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消息要七分肉三分骨 |
范文 | 董岩 一篇稿,通常是有骨有肉,骨肉相连,才能鲜活真实。但骨多还是肉多,就需要有个合适的比例。新闻稿不是社论,不是文件,也不是文学作品,只是依据事实、报道事实,并没有一丝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所以最怕骨多肉少。那么到底骨多少、肉多少呢? 梁衡认为,体裁不同,比例自然也就不同。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二八、一九最好。什么是消息的骨呢?梁衡说—— 就是稿件中理性的东西,如工作思路、文件引语、背景交待、专业术语、作者的旁白分析等。 不少记者,特别是机关报的记者写新闻,满足于介绍上面的工作思路,照搬讲话、文件、术语、行话,以为这就是新闻。其实这远远不够,它只是新闻背后的理,有了消息的骨,还需要肉来丰满和充实。究竟什么是消息的肉呢?梁衡回答说—— 消息的肉就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包括这事实的过程、情节、结果、时间、场景、人物、语言、数据等。越形象生动就越有个性。 消息的骨就好比是一座主桥,而肉则是它的引桥,读者既要看结果,也要看他们感兴趣的事实。你如果想体现指导性、导向性,就去说这个事引出的理,不能只说这个理。说到这儿,梁衡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新闻短片—— 当时李瑞环在天津工作,要求某日前为街道通上煤气。有一个地段未通,他就找来公用局长是问。局长解释了许多理由。李打断话头说:“你说这些都没用,到时老太太打开煤气开关就要点火做饭。”读者就是这个等火做饭的人,哪里还管你那许多铺管埋线的哆嗦事,你再说,他摔下报纸不看了。只有引桥,没有主桥,一座断桥行人怎么过河? 一条消息不能骨肉分离,具体办法就是要用肉包住骨,学会用事包住这个理。那么怎样避免消息多骨少肉、干巴艰涩呢?梁衡认为,很简单,就两条—— 一是少议论,少解释,多叙事,无事不成稿,这是铁律。如果非说理不可,千万不要忘记举例子。而且别忘记那个三七开的比例。二是要藏骨,不要露骨。 说到藏骨与露骨,想起了人民日报2006年2月15日国际版的一篇稿子。原题是《留尼旺流行基孔肯尼亚》,何谓留尼旺?何谓基孔肯尼亚?相信谁也看不懂。原来“留尼旺”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基孔肯尼亚”则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蚊子传染给人的病。这样做题,瘦骨嶙峋,谁还爱看?后来改成《留尼旺岛暴发怪病》,就丰满好看了许多。 在梁衡看来,多肉少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为写稿人要为下步程序:编稿留下余地—— 事多肉丰,可能繁缛一点,但编辑高手会“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把它精简成一件好作品;如果只有几根筋骨,编辑本事再高也不能贴肉补泥塑成一个美人。因为新闻编辑的原则是只用减法,不算加法——不敢凭空乱加。 如何避免多骨少肉呢?梁衡一针见血地指出—— 稿件多骨少肉的毛病,病根在采访阶段,不懂或不愿吃苦去挖掘鲜活的新闻事实,笔下没有多少可以调遣的素材,文章自然就干瘪难看了。 1895年X光初发现时,发现者伦琴请夫人配合,给她拍了一张手掌的X光片。她第一次看到自己可怕的五根手骨,吓得大哭起来。X光,是专门见骨不见肉的。幸亏我们常人的眼睛不是X光,只见肉不见骨,美人的玉手照样漂亮。梁衡说,报纸不是文件,不能办成X光片。记者写作不能只按领导的、机关的、专业的思路走,要按新闻的规律、读者的思路和常人的阅读习惯走。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