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民粹主义现象浅析 |
范文 | 苏杰 内容提要:民粹主义普遍被认为起源于19世纪的俄美,之后民粹主义就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必须重视网络民粹主义并积极治理。 关键字:民粹主义;网络;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一、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用以指组织底层民众抵制或反抗精英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民粹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思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其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二、网络民粹主义 传统的民粹主义由于地域、沟通方式等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扩散,不管是早期的俄国、美国,还是近代中国的民粹主义,影响都是有限的。网络民粹主义本质上还是属于民粹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流促使人们的意见可以相互分享并且能快速地形成一股网络意见洪流,进而造成对现实事件的影响。 三、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 网络民粹主义呈现了一种新的特征——非核心化,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任何一个人在网络上表达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网络民粹主义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呈现出了一种全国性甚至是全世界的态势,因而造成的影响更大。网络民粹主义不受年龄、性别、居住地甚至是财富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网络上会消失,网络中一些偏激的、低俗的、暴力性的言论往往会得到大家的追随认可,一旦这种非理性言论充斥网络势必会给政府的治理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产生很大的影响。 网络上很大一部分言论都是匿名的,也正是这种匿名性的特征使得网民有胆量表达出一些现实世界中不敢表达的言论。这些匿名言论集聚到一起就构成了“乌合之众”,勒庞曾经对“乌合之众”做出过详尽的描述。在勒庞看来,“乌合之众”就是群体,许多人凑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心理群体”——“他们消失了个性并且思想和感情都在关注同一件事”——他们并非简单的人数累加,而是“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本质上“乌合之众”是相对于精英团体而言的,在一些事件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当城管与小摊贩发生冲突时,网络上肯定是一边倒地支持小摊贩;當有官员头衔的某个人与老百姓发生冲突时,更多的人会支持老百姓而咒骂官员。这种一边倒的言论就构成了网络民粹主义,冲突的背后就是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矛盾,精英主义拥有天然的权力或财富优势就成为抵制的理由。 四、 网络民粹主义的正负效应 任何事物都有正负效应,网络民粹主义也不例外,社会中好多事情都是先经网络的广泛传播才会引起相关部门的回应处理,2012年8月,陕西省包茂高速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一张新闻图片拍摄到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面带微笑出现在事故现场,引发网友声讨,众多愤愤不平的网友搜索出了杨达才佩戴名表的各类图片,一时间引起众多网友的声讨。之后,陕西省纪委对杨达才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最终杨达才因涉嫌违纪被开除党籍。从这方面来看,网络民粹主义是有正效应的。 但是网络民粹主义的负效应也很严重,网络成为广大网民表达自身诉求和向政府施压的一种途径,甚至会由线上转移到线下,其做法通常是在网络上进行动员组织网民关注网络事件,这种方式通常会给现实社会的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不可小觑。 对于网络民粹主义不能任由其发展,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效应也要避免其极端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得到规范。当前需要加强法治的作用,引导和控制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切实保障社会公平,去除网络民粹主义极端事件滋生的土壤,这样才能规范网络,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在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