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解析网络综艺《奇葩说》的成功之道 |
范文 | 李琳 摘要:《奇葩说》这部堪称“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刷新了业内外对于娱乐综艺节目的传统认知,从节目的宗旨、选手和导师的选择、节目剪辑、辩题的设置、话题的讨论与观点的交锋等等都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血液,正是由于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才得以使《奇葩说》成为中国综艺史上跨时代的原创娱乐综艺节目,本文旨在通过后现代主义视角全面解析《奇葩说》,并深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动因,同时为中国未来的综艺节目指明前进方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奇葩说;纯网综艺 一、导论 《奇葩说》超高点击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它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大众文化心态和心理机制?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使社会开始转型,中产阶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念从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模式。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前卫思想,反对传统道德的霸道单一,关注自我、注重享乐,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并迫切需要自己的发声平台,希望能够代表他们的审美与价值观。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追求自由主义、崇尚个性、渴望平民化狂欢体验的精神特质开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利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去解析当今的文化现象是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 目前学界对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但后现代对现代文化的继承与反叛 、“去中心、主体零散化、消解、非同性”等关键词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也是我们了解和运用后现代理论的先决条件。后现代理论追问现代性的各种假定,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现代性的典型态度是“霸道”,在人我关系上是容不得不同意见,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为代表,将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精神与肉体、男性与女性、科学与精神、理性与情感分离对立,而后现代性旨在打破这种界限,倡导多元主义,对他者持开放心态,希望人类将尊重差异当做精神生态的信条,正因为《奇葩说》契合了后现代精神内核,才会倍受欢迎,在这里道德具备了可探讨的空间,打破了束缚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也使得《奇葩说》充满了后现代主义风格。 二、《奇葩说》后现代主义风格解析 (一)辩题设置的多元化和多维性。《奇葩说》的辩题很多元化,有我们普通人最热切关注的两性情感万能话题 “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有我们息息相关的苦恼“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有我们不敢碰触的禁忌 “该不该向父母出柜”,面对这些话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因而能够引发大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发大家观念的碰撞。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人们尊重多元与差异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着放逐理想、抛掉未来的弊端,《奇葩说》打破这种局限,对未来也进行假设性探讨,比如“要不要牺牲贾玲救大家”,“如果一个月后就是世界末日,当局应该是公布消息还是秘而不宣”等等这些关注未来的假设命题常常能够引发现场激烈辩论,带动观众陷入沉默与思考。 (二)观点交锋的形式多样化和多角度性。《奇葩说》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解构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奇葩辩手李林经常改编各种典故夹杂着夸张的话剧表演形式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在“该不该陪闺蜜撕小三”的话题中,他以反形式化和多元拼接的手法改编了许仙和白娘子爱情故事,法海成为了辩题当中的小三勾引许仙,白素贞情绪激动拉上闺蜜小青找法海算账,但终究水漫金山害人害己。这种类似《大话西游》的叙事方式,解构经典、带有拼贴色彩、拒绝深度、躲避崇高,不需要有严谨的情节框架,只需要依靠戏谑、搞笑的段子便可以彻底征服观众的后现代辩论方式,广受大众欢迎。 观点多维是《奇葩说》的追求,选手热爱开脑洞,第三季“有后米和无后东该派谁去修理核电站”辩手黄执中认为当烈士会给我们子孙后代带来不能承受之重,我们的家人和后代可能会因烈士的光环而禁锢手脚,失去自由,这一观点震撼在场观众并获得48名观众跑票支持,这让以正义自持的高晓松无法忍受提出讨论底线,面对这种情况马东再一次重申《奇葩说》立场与精神:也许你有一万个道德理由去指责对方但也应该给他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奇葩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生活之复杂而不是单一标准的构成。这种关注自我,以多元回应复杂,不做简单批判的态度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质疑一切被绝对的理论,以颠覆与反思为前提,颠覆我们的道德和真理,正如尼采所说世间无真理可言,真理只是人类从特定的角度形成的解释,它的背后是物种存活的斗争、是万物抑制不住的权力意志,我们所尊奉的道德其实就是一种自欺,道德产生的最深层的驱动力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斗争的策略,也正如福柯历史学当中所揭露的那样,“真理必然富含简约和压制的解释”。真理与道德是权力精英所产,唯有压制和简化其他维度的意义,所谓的真理才能成为真理,所谓的道德才能成为道德,恰恰《奇葩说》带领我们打破了对于真理、道德的信仰,它让我们多角度去看待世界,让我们在追求幸福道路上少一些枷锁。 (三)语言的去中心化、高度个体化、娱乐化特征。后现代文化发展方式是“语言游戏”,它以戏谑方式消解精英权威。90后受众最讨厌的就是“含蓄”“中庸”的发言,追求的是“直来直去”“不装”的讲话方式,在此舞台上众奇葩语言堪称无下限、无节操,“污言秽语”夹杂各种黄段子能够在高调自恋和无底线自黑切换自如,这种自我的、低俗带有破坏性的语言甚至是脏话的发泄与释放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权威与崇高,语态背后正是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去等级化的心理渴求。 (四)节目剪辑的多元拼接。后现代艺术特征是反形式化和多元拼接。《奇葩说》每期片头开场,有的剪辑成好莱坞大片配上非主流方言,有的是穿越时空混合杂糅,也可能是恶搞名人,这些无厘头后现代画面的拼接和“戏防”是该节目最主要的剪辑方式。当主持人或者选手出现搞笑的语言或表情时编导会强调放大这些特征,一个画面可能被分成九宫格,全是经典瞬间拼贴集合,当出现自相矛盾的尴尬行为时,剪辑师会搭配搞笑的音乐进行不断回放,以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 (五)性别边界的模糊化。后现代理论反对性别的绝对对立,关注边缘群体,从《奇葩说》成员来看邱晨是中性风格,肖骁是“蛇精男”形象,花希是女生的最佳闺蜜,姜思达就直接承认gay,导师阵容尤其第二季最明显,蔡康永承认自己出柜,金星干脆直接变性,由于该节目的组成人员存在性别边界的模糊化,导致《奇葩说》拥有相当大的勇气敢于谈论社会禁忌话题“该不该向父母出柜”,这使我们对性别的观念产生了撼动。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那种强权性的集体主义、整齐划一的观念应该说已经不复存在,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后现代主义强调将尊重差异作为每个人的精神信条,唯有尊重不同真心包容,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发展,中国融入世界、融入全球化的大潮的道路才会更加顺畅。同样,未来的综艺也唯有迎合后现代主义思潮,迎合后现代主义多元的文化,才能更加受到观众的欢迎,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主流的娱乐节目。 参考文献: 1.李辉.中国音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后现代主义解读[D].辽宁大学.2013. 2.(英)戴维·罗宾逊.尼采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9. 3.马俐欣.论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后现代主义特性[J].华北水利大学学报,2015,(2):123-125.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