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财经记者的自我提升模式 |
范文 | 蒋李 如何判定一个财经记者优秀与否?它的标准何在?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记者?这是我从2009年从业以来一直思考的一个事情。 其实,优秀的财经记者首先必须是优秀的记者,对新闻保持足够的激情,对采访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而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还应该具备一些“行业特色”。以下是我的一些的思考和领悟。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般记者的采访都是这样:几个同行打好招呼,知道哪里有新闻发布会便结伴而行。继而,在取得新闻通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大功告成”。实际上,我们日常90%的新闻就是这样产生的,而这也就是90%的记者不能出名的原因。 对于财经记者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某一方面的专家,可能缺乏必要的经济学基础。那么,在写稿压力大、任务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对此,我始终相信一点——勤能补拙。10小时准备加1小时采访,比1小时准备加10小时采访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对自己有个大致的要求:完成任何一篇稿子,至少要读成稿字数15倍以上的行业资料,并深入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尽可能了解该对象的背景、受访经历,由此设计出不同于他已受采访的采访提纲。 在完成《钢铁产业调控迷局》(刊发于《支点》2013年10月刊,4000字左右)一文时,我事先阅读了7万字左右的资料——包括行业专著(构建整体框架)、近期论文及学术期刊(了解理论前沿)、其他期刊/报纸中的报道(了解目前媒体报道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论文下载可以选择“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作为检索工具。由于《支点》属于财经期刊,因此钢铁一文中的媒体报道我除了选择业内权威报纸《中国冶金报》外,还参考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刊物的报道。 当所有的资料、感受、思索都烂熟于胸时,你才能对此事有大致的了解,更能判断哪些核心期刊中的文章作者专家、已接受采访的人物适合作你的采访对象。 只有这样,你才能拟出与众不同的采访提纲来;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哪些是陈词滥调,哪些是新鲜的;只有这样,在与专家或业内人士面对面时,才不至于像“小学生听教授讲课”。 而当所有的资料、采访记录、现场观察、和你的感受、思索都烂熟于胸时,剩下的就是大笔一挥了。 积累人脉是门功夫 任何记者都不要认为“我只要提出采访要求人家就会接受”,国内知名财经报纸《中国经营报》曾概算记者平均的被拒率,累计要超过50%——如果加上事件的敏感性、媒体的影响力、记者问题的设定等的因素,这个几率可能要高于80%。 因此,对于一个记者而言,线索、关系极其重要。从进入这个行业的一天起,就要有意识培养、构建自己的关系网。当确定好自己的关注重点之后,就需要对于产业圈子进行日积月累的经营。 比如我对IT行业最感兴趣,那么圈子里活跃的知名人士需要去熟悉,有影响力但低调的也要设法熟悉。这种人脉的积累不要过于功利,很多时候我们去参加一些发布会,或是论坛、会议,可以多换些名片。随后不妨多交流交流,即使他帮不上你的忙,但能帮你介绍采访对象,拓展你的人脉。 这一过程中,微博、微信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乐于在微博、微信中发言的人,往往也会是乐于接受采访的人。我曾持续通过微博在一些IT产业名人博文下留言、提问,在完成《Skype在华缓行》(刊发于《支点》2013年6月刊)涉及微软在华业务的一篇文章中,便与在微博中联系过的唐骏等人进行沟通。 以上为“日常积累”,对一些突然到来,对记者而言比较陌生的选题应该如何处理呢?根据我的经验,在赴外地采访前,我会与当地媒体同行、当地宣传部门进行事先沟通。 很多媒体同行十分热心,可对采访提供极大帮助。如我在赴湖南采访当地两型社会情况时,便得到《潇湘晨报》首席记者的帮助,不但给我介绍了采访对象,更提供写作思路供我参考。 另外,一家知名财经类报纸的区域记者站站长曾告诉我积累人脉的经验:第一,脸皮要厚(用在建立关系和追问线索上);第二,多多来往,腿脚要勤;第三、安排卧底(堡垒大多从内部攻破,财经类记者一定要在企业的中层有很好的关系)。 现在的新闻铺天盖地,信息量很大,就一个记者个体而言,在一个领域里努力发展并成为“行业的专家”以及“人脉的纵横家”,应该是条捷径。 记者要具备“新闻眼” 财经记者的优秀与否,还应该体现在拿料上。很多时候,看你是否具备“新闻眼”、敏感度。甚至,能否拿料还是多种因素的结合。 大致上说,只要记者肯在行业中深挖,就不愁没有“料”。新闻线索的捕捉有两条路:一是找,即通过关系网去打听;二是挖,通过已经被报道事件的继续跟踪,选择更巧妙、更深入的新闻点。 在2012年年底,《北大商业评论》在北京举办一个“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邀请了两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参与。在参与会议时,2006年诺尔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表示仅接受媒体群访,不接受专访。 当时我先询问主办方菲尔普斯的会后安排,在群访结束后,利用菲尔普斯的路程空档单独与他进行了关于中美经济的一系列沟通,最终取得了很多独家信息。 不过,由于出版流程较长,杂志对于新闻时效性的把握常常会弱于报纸、网络,很可能在你采访时候,这个新闻尚属独家,但出版时已经相对滞后了。这种情况下,选择新闻的“第二落点”可能更加重要。 在我开始采写《移动电商:阿里巴巴的并购收获》(刊发于《支点》2013年7月刊)文章时,阿里巴巴并购新浪微博在百度新闻中的报道已超过100条。这种情况下,我只有通过切入不一样的角度,来达到观点的独特性。 当时的诸多报道都认为,阿里巴巴并购新浪微博的最大收获是构建其“大数据战略”,但我对此有不同观点:据我了解,大数据目前在企业客户中应用相对广泛,但对于消费者群体的信息处理中,一直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此后,我先后采访了新浪、阿里巴巴员工,以及相关的行业专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求证。最终,完成了一篇观点相对独特的报道。 另外,记者对如何从沟通者身上挖“料”,应该多做些功课来研究,甚至包括查看他的履历、了解他的性格和癖好,以及必要的心理学研究,等等。 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对陌生人保持必要的警惕。如果拿到了对方的手机号码,提前发个短信,可能比直接打手机要好一些。记者通话时如果紧张,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将最精彩的问题和思路展现,这种情况下对方很可能推说自己有些忙碌,再联系时可能电话都无法接通。 (支点月刊)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