲日报社选送的报纸消息《小车斑马线前礼让 老人脱帽鞠躬致谢》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老人斑马线上鞠躬致谢”这一事件原本是一则网络流传的9秒短视频,作为党报,是怎样第一时间把握网络热点,并深入印证网传视频的真实性,又如何挖掘背后的正能量新闻?这与湄洲日报社一贯注重挖掘典型报道、弘扬正能量、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等有密切关系。
近两三年,湄洲日报社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重点,在报社社长许晨聪的精心指导、总编辑林文家的主抓策划下,推出《人人关心 人人支持 人人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大家说》等系列特刊,通过《美丽莆田请看我》《寻找身边文明人》《好人365》等栏目,刊登《好协警陈碧海:风雨无阻情系“护学岗”》《退休老人陈文开:手绘文化墙传递正能量》《“的哥”林开进:开文明车 做文明人》等稿件近千篇,湄洲日报社莆田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也同步刊播,深入宣传诚信人物、好人好事、典型事件,树立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快推进美丽莆田建设,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
正是有这样的丰富经验和运作此类新闻的基础,湄洲日报社才会充分利用新闻线索,从一则9秒网传小视频窥探出背后的大故事,主动作为,攻破采访难题,作出独家报道,让新闻报道凝聚起新的磅礴力量,产生宣传叠加效应,获得莆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好评,也赢得社会各方点赞。
路径一:发挥主流媒体权威性,强势介入定调“网传”事件真假
去年8月4日中午,“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的一条很吸引眼球的9秒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疯传,记者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视频是真是假?是发生在莆田的吗?
面对这个微信朋友圈发出来的“震撼心灵”的视频,作为党报记者,第一件事就是求证,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判断出该视频发生在莆田,湄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当日下午即制作微信新闻《莆田一老人过斑马线遇车主停车礼让,接下来的一幕感动了所有人》,及时推送出去。作为地市党报官微推送这一条微信,一下子引发许多网友关注,同时点燃新闻爆点,同城各级网站纷纷关注,争相推出相关报道。
新媒体快速崛起,并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因此,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使正能量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在“老人斑马线上鞠躬致谢礼让车主”事件中,尽管通过官微传播已经形成了正向声音,但毕竟缺乏官方支持。根据网上舆情反映情况,记者越发感觉到这条新闻的份量,当即联系莆田当地交警部门,欲通过视频监控进一步了解其中原委。采访中,民警表示,她在该路段执勤,曾看到这让人感动的一幕。当时老人行动缓慢,除了视频中这次鞠躬致谢外,老人走过斑马线先后鞠躬3次。
记者经过多方查证采访,采写了《小车斑马线前礼让 老人脱帽鞠躬致谢》一文。湄洲日报社领导高度重视,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正能量题材,是这几年莆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认真处理该篇新闻稿,在湄洲日报8月6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并配发了老人鞠躬的截图照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湄洲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第一家在报纸上刊发了该新闻,向社会传递一个重要信号,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充分体现出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导向是灵魂,内容是根本。湄洲日报作为该事件在传统媒体中的首发者,展现出主流媒体对热点新闻的敏锐性和掌控力,确实做到快人一步,高人一筹。
路径二:党报敢于培育“网红”,聚焦受众关注热点精准树立典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从原先的一个贬义词,出现了变化,成为一个中性乃是正面的词汇。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里,媒体融合呼唤更多正能量“网红”,党报应该根据社会事件发生推进的影响力和方向标,精准树立典型,敢于培育“网红”。
湄洲日报刊发《小车斑马线前礼让 老人脱帽鞠躬致谢》一文后,许多读者不单单想知道该事件的真伪性,更好奇背后的故事。记者与莆田交警部门紧密联系,通过路面视频监控以及警方的一些特殊手段,查找到礼让斑马线的车辆,并与车主取得联系。
莆田市交警支队将这名“90后”女司机邀请到该支队,并给她颁发“全民随手拍”特别奖暨“文明交通最美驾驶人”荣誉证书,旨在呼吁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礼让斑马线,争当文明司机。当所有人关注车主的时候,恰恰忽略了鞠躬老人,部分记者采访完了礼让车主就纷纷发稿件了。但湄洲日报作出判断,老人鞠躬同样是新闻焦点,甚至更为重要。
记者几经周折找到老人。脱帽鞠躬老人叫闵庆昌,88岁,是一名离休干部,居住在事发地附近小区,经常在当地走动。他说,现在车辆在斑马线前能够文明礼让,说明创城取得明显成效。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应该向参与创城、支持创城的每个人致敬感谢。老人的话语透着满满的正能量,令人感动。
记者迅速采写了新闻《吴爱萍: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闵庆昌:向参与创城的市民致敬感谢》一文。报社总编辑林文家在后期文章编辑处理上,紧紧围绕读者所关心的新闻点,特别是在标题制作上突出人物,把当事人的名字嵌入标题,强化突出,树立榜样。在所有有关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同城的几家媒体还停留在报道礼让车主,有的甚至文末还打出“寻找老人”的信息。但湄洲日报这篇追踪文章首家报道了鞠躬老人,再次彰显了党报对重大新闻的驾驭能力。文章一刊发,报社官方微信立马跟进,推送了《“老人过斑马线遇车主停车礼让”视频红遍全国!老人和司机找到啦!》一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合力,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最终产生了单个媒介无法完成且优于各种介质简单相加的放大效果,之后多家媒体根据湄洲日报报道的内容纷纷去采访老人,让老人着实红火了一把,迅速成为“网红”。
经过湄洲日报地方媒体的一阵密集报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凤凰新闻等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两微一端”的新媒体转发,该事件持续发酵,短短几天,点击量达上亿次。随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新闻频道《新闻周刊》《24小时》栏目,分别播出“莆田:斑马线停车礼让 老人鞠躬致谢”报道。中央电视台在报道这些新闻时,反复提到“莆田”“正能量”等一些关键词,让莆田以崭新的美丽形象红遍全国。
路径三:创新突破借“题”发挥,媒体融合在新闻宣传上要“1+1>2”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保持和培养自己的个性。既要“融”进去,又要“融”出来,在繁杂的信息中游刃有余。要做一个有心人,去挖掘真、发现善、选择美。通过不断创新、突破,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让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多样。
新媒体长于解决短、平、快的民生问题,传统媒体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深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媒介融合不仅是机构融合,而且是业务融合,不仅是血液的互相输送,而且是基因的相互转化。媒体融合在新闻宣传上要实现“1+1>2”。
以“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事件为例,湄洲日报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新闻热点,紧扣莆田市委、市政委中心工作,拓展新闻报道题材,不断做强做大正能量新闻,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湄洲日报借“题”发挥,紧随其后在头版推出通讯《文明新风彰显美丽莆田气质》,以此事件为新闻由头,深度反映莆田创城工作得到群众大力支持,产生文明“连锁反应”, 方方面面出现的新变化、新气象。报道既全景展示莆田近几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成效,服务了当地市里工作大局,又深度挖掘部分新文明典型事例,营造浓厚创城氛围,展现出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
从网传短视频中如何深入挖掘向上向善新闻?湄洲日报把“老人斑马线上脱帽鞠躬致谢礼让车主”的题材做到极致,从中探索出正能量传播的“党报路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挥媒体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等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发现真善美,弘扬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塑造正形象,传递正能量。
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承担责任使命,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特别是正能量新闻要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據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就能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成为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作者: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
责编:姚少宝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