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媒介融合时代城市台电视新闻编辑的流程再造 |
范文 | 娄曙红 【摘要】在新媒体的冲击面前,传统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必须加速变革。在新闻节目直播常态化的今天,真实感、现场感和接近性是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最重要的优势。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变革与创新,重点分析电视新闻编辑在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流程再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媒介融合;城市电视台;电视新闻编辑;流程再造 随着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全面推进,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发展,新兴媒体加快了电视节目观众的分流,电视原创性内容的生产变得越发重要,城市电视台新闻传播也正在突破地域的限制,受众群体变得更为广泛。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市场表现,城市电视台“新闻立台”的理念正在被重新审视。虽然在大型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的广泛度上不占优势,但由于城市电视台天然的地缘优势、心理接近优势,除了担负党和政府的重大宣传报道、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任务之外,地方受众对城市电视台的新闻依赖性依然存在,且对于内容的可看性和编排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和表达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媒介融合时代对城市台电视新闻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部分学者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表示不同媒介之间将会出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国内的媒介融合涉及了新闻的生产、编辑和传播以及效果反馈的各个层面。 关于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定义,戴雷(Dailey)和戈登(Gordon)认为“新闻机构的媒介融合呈现为一种连续性,起初表现为联动,接着是克隆、合作和内容共享,最后才是真正的融合”。[1]而学者戈登认为,媒介融合体现在产权、策略、结构、信息收集和叙事五个层面上。[2]目前,媒介融合的发展对新闻生产赋予了新的特征,电视记者、新媒体记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2016年,河南广电在国内率先试水大象融媒“新闻岛”,采用了以“新闻指挥台”为核心的放射型全开放式办公格局,将不同媒介整合在一个大厅内,以实现新闻采编的双向互动配合。“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的中央新闻厨房,让大象融媒的每一名记者变身成为集摄像、摄影、写作、编辑于一身的“全媒体”记者。 “电视新闻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体的综合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3]对于大部分城市电视台而言,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节目需要在内容、编排等方面不断创新形式。因此,新闻编辑就成了连接记者、传统节目内容与新媒体内容二次生产的枢纽。在电视新闻编辑阶段,除了记者采集的素材外,新闻编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网友评论等内容,以丰富新闻表现手段与节目形态。与此同步的是,城市台电视新闻尤其是地方性民生新闻的镜头语言、叙事风格也越来越向新媒体形态靠拢。由于媒体的地缘优势,城市电视台的新闻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渠道传播的形态则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受众对于新媒体传播的要求,一个好的新闻题材,甚至能在全国网络范围内引起传播效应。 因此,媒介形态的融合带来的是内容的深度融合,电视新闻的生产与编排正在向一种崭新的形态转变,城市台电视新闻编辑也要遵循这一规律,用融合、多平台传播的理念去执行电视新闻编辑任务。 二、电视新闻编辑的融合理念:现场感与真实感 由于信息传播渠道众多,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受众反而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传播渠道获取信息,受众的注意力反而变得尤为稀缺。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纵观新闻生产的流程,几乎所有内容生产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传统媒体的记者和编辑手里。新媒体的多样化、及时性非电视新闻所能企及,但现场感与真实感正是城市电视台电视新闻的优势所在。特别是新闻直播,当新闻发生在自家门口的时候,受众往往会高度关注,接近感与参与感十分强烈。近年来电视媒体与多种新媒体形态的融合,实现了手机直播、手机连线等多种多样的新闻表现形态,让观众重新认知了电视直播的独特魅力。 在传统的地方性电视新闻叙事中,观众能够看到精心编排的新闻消息与故事,同时也能感受到新闻的编辑意识。新闻编辑在最大限度还原事实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安排记者现场直播、叙事过程设置悬念等方式,找到新闻的亮点所在,从而吸引受众“看下去”。直播形态的现场叙事体现出来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是其他媒体无法实现的,对于城市台来说也是多元化媒体格局中独特的优势所在。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城市电视台都实现了电视新闻的日常化直播。TVU等手机电视连线直播软件的兴起,让一部4G手机就能满足直播信号的传输需求,省去了中间制作环节,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让前方记者能够随时随地开启直播,通过新闻编辑将新闻第一现场传递给电视观众,迅速掌握新闻事件的话语权。 三、时效性、权威性与互动性的“编辑重构” 新闻的时效性不再局限于“第一时间到达”。“新媒体技术让非职业传播者加入到新闻的生产中来,新闻的‘时效性被不断重新定义。”[4]相對于传统新闻生产的渠道,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来源更为广泛,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更倾向于借助微信、微博、视频网站、各类论坛等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来获取新闻线索。各级政府宣传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也往往将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发布在网络上,进而获取传统媒体记者的关注及深度跟进。新闻编辑则可以利用这样的特点,将记者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有效编排,找好第一落点与第二落点,让新闻变得更有深度、更有看点。 权威性仍然是“第一媒体”的专属标签。伦纳德·唐尼和迈克尔·舒森指出,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信息,还有新闻对于公众议程和普通受众的判断趋向的引导”。[5]相比新媒体自由、灵活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在许多重大事件的发布上受到主管部门、节目制作、播出时间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失去了一部分年轻的受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受众来说,在媒体多元化时代,虚假信息不可避免,信息的源头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自身独特的编辑规律,城市台电视新闻发布的信息都是经过相关授权、记者实地采访调查等方式证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毋庸置疑。虽然社会形态的转型对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有所影响,但是受众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后,往往会等待传统媒体的新闻发布来证实。特别是在重大事件、活动等方面,城市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是作为“第一媒体”的专属标签,新闻编辑应该利用好这一天然属性,增加新闻的可看性与权威感。 电视新闻缺乏与观众的沟通与互动,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这点尤为重要,然而媒介融合发展弥补了这一缺点,甚至让新闻变成了双向传播。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网页、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信息发布平台获取受众对节目的反馈,编辑据此调整节目内容与编排走向,甚至能够挖掘更多新闻背后的线索。因此,新媒体平台兼具了新闻传播、信息反馈、素材线索征集与补充等功能,能成为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的重要互动平台,将新闻做得更加“好看”。 四、从线性报道到“矩阵式新闻”的超文本性 相对来说,电视新闻的话语空间较为封闭,即便互动方式无比丰富,“独白式”的新闻传播对于城市台电视新闻来说仍是主流方式,“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收视是不可逆且不可选择的,而且具有瞬时性和非对称性,它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电视用户的信息需求”。[6]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必须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形式与传播方式。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只有将电视文本引入一个相对开放的话语空间,让更多的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才能将新闻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媒介融合打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但原创新闻的生产效率却几乎止步不前。虽然媒体行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但高质量、专业化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新闻等新闻作品往往只能通过专业记者来完成,新媒体只是转发,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表面看来,新闻节目是新闻事件呈现的唯一文本,事实上在整个信息体系中,它只不过是一个信息链接的‘中转站,以其为‘源点,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链接到网络、报刊等媒介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背景资料、最新动态等。”[7]对于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来说,新媒体给新闻编辑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整合的来源。新闻编辑可以在新闻节目播出之后,加入多个相应的背景链接,赋予传统线性报道“超文本性”的特点,进而形成矩阵式信息群,从而有助于受众从多方面了解新闻信息。 五、新闻编辑与电视受众的传播“流程再造” 习惯于对新闻进行评论和转发,新媒体用户的阅读习惯也在影响着电视新闻。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评论是市民参与新闻传播甚至是新闻生产的主要方式。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形成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和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指职业生产内容)等多元并存的新信源结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对网络评论等公众话语越发重视,视角和选材范围更为广阔,新闻编辑不仅要会改稿、编排节目,还要会在新媒体上发布特定形式的新闻内容,与受众进行互动沟通,其角色正在更多地向信息整合者和新闻把关人转变。 对于受众来讲,作为新闻的接受者,他们更多地也在扮演内容的提供者和信息的传播者角色,“全民记者”时代正在来临。2010年5月,杭州电视台推出了一款名为“掌视无限”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市民可以通过该软件上传自己认为具有价值的視频短片至《新闻60分》栏目后台。在移动信息传输的支持下,《新闻60分》就可以随时将市民提供的视频作为新闻内容进行播放,这标志着电视观众完成了从接受者到新闻源的角色转变。 数字技术的不断变革,加速了电视新闻的批量化生产与信息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新闻编辑的资源整合能力,“重采轻编”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各频道、栏目的电视新闻编辑可以根据节目资源和受众反馈,整合联动,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大编辑部架构,调整素材分配与报道方案,实现新闻“订单式”生产,将新闻节目编排得更加科学合理,以获取最佳的传播效果。同时,将新闻制作个性化、立体化、深度化,利用专业记者的优势,挖掘尽可能多的新闻素材,根据不同的传播平台,制作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并实现不同传播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DaileyL.,MurphyS.,Heather H.J.(2005),“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J].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3(3). [2]Gordon,R.(2003).[EB/OL]“Convergence Defined”.http://www.ojr.Org/ojr/business/1068686368.php. [3]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周亭.从“广播”到“宽带”: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J].现代传播,2012(1). [5]伦纳德·唐尼,迈克尔·舒森.美国新闻业重构[J],杨晓白,译.青年记者,2009(12). [6]何志武.重构:“三网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7]孟建,董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1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